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我乃曹家暴君 第202章 青史留名,清君旁側

《三國之我乃曹家暴君》 第202章 青史留名,清君旁側

魯蕭航顧不得通報,直沖沖地來到曹茂面前,將一本書冊塞進他手中。

曹茂拿起來仔細一看,卻也是出了滿意的笑容。

“蕭航,此次你當真是大功一件!”

一旁的龐統、徐庶等人,看到曹茂如此高興,心中不有些疑

“主公,何事令你如此喜悅?”

龐統忍不住笑著問道。

曹茂淡淡一笑,將手中的書冊于手下的謀士們,流傳閱。

“這……這是什麼紙?”

賈詡冊子的紙張,面有些訝然。

以往的紙張較為糙,不易保存。

因此平時眾人還是用書簡較多。

只有傳遞書信與報之時,才會選擇用蔡侯紙。

而曹茂遞給過來的書冊,里面的紙張卻是潔白細膩、

不僅亮,而且紙質甚佳,甚至有一淡淡的清香。

“這種紙比蔡侯紙更為優秀,若是推廣開來,定能取代繁重的竹簡。”

龐統心思聰穎,轉瞬間便想到了新式紙的優點。

他看向魯蕭航,欣然笑道,

“魯工匠,這可是你發明的紙張?”

魯蕭航卻是搖搖頭,面崇敬地看向曹茂,

“非也,這可是主公教授與我的法子。除此之外,主公還教給了我一種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

一眾謀士面面相覷。

“你們猜一下,這本書籍制作功花費了多久?”

魯蕭航一臉神地看向他們。

徐庶翻了翻那本冊子,只見每頁麻麻的字加起來,起碼也有數千字,便推測道,

“起碼也要兩三個時辰吧。”

“哈哈,那元直先生可就猜錯了。”魯蕭航笑道,“我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

Advertisement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

“不可能!”

他們紛紛搖頭。

就算是經常抄書之人,抄寫數千字,起碼也要兩個時辰。

畢竟此事需要一不茍,不能出錯,要投極大的力。

怎麼可能一炷香就完呢?

“莫非就是你剛才所說的,活字印刷之?”

陳宮眼中一閃,開口問道。

“不錯!”

魯蕭航得意洋洋地點頭,接著將活字印刷大致講述了一通。

眾人聽后,卻是不由得驚訝。

“沒想到主公還通雜學。”

龐統笑道,

“有了活字印刷和新式紙,以后想要買書就無須花費太大的代價了。”

就在這時,一直翻閱著書冊,沉默不語的賈詡,

忽然抬起頭,目灼灼地著魯蕭航,

“此本書冊上面所刊印的容……是何人所寫?”

魯蕭航有些奇怪地道,

“這些容都是按照主公的要求,進行刊印的。”

賈詡軀一震,片刻之后,才回過神來,嘆道,

“沒想到主公不僅能征善戰,還如此才華橫溢!”

一旁的龐統不由得詫異地道,

“文和,何出此言?”

“你們注意書中的容。”

賈詡將手中的書冊,再度遞給龐統他們。

先前眾人都是在驚訝紙張的質量,以及印刷的速度,并沒有過多注意所刊印的容。

有了賈詡的提示,他們便重新翻閱起來。

然而不看不要,卻是讓眾人皆是大吃一驚。

“人之初,本善……”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待到翻閱完畢之后,眾人皆是抬起頭來,面充滿驚訝。

Advertisement

書冊上所刊印的三篇作品,讀起來朗朗上口,卻又言簡意賅,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主公,這難道是你所創作?”

“不錯。”

曹茂微微頷首,輕聲道,

“此三篇作品,用作給孩啟蒙,讓他們識字明理,最合適不過了。”

“我之所以改良造紙,發明活字印刷,寫下這三篇啟蒙讀,目的就是為了開啟民智、教化民眾。”

曹茂又將自己打算舉辦學,允許郡適齡孩讀書的決定,告知眾人。

“嘶……”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眼中皆是震驚之

誰也想不到,曹茂心中竟有,如此雄心壯志!

“此事若,屆時主公定能青史留名,與孔孟二圣齊名也未嘗不可能!”

龐統回過神來,連聲稱贊道。

“當然了,這些只能作為孩的啟蒙讀,至于更進一步的課程,還需要諸位的協助。”

曹茂笑道。

“主公暫且放心,吾等定然義不容辭!”

“我今日回去后,便開始潛心研習!”

眾人爭先恐后,皆是主請纓!

配合曹茂編寫書籍,可是能夠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在場的都是文人,對于他們而言,還有什麼能比這更有

“哎,世人都言主公殘暴好,卻哪里知道,主公是如此偉岸之人。”

眾人心中不由得嘆道。

改良紙張、發明活字印刷、編寫三篇啟蒙讀,又創辦學,教習孩

皆是為了傳播圣賢之書,教化民眾。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曹茂此舉與圣人無異!

“那就多謝諸公了。”

曹茂拱了拱手,輕笑道。

Advertisement

就在眾人商議起創辦學,編寫課程的細節之時,忽然雨化田面凝重地從堂外奔了進來。

“主公,廠衛探子八百里加急,從鄴城送來的報。”

曹茂聞言,面變得肅然起來。

能讓廠衛的探子,用八百里加急送來的報,絕對稱得上大事。

他打開紙條,只見上面寫著一行小字。

“袁紹將以清君側之名,揮師南下!”

……

鄴城。

議事廳

袁紹端坐主座,劉備居于其下,張飛、諸葛亮二人立于后。

堂下左側坐著的是許攸、辛評、審配、逢紀、田等一干謀士。

右側則是良、張郃、淳于瓊等武將。

袁紹環視在場眾人,沉聲道,

“自從攻克易京過后,已經過去兩年有余。河北諸地已經平息下來,我有意率軍南下,爾等有何建議?”

沮授沉片刻,輕聲道,

“主公,屬下認為不妥。”

袁紹眉頭微皺,略有些不悅地道,

“還請先生明示。”

“先前征討公孫瓚,將士們疲憊,百姓困苦,倉廩空虛,正是休養生息之時,豈能再干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