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85章 搶劫使者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85章 搶劫使者

李承乾去修律法了。

終于擺了這小子的“糾纏”,韋安平的過了幾天好日子,很快又迎來了年末。

過年之前,西域又發生了一件小事。

西突厥統葉護可汗又派遣使者,帶著萬釘寶鈿金帶(一種金腰帶)和五千匹馬,前來大唐求娶公主。

李世民雖然之前就接連拒絕了三次,但統葉護可汗并沒有死心,結果這一次遭了個大的。

周邊的吐谷渾和伊吾部落聯合起來,把使者給劫了。

錢財和馬匹都被搶走,只給使者留下一條子……

當使者溜溜地來到長安求援時,大唐的君臣表面上義憤填膺,但私下里已經笑出了聲。

萬萬沒想到,吐谷渾竟然幫了個大忙!

對于大唐來說,遠在西域的西突厥一直是個大麻煩,對方仗著自己在西域的強大勢力,一直打著和親的名義,想要從大唐這里獲取先進知識。

以前還有東突厥牽制,如今東突厥快不行了,西突厥就更加為所為。

但如今吐谷渾卻站出來,順手幫忙解決了這個麻煩。

如果不是李世民極力否認,韋安平還以為這是李世民的安排呢。

當然,人家吐谷渾也不是來的,畢竟他們也打著同樣的主意,都想要大唐的和親公主。

但李世民聽了韋安平的講解后,早已對和親之事,深惡痛絕,再也不會輕易答應了。

“先生覺得,此事該如何置比較穩妥?”

朝會結束后,李世民立刻把韋安平召宮中,向他詢問意見。

“大唐想要主西域,當然希西域越越好。”韋安平想了想,分析道:“但如今我們還在跟西域做生意,如果起了,生意肯定就做不了。”

Advertisement

“生意不要。”李世民擺擺手,毫不在乎道:“只要能主西域,這點損失不算什麼。”

“但大唐如今的目標不在西域。”韋安平搖頭反駁道:“兩年,大唐的目標只有東突厥!”

“朕也知道,但此事機會難得。”李世民惋惜道。

吐谷渾主挑事,只要稍微挑一下西突厥,雙方很有可能立刻打起來。

這一,大唐就有了主西域的機會。

但如今的大唐沒有那麼強的實力,就算能吞下西域,也無法消化自己的。

沒辦法消化的地盤,最終只會便宜了別人。

“不急。”韋安平想了想道:“搶劫使者雖然質惡劣,但還沒到能讓雙方打出狗腦子的程度,更何況矛盾是可以積累的。這一次雙方打不起來,下一次再出事,就能新仇舊恨一起算了。”

“也是。”李世民也同意這個觀點。

雙方這次打不起來,下次打起來一定會打得更狠,肯定要把這次的仇恨一起清算。

所以……這次不急。

想清楚后,李世民立刻下令,由大唐做和事佬,讓吐谷渾把搶劫的東西出來,并且讓雙方消弭仇恨。

為了顯示大唐的誠意,李世民還拿出了一批琉璃珍寶,讓收到禮的吐谷渾和西突厥可汗,都得稀里嘩啦。

一個覺得大唐這是在袒護我,搶劫了西突厥的使者都沒事,以后還能繼續干。

另一個覺得,大唐還是向著我的,肯定已經有了和親的意向,只可惜被吐谷渾從中作梗,以至于沒能功。

下次,一定要派軍隊保護使者去求親!

曲過后,大唐即將迎來貞觀年的第一個新年。

來到大唐已經兩年了,韋安平對于大唐的各種習俗,已經開始慢慢適應。

Advertisement

按照慣例,他照例設計了“貞觀二年”的書簽,用于在大年初一發售。

經歷了一年的發展,如今的書簽早已不再是當初那般簡陋,不但畫面了不,而且上面的語句也不在局限于湯文,而是變得多種多樣。

甚至還有一些后世的名言警句,比如:為了大唐之崛起而讀書!

這張書簽在科舉放榜之后發售,當天就銷售一空,甚至加印了不下十次,依舊賣得十分火,每次開售都能在一個時辰賣完。

這句話也得到了李世民的肯定,甚至一直作為書簽,擺在他的書桌案頭上。

李世民都有,李承乾、李泰這些皇子更不用說了。

據說,就連深居后宮的太上皇李淵都十分喜歡,聽說之后,直接問李世民要了十幾張,然后分發給自己的兒子們。

由于書簽的火,韋安平起了個小心思:“要不,把書簽作為新年禮,送給朝中的親朋好友?”

他記得,后世一直都有新年送賀卡的習慣,甚至后來還發展出了電子賀卡和新年短信。

“如果是賀卡的話,恐怕要重新設計才行。”

想到這里,韋安平一拍大:“干了!”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當然要引領流,書簽是一種流,賀卡也能流。

除了制作賀卡,韋安平還在大年二十七這天,給各個工廠的工人們,發放了一批新年賀禮,作為一年辛苦的酬勞。

發放禮這天,韋安平還看到了兩個人——崔家小姐和的夫君。

崔家小姐已經懷有孕,面雖然有些憔悴,但臉上卻保持著笑容,看到韋安平之后,還向他點了點頭。

至于的那位夫君,確實是個有本事的,已經在印刷廠做到了副管事的職務,幾乎等同于后世的副廠長,而且還是負責技的。

Advertisement

韋安平本來想把他提升到管事職位,但崔家小姐擔心被家里人發現,最終沒讓自己夫君升職。

韋安平于是詢問他們,為何不離開長安,另尋別生活?

留在長安,雖然生活得更好一些,但卻要每天擔驚怕,生怕被崔家人看到。

如果離開的話,豈不是更加自由自在?

但崔家小姐和的夫君都不同意韋安平的說法,他們都覺得長安才是最好的歸宿,只有留在長安才能過上好日子。

更何況,他們已經有了孩子,將來孩子也要在長安讀書、長大、考科舉。

只要孩子能順利考上科舉,他們就可以明正大地回崔家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