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皇帝:我有昏君模擬器 第366章 漢之子羅,南征序章

《三國皇帝:我有昏君模擬器》 第366章 漢之子羅,南征序章

看到他們二人僅僅只寫了一個字,眾人更是絞盡腦也想不出來,到底是什麼辦法。

而有一些人,并沒有抱太大的希

雖然一直以來,周瑜都表現得非常聰明。

可就連大漢十大謀臣都束手無策,兩個孩能想到什麼好主意呢。

或許和張飛的答案一樣,貽笑大方之家罷了。

“你二人上前來,將你們的答案展示給眾卿家。”

唯有劉辯對他們的答案,充滿了信心。

周瑜和諸葛亮二人抬起頭看著對方,似乎找到了知己一般,相視一笑。

他們走到九階之下,將手攤開。

只見二人的手上寫著同一個字:船。

“船?”

郭嘉等人恍然大悟,以手扶額道,“妙極!妙極啊!”

“是了,這麼簡單的辦法,我們怎麼沒想到呢。”

“真是了不起啊。”

“公瑾好樣的。”

“小諸葛也很不錯呢,瑯琊諸葛氏,恐怕要崛起了。”

原理很簡單,他們一聽就能明白。

人已經反應過來了,但還有一些人,更加懵

“不是,等一下。”

許褚走到周瑜和諸葛亮跟前,看著他們手中的字,“你們是認真的嗎,船怎麼可能稱重?”

“就是啊,船怎麼可能稱重嗎。難道把大象丟到船上,水會告訴我們重量?”夏侯惇也覺得很扯淡。

“元讓說的沒錯,水的確會告訴我們重量。”

看著眾人爭議不休,劉辯微微一笑,“既然大家不明白,咱們親自去試驗一下就知道了。”

劉辯帶著百來到觀賞湖邊,手底下的人早已準備好了船只和大象。

“周瑜,諸葛亮,你們開始吧。司馬懿,你也負責一頭。”

年輕的司馬懿,也早就反應過來了。

Advertisement

“喏!”

三人各自走到一艘船前,讓人將大象牽到船上。

撣國隨行使團當中,有專門馴象的人,有他們在,三頭大象都很配合。

不一會兒,便都走到了船上。

“水到底如何告訴我們重量呢?”

有一些人還是沒有反應過來,一直盯著水面。

漸漸地,水面平靜了下來。

“好了。”

“把大象牽下來吧。”

沒等他們想明白,周瑜和諸葛亮在船的兩邊各畫了一條線,然后就讓人把大象牽下來了。

而司馬懿,只在一側畫了一條線。

“什麼都沒有啊?”

許褚撓了撓頭,不解的看著劉辯。

“仲康老弟,要有耐心。”

一旁,張飛似乎已經看出了端倪,老神在在的勸起了許褚。

“運一些石頭過來,往船上裝。”

周瑜接著對旁邊的士兵吩咐道。

“這個簡單。”

屯長點頭答應,“不遠就是對方擴建城池的材料。”

城的擴建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了。

之前的城,最多可以容納七八十萬人。

經過兩年擴建之后,面積擴大了三左右,最大可容納一百二萬人。

可謂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都市。

士兵們很快就運送了足夠的石頭過來,慢慢的往船上添加,

船在水中緩慢下沉,水平線很快,就和之前的刻度線平齊了。

不過,

周瑜和諸葛亮這邊要準一些,因為他們兩邊都有刻度,隨時可以調整船的水平。

而司馬懿只在一側標注了刻度,因此船往有刻度的這邊傾斜,造了提前到達等量的假象。

所以,他最后稱出來的重量,要比實際重量了一千多斤。

當三只大象的重量被稱量出來之后,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Advertisement

“大漢,又多了兩個鬼才啊。”

王允和蔡邕欣不已。

因為這兩個人,都是他們的學生。

學生優秀,當老師的臉上自然有

況且大漢有這樣的人才,作為大漢的忠臣元老,他們自然很欣

“陛下,您不會從他們兩個人當中,選一個作為南征主帥吧?”

就在這時,大家想到了陛下之前的承諾。

誰能準確的稱出大象的重量,就讓他們作為南征主帥。

可是,

他們再優秀,也還只是個孩子啊。

半大點的孩子當主帥,能行嗎。

“不是選一個,而是兩個都去。”

劉辯淡淡的回道。

他相信周瑜和諸葛亮的能力。

周瑜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這幾年一直跟在他的邊,學到的東西可不

加上他有那麼多優秀的老師,文,武雙全,政,統帥,兵法,科技樣樣通。

而諸葛亮聰明才智不亞于周瑜,這幾年在神學院,司馬徽,蔡邕,王越等人也都是傾囊相授。

劉辯也對他進行了重點栽培。

他和周瑜差的,應該就是行軍打仗的經驗。

所以這一次,劉辯打算讓周瑜為主帥,諸葛亮為副帥。

讓這兩個命運的宿敵,進行一次合作。

看看他們,能創造怎樣的績。

“啊,兩個都去!”

呂布表示不能理解。

周瑜去還好,畢竟是陛下您親自帶出來的,諸葛亮才十二歲啊,而且從未上過戰場,讓他為帥,將士們只怕都不會答應吧。

“呂將軍,子羅十二歲出使趙國,用計謀為秦拿下十幾座城池,拜上卿。”

“今我與諸葛阿弟兩個人加起來,難道還比不上子羅一人嗎?”

周瑜淡淡的懟了一句。

諸葛亮同樣不是省油的燈,他也有自己的傲氣,當眾考起了呂布,“若以將軍為帥,當如何對驃國用兵?”

Advertisement

劉辯并未阻止,

諸葛亮同樣是他重點培養的人,想要讓他今后掌兵抑或治國,首先得讓他服眾。

如果別人都不服他,他再有能力,也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所以,只要他能說服呂布,那麼絕大多數將領都不敢小看他。

呂布思考了片刻,道,“這很簡單,驃國彈丸之地,只需一兩萬人馬,便可打穿全國。”

他崇尚武力。

認為在絕對的武力面前,任何計謀都是多余的。

然而他的這個回答,正中諸葛亮下懷。

諸葛亮淡淡的搖了搖頭,“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為次。全軍為上,破軍為次。”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將軍對驃國的地形,人文,風土,氣候一概不知,便領兵出征,必然會吃大虧。”

說到這里,

諸葛亮轉朝劉辯一拜,“陛下,學生以為呂將軍在作戰方面考慮不夠周全,還需要歷練。故而懇請陛下,以呂將軍為將,一同南征。”

他這是,

打一掌,又給個甜棗。

眾人對他的手段,佩服不已。

這個十二歲的年,

要逆天。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