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79章 改編不是亂編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79章 改編不是亂編

小日子是大唐的敵人,這是毋庸置疑的!

先通過外的手段削弱敵人,再通過戰爭消滅反抗者,最后用文化徹底同化對方。

這是韋安平給大唐制定的三步走計劃。

如今雖然還在第一步,但并不妨礙他跟李世民一起商議,如何將利益最大化。

“陛下可有派往海外的合適人選?”韋安平忽然問道。

“暫時還未有。”李世民搖了搖頭。

倭國遠隔重洋,外派出去至要幾年才能回來,甚至還有可能發生意外。

這種況下,哪有人愿意出去啊?

更何況,這年頭的嶺南都是流放之地,更遠的倭國豈不是等于永遠回不來的監牢。

韋安平微微一笑:“那我為陛下推薦一群人。”

“一群人?”李世民有些疑,難道不是一個人嘛?

“不錯,是一群人。”韋安平點頭道:“就是城里的那些和尚。”

“啊?”

李世民滿臉驚訝,隨后苦笑道:“那些和尚得罪先生了?”

“沒有。”韋安平搖搖頭道:“和尚確實是最好的外派人員。”

“有什麼好,先生細說。”

“也好。”韋安平想了想,開始講道:“好有三。首先,和尚沒有那麼大的功利心。如果是武將,一旦外派,山高皇帝遠,誰不想自己當老大,何必要聽大唐朝廷的命令?”

“這倒也是。”

李世民仔細想了想,如果是自己被外派到倭國,恐怕也會有獨立之心。

最重要的是,大唐和倭國遠隔重洋,就算大臣造反獨立,大唐也不能拿人家怎麼樣。

“這麼說來,確實是和尚更好。”他補充道:“最好是沒有權的和尚。”

Advertisement

“還有。”韋安平又道:“一般人遠渡重洋,容易思念家鄉,思念家人,但和尚不會……因為他們本沒有家人。”

和尚自稱出家人,意思是沒有家的人。

沒有家,自然就不會思念家鄉,思念家人了。

“咦,好像有點道理。”李世民捋了捋胡子,頓時覺得有趣起來。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哪個和尚得罪了先生,以至于先生要向他“推薦和尚”,讓和尚們被流放到倭國去。

但聽著聽著,他的想法就徹底改變了。

先生的推薦,并不是說,而是真的有道理!

“還有第三點,傳教。”韋安平又道:“和尚喜歡宣揚佛法,而倭國又是一片從未沐浴佛的窮鄉僻壤,正好可以讓和尚們去大力傳教,順便宣揚大唐的文化。”

自古以來,傳教就是開拓新世界的最大力。

歷史上,佛教傳中原,就是依靠一位天竺的和尚。

明清時期,大量來華的外國人,也都是傳教士。

“妙啊!”聽到這個理由,李世民忍不住拍手好。

文化傳播,正是“三步走計劃”的最終一環。

如果能提前布局,讓和尚通過傳教的方式,向倭國宣揚大唐的文化,日后進行文化同化時,豈不是更加簡單。

“其實,還有第四點。”韋安平猶豫了一下才開口道。

“什麼,還有第四點?”

李世民滿臉驚訝,你之前還說好有三,怎麼又冒出第四個?

“第四點,我本來不打算說的。”韋安平嘆氣道。

“為何?”李世民不解。

“因為可能會得罪那些和尚。”韋安平提醒道:“所以陛下千萬不要說出去。”

Advertisement

“好吧,朕答應先生。”李世民連忙點頭保證。

“那我就放心了。”韋安平笑了笑,道:“第四點,就是佛教講究認命和不爭。”

“什麼意思?”李世民一下子沒明白過來。

“儒釋道三家,儒家講究世,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世界,所以面對侵時,抵抗最為激烈。”韋安平開始解釋道:“道家講究出世,不管是天下興亡,還是改朝換代都沒什麼興趣,只想避世居。”

“而佛家正好在這兩家中間,既講究世,又要出家,不關心天下興亡,只注重自修行。”

“這樣的結果,就是認命和不爭。”

“原來如此。”李世民點點頭,但又忽然想到了什麼,忙道:“不對啊,大唐的和尚可不是這樣。”

“哪里不一樣?”

林寺可是有武僧的。”李世民認真道:“真把他們惹急了,也會下山殺敵。當初,林寺僧人還生擒了王仁則,到朕的手中,助朕打敗了王世充。”

“十三僧救唐王嘛,我知道。”韋安平笑了笑。

“什麼?”李世民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

哪來的十三僧?他們也沒有救過朕啊!

“難道不對?”

韋安平也有些奇怪,這個故事在后世還拍了電影呢,難道是胡說?

“當然不對。”李世民搖頭道:“當初那群僧人只是將王仁則綁來給朕,并沒有真正參與戰斗,更沒有救過朕。”

“哦,看來是后世的演義,把故事改編了。”韋安平頓時明白過來了。

“改編不是編!”李世民嚴肅道。

Advertisement

“戲說不是胡說。”韋安平立刻接話。

……

“先生知道就好。”李世民撇道。

“既然說到了林寺,陛下覺得派他們去倭國,怎麼樣?”韋安平忽然問道。

“他們未必會去。”李世民搖搖頭。

林寺雖然是天下禪宗之祖,但他們完全可以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好日子,何必要遠渡重洋,去宣揚佛法呢?

“我倒是知道有個人愿意去……”

“誰?”

“鑒真。”

“沒聽說過。”李世民皺眉道。

“應該還沒出生吧。”

韋安平想了想,歷史上的鑒真東渡好像發生在唐玄宗時期,現在還早著呢。

“那先生還說什麼……”李世民撇道。

沒出生的人才,就算再厲害,恐怕也不會為他所用了。

留給將來的子孫還差不多。

“但有一個人出生了。”韋安平忽然高聲道。

“誰?”

“玄奘!”

“是他!”李世民猛地想到了什麼,連忙問道:“是那個一直奏請朝廷,希去西方求法的和尚?”

“咦,陛下竟然知道他!”

韋安平大吃一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