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之美食供應商 第873章 正陽公隨便寫的

《大唐之美食供應商》 第873章 正陽公隨便寫的

兩首豪放的詞了。

這第三首,尹煊略作思考,定下來了蘇軾的定風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首詞向來是尹煊極喜歡的,雖然不及前兩首的那般壯闊,可于個人來說,也是豪氣得很。

三首豪放派的,那剩下三首,尹煊覺得要選婉約派的詞。

說起婉約。

尹煊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李清照。

不過…的詞好歸好,就是太凄涼了一些,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十四個字讓那些的人讀了,怕不是當場就要落下淚來。

這也是婉約派詞挑起來的一個大難題。

大多數婉約派詩詞,寫得都是極盡凄涼。

琢磨了好一會,尹煊奪定下來一首,同樣是出自辛棄疾之手的青玉案。

這首詞,當初上元節的時候,他還想拿出來過,可…最終考慮大唐沒青玉案的曲子,寫出來不太合適。

不過現在嘛…

尹煊沒這個顧慮。

大不了讓楊氏和平康坊青樓的小姐妹說一句,請們作一些曲子給唱出來,甚至…直接去找太常寺都可以。

第二首婉約派的詩詞。

尹煊琢磨了小半會,最終定下了“年游”,是宋代一位名為周邦彥的讀書人所作。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霜濃,不如休去,直是人行。”

寫的就是,一個年郎和一個子談,說得太久了,外面都快宵了,年打算回家,但子問他,實在是太晚了,不如不回去了吧。

年青蔥歲月的心,寫了出來。

至于最后一首。

Advertisement

尹煊思考了很久,主要是不寫悲的婉約派詩詞太了,這婉約派的詞人,真要細究起來,一個個都可悲得很。

李清照和老公分居、而后逃亡,李煜是亡了國,柳永年得意、可明顯日后松懈,沒好好讀書,屢試不中。

詞里都寫明了“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課。”就是借子之后,恨自己當初,為什麼不把自己關到屋子里,同起、同狗睡,為什麼沒有去刻苦讀書。

有幾篇沒明著寫悲的。

李清照的如夢令就很合適,但…來大唐這麼久,尹煊還沒去過藕花深,這一首詞拿出來就不太合適。

另外一首如夢令,雖沒明著寫悲,可太小兒姿態。

想來想去。

現在正是開春的時節,晏殊的那一首破陣子倒是合適。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這群寫婉約的詞人,好好的大男人,偏偏要從兒的視角去寫這些東西。

不過…

這首寫春景的詞,也不會讓尹煊覺得尷尬。

從自己腦子里不算貧瘠、可也算不上多麼富裕的詩詞儲配量里,找出來這六首算是合適的可真不容易。

尹煊也想過要不要拿一些詩湊個數,比如說春江花月夜什麼的。

但…

詩詞畫風畢竟有一些差異。

定奪好后,尹煊提筆把這六首詞寫下來,差狄仁杰送往巢,刊印到下一期的雜志上——他現在是使這個小子是越來越順手了。

新一期的雜志。

Advertisement

沒過半個月,就刊印了出來,當長安城里的讀書人打開雜志,首頁的六首詞印他們眼簾,再一看作詞人,他們瞪圓了眼。

公!

竟然是正公拿出來的詩詞!

他們曾經苦苦哀求,但一直都沒能正公起這個心思,最近是發生了什麼事,竟然讓正起了筆,而且還是一次六首這麼多。

了什麼刺激?

是因為尹科舉榜眼的事?

可那都過去將近兩個月了,雜志都出過兩期,要是拿出來,早不就該拿出來,而且這六首詞沒看出來是鼓勵、夸贊尹的樣子。

尤其是第一首滿江紅。

同福食肆二樓。

幾個讀書人圍坐一桌,手里各捧著一本雜志。

“正公…怎會作出這麼多異詩的?”一個人翻著雜志,眼里滿是欣喜,也有些奇怪。

旁一人搖了搖頭:“這怎麼就是異詩了。”

“這東西是作詞。”

詞?

大部分人茫然不懂,他們傻傻地看著自己同桌的友人,難道這種

那個人清了清嗓子,介紹了起來:“這種詞作,始于梁,是一種很新穎的東西,不過…一般都出現在平康坊那種地方。”

“不過嘛…”

“正公向來是個不拘一格的人,花柳詞在他手里,就沒了那種花柳的味道。”

一個人點了點頭:“大是正公寫詩文寫乏了,便拎出來這些個不常得見的東西,解解悶子。”

“至于…為什麼正公要寫這六首詞。”突然,一個人緩緩開口,瞇著眼輕聲說道,“我這倒是聽到了一些風聲。”

其他人趕忙把目投過來。

這人慢條斯理地拿起茶杯,點了點桌子,輕笑一聲:“你們都知道同福食肆正在修繕,準備建一個三樓吧。”

Advertisement

其他幾人點著頭,看向不遠,那被圍起來的區域。

這人同樣看了一眼,然后繼續說了下去:“這三樓是要修雅間的。”

幾個人又點著頭,這個消息他們同樣也是清楚的。

“你們是知道的,學社那邊準備在雅間建好后,在雅間里弄一場詩會的,所以…這六首詞,其實就是這六個雅間的名字。”

“既然起了名字。”

“所以正公一時興起,就給它們順手作了詞。”

這一番話落下來,他們沉默了下去。

他們腦補了很多…為什麼正公會作這些詞的原因。

比如說滿江紅那一首。

看起來就像是說得前段時間的事——他們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可正公結結實實打斷幾個人的是真的。

這一首,就像是罵那些人一樣。

實際上不止是這一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