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簽到七年,被長孫皇后曝光 第211章 拒絕

《大唐:簽到七年,被長孫皇后曝光》 第211章 拒絕

羅倩倩先是開了口,“不好意思掌柜的,還請你代我們向沈大才致歉,家中還有事,我們就不上去了。”

這讓掌柜的有些為難了,“可是兩位答對五道燈謎,按照規矩是可以在我們朱雀樓用一頓富的大餐和酒的,

兩位是想要放棄這個機會嗎?”

“沒錯,掌柜的就把這個機會讓給別人吧,我和弟弟來參加這個猜燈謎,也只是為了找些消遣。”

“消遣?”

掌柜的有些無語,難得有人能答出五道燈謎,而且還答得這麼好。

就這麼放棄機會了,屬實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了。

而且人家沈大才一般可不找人吃飯的,這麼好的幾乎居然就放過了。

真是有些不可思議,不過人家不愿意自己也不能強求。

看了看樓上的沈一涵,似乎也有點驚訝。

居然有人拒絕了和自己一起吃飯的請求,簡直有些不可思議啊。

想再次邀請兩人時,發現羅倩倩和李宏已經開始告別。

直接離開了現場,這就讓人有些不著頭腦了。

這邊的李宏和羅倩倩告別了掌柜,一起往家里走去。

雖然今晚不宵,但他們還是不想玩這麼晚。

路上,羅倩倩對今天的經歷十分興

似乎還沉浸在剛才打燈謎的氣氛中,不能自拔。

“弟弟,你好聰明啊,沒想到你文學方面居然這麼有造詣!”

“我平常就喜歡看一些書,所以對這方面還是有些了解的。”

“我覺得你比那個王三思王才子還要厲害。”

“那個王三思很厲害嗎?”

“王三思當年可以拿到狀元,但他這個人不想當,居然直接放棄了科舉,回家當個閑散的詩人。”

這就讓李宏有些迷了,這麼牛的一個人為何后世一點記載沒有?

Advertisement

倒是有個和他名字差不多的歷史名人,人家的大名就留在歷史書上。

那就是武則天的哥哥,武三思。

不過這人是個大臣,在武則天時期是作威作福。

還有就是,這個王三思這麼喜歡作詩,后世居然沒有他一首詩流傳。

說明他這個人的水平也不咋樣,也難怪啊。

從他剛才的表現看得出來,這個人的水平的確有限。

聰明倒是聰明,不過這種聰明還不足以流芳百世。

更不可能臭萬年,只能平凡一生。

在后世本沒有點知名度,倒是那個沈一涵他很興趣。

要知道一個人能中狀元,這在古代本是不敢想象的事

因為科舉狀元這些都是男人的事本的任務就是在家里相夫教子。

能夠在古代,與眾多男人的爭奪中考中狀元,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了。

但這個時代注定有才華也是不能施展的年代,現在不就是整天用面紗蒙著臉。

不能用真面目示人,聽起來也是可憐的。

浪費了大好年華,還有就是大好的才華。

當然,這些都不關李宏的事

和羅倩倩一路說說笑笑,兩人倒是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李宏就被李世民召見了。

本來是說鹽的事,上次李宏給出了新的提純鹽的方法。

那是非常好用,而且鹽的產量也大幅度上升。

今天讓李宏來的原因就是,商討要不要讓鹽私有化。

畢竟如此多的鹽,由朝廷壟斷,下面的百姓多多有些意見。

要是鹽便宜還好,關鍵就是太貴了。

百姓有意見也是應該的,私有化了之后就會有競爭。

鹽的價格肯定會大幅度下降,不過應該要怎麼私有化。

Advertisement

這才是最關鍵的,畢竟鹽田,鹽井還有鹽礦這些都掌握在朝廷手里。

說起來,這些都是李世民的私有財產。

讓鹽商來朝廷采購鹽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為以前就是這麼做的。

這樣本就不是私有化,還是朝廷壟斷。

但現在鹽私有化是個大趨勢,因為價格要降下來。

百姓們要吃便宜的鹽,而且還是好鹽。

所以李世民就過李宏前來商量,看應該怎麼辦。

當然,來的人不止李宏。

還有房玄齡,杜如晦。

當初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就有房謀杜斷的佳話。

可以說這兩個人就是李世民智囊團,沒有他們的話,李世民可能早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不僅是房玄齡,杜如晦。

一旁還有魏征以及長孫無忌等人,這些人現在分為了兩派。

那就是同意私有化,已經不同意私有化。

不同意私有化的人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那就是這些鹽能夠為國庫提供大量的財政。

要是鹽這一塊兒了收,那麼國庫就會空虛。

畢竟現在的大唐,鹽是財政稅收的大頭。

這個傳統一直從漢朝延續到現在,可以說是亙古不變。

起來的鹽私有化,讓一些老做派的大臣有些不了。

國庫空虛可是有很大問題的,到時候朝廷哪兒來錢去打仗?

又用什麼去抵突厥人的侵,要知道現在的突厥人還是虎視眈眈。

要是大唐沒錢了,就沒辦法增加軍備。

唐軍的戰斗力,肯定會驟減。

到時候不敵突厥人,吃虧的還是大唐的百姓。

所以他們堅持不認為私有化是好事,所以才會反對鹽的私有化。

但支持私有化的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能讓百姓吃到更好的鹽。

Advertisement

這可是關系到民生福祉的,馬虎不得。

私有化對他們來說就是大勢所趨,所以兩邊吵得不可開

以至于驚了李世民,讓他來拿個主意。

但李世民也是舉棋不定,兩邊說的都很有道理。

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幫誰說話,所以李世民就想到了李宏。

他是見多識廣,而且有勇有謀。

肯定是能拿出自己的意見,來幫自己想個兩全其的辦法。

開對付這幫分化兩派的大臣,所以這個問題就甩到了李宏的頭上。

李宏自然是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一時間有些無語。

怎麼這種事老找自己來理,簡直就是爛攤子。

不管自己支持哪一方,都會得罪另外一方。

這簡直就是給自己挖坑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