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皇帝:我有昏君模擬器 第365章 張飛稱象,諸葛周郎

《三國皇帝:我有昏君模擬器》 第365章 張飛稱象,諸葛周郎

“諸卿想要帶兵出征,需得回答朕一個問題。”

“誰要是回答的又快又準,朕便讓他領兵南征。謀臣武將,各取一人。”

對付一個西南小國而已,綜合國力可能還沒有高句麗強。

所以,

劉辯才會用這種趣味的方式,和群臣互

因為在場的這些人,不論派誰去都十拿九穩。

“什麼問題?”

群臣也覺得很有趣,充滿期待。

劉辯微微一笑,朝達達貢看去,“達達貢,馬展王進貢的那三頭大象,你可知它們的重量?”

達達貢搖了搖頭,“不知。”

為了重新獲得大漢的庇佑,他們選擇了撣國境最強壯的三頭大象作為貢品。其中一頭,乃是象族之王,極其雄壯。

長三丈七,以他們的經驗估算,可能有三萬多斤!

“在你們撣國可有準確稱象的方法?”

劉辯接著問達達貢。

后者苦笑道,“回神皇陛下,沒有。”

年小象可由多人抬起來稱重,年大象就沒辦法稱其重量了。大多都是以經驗估算,我王獻給陛下的三頭健壯大象,估算重量分別為兩萬五千斤,兩萬七千斤和三萬一千斤。”

大象的積太大,重量太重了,他們本沒辦法對其稱重。

聰明的人,已經知道陛下要問的問題是什麼了。

“諸卿,朕很想知道這三頭大象的重量是多,誰要是有辦法稱量出他們的總重,朕便讓誰作為統兵之帥,南征驃國!”

劉辯看著百,其中有一部分人,沒等他提問就開始思索了。

怎麼稱重?

這是個問題!

Advertisement

郭嘉,荀彧,賈詡,荀攸,蔡邕,王允等人苦思冥想。

因為有達達貢在場,如果他們想不出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便會讓鄰邦見笑。

丟的是,大漢的臉!

所以他們力都很大。

一旁的達達貢,興趣盎然地看著大漢百

在他們國家,乃至西南諸國,稱象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

誰要是能找到好的方法,誰就能獲得國王的賞賜。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卻沒有一個人獲得這份賞賜。

達達貢覺得,比他們更強大,更智慧的大漢,應該能想到吧。

“陛下,這個很簡單,俺有一個辦法。”

不到一分鐘,張飛便大大咧咧的走了出來,一臉自信。

劉辯有些驚奇,

第一個想到答案的,居然是張飛!

“翼德有什麼辦法,速速道來!”

劉辯很欣,這家伙沒有辜負自己對他的栽培。

眾人也好奇地朝張飛看去,

劉備和關羽更是驚訝:三弟可以啊!

萬眾矚目,

張飛信誓旦旦地道,“很簡單啊,只需要將三頭大象宰殺了,分其便可稱其重。”

說完之后,

他得意洋洋,“陛下,俺不要多了,給俺一萬人,保準給您掃平驃國。把驃國國王的腦袋,帶回來給您。”

此言一出,眾人的臉上頓時出了“切”的表

這也算辦法?

劉備和關羽紛紛轉過頭,表示我們不認識他。

陛下雖然沒說,但你把大象弄死了,稱出重量有個用。

你以為是過年殺豬分呢。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張飛要到懲罰的時候,陛下居然點了點頭,

Advertisement

“翼德這個辦法很好!”

啊,

這也好?

陛下,你這偏心偏的也太明顯了吧。

“云長。”

劉辯喊了關羽一聲。

“臣在。”

“朕突然很想知道,翼德的腦袋有多重,你用翼德剛才說的辦法,給朕稱一下。”

啊。

張飛傻眼了,

這要是稱一下,俺這條小命還有嗎。

“陛下,臣知道錯了。”

“陛下饒命。”

劉備和關羽連忙為張飛求

看到張飛的表

知道自己不能笑,但憋不住啊。

“哈哈哈……”

朝堂之上,傳來一陣哄笑。

就連向來嚴肅的陳紀,周異,王允這些老臣,都有些忍俊不

君臣關系融洽,偶爾開一開玩笑無傷大雅。

劉辯擺了擺手,示意張飛退下。

他當然不會因為這種事,砍掉張飛的腦袋。

其實有這個想法的人,不止張飛一個。

郭嘉賈詡等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切塊稱。

但他們覺得,陛下既然問了這個問題,肯定不可能這麼簡單,所以才沒說出來。

很快,又有人說道,

“陛下,可以選用壯的樹干,打造一桿巨秤。”

然而這個想法,很快就遭到了反駁。

“那三頭大象大家都是見過的,太重了,得多大的稱才行啊。”

“再說了,大象是活的,你把它掛在空中它肯定會掙扎,也沒辦法稱啊。”

眾人商量了好一會兒,也沒有得到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大家開始著急了,

這要是想不出來,丟的可是大漢的臉。

劉辯有些失

這些人可都是他心栽培出來的,居然連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

Advertisement

“陛下,臣有一個辦法!”

“陛下,臣想到了!”

就在百一籌莫展的時候,兩道聲音幾乎同時響了起來!

眾人循聲去,

兩道聲音均來自朝堂的最后面,一個出自一位年僅十二歲的年,一個是大家比較悉的周瑜,周公瑾,陛下面前的大紅人!

“想到了嗎?”

“那個年是誰?”

“好像諸葛亮,是神學院的學生。”

眾人議論了起來。

諸葛亮之所以會出現在朝堂之上,也算是劉辯對神院的一種栽培。

院超過十歲的孩,可流參加朝會。

因為他們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定的。

諸葛亮是第一次朝堂,因此認識他的人并不多。

但因為兩個人,同時舉手,誰先說是一個問題。

這個時候,可不需要謙虛禮讓。

“既然你們二人同時想到答案,那就把答案寫在手上吧。”

劉辯說道。

小連子立刻拿了兩支筆,給諸葛亮和周瑜。

二人對視了一眼,

同時在手上,寫了一個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