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嬌術 第七百八十章 錯愕

《嬌術》 第七百八十章 錯愕

“四哥。”

張太后了趙鐸一聲,問道:“大半夜的,你不回去,來文德殿做甚?”

趙鐸心中一口道:“母親怎的又問這話……兒臣方纔已是說過,因二哥今日大殮,兒子心中實在難過,想到近日宮中、朝中事煩且多,怕您顧不得休息,更怕您心中念著二哥,至於憂愁傷的地步。”

他說到此,瞳孔之中微微泛紅,其中略帶澤,竟是彷彿有了淚痕,口中頓了頓,復才啞聲道:“兒子實在放心不下,便想著過來看看母后……”

以張太后的份,著實不需要拐著彎說話,便擰著眉瞥了他一眼,道:“你果真是放心不下我,還是放心不下旁的東西?你三哥今日同你同進同出,怎的你毫無事,偏他就這般模樣?”

趙鐸睜著眼睛,又不敢回話,又不敢不回話,過了半日,方纔小聲道:“母后這是什麼話……兒子……怎的聽不明白……”

他看了看不遠的幾名太醫,復又將聲音低了些,道:“母后,三哥不曉得從哪裡聽了旁人的胡話,竟是輕信,拿來污衊兒子……”

張太后皺著眉頭道:“他證據確鑿,你還說是污衊?你半句話無法反駁……”

趙鐸忙屈道:“母后,兒臣冤枉!兒子頭一回知曉這些事,只覺得莫名,震驚之下,又不曾做過,如何弄得明白,又如何能反駁?”

又道:“兒子現在只盼三哥快些醒來,早早與我當著母后的面對質,方纔能洗清我上冤屈,又怎會……難道我竟不知曉,若是三哥當真出了事,頭一個要的便是我嗎?”

雖然礙於不敢發聲,怕引得旁人聽到,趙鐸這一回了幾分氣勢,可他此番話確是真

Advertisement

自從上回被吳益在殿上彈劾他私通敵國,於延州暗設榷場,又截留礦產,趙鐸便被無數雙眼睛盯著,他只恨不得將頭埋到地底下,越低調越好,又怎的會在這當口行此蠢招?

趙鐸解釋了半日,見張太后面上仍然十分難看,心中百口莫辯,不知該要如何是好。

實在是不湊巧。

他又是悔恨,又是惱怒,一時想如果今日自己沒有來文德殿,是不是這黑鍋就不會栽在自己頭上;一時又想,幸而自家得了消息,趕了過來,否則就任趙顒在此對著太后胡說八道,還不知道會將事什麼樣,屆時對方出了事,說不得,事還是會被栽贓到自己頭上。

什麼賣武與北蠻!

什麼私運食鹽、酒水!

什麼勾結敵國,將延州拱手讓人,意從中獲利!

這些話,趙顒那賤種,竟是也說得出來!

偏偏他還不知道應當如何反駁!

自家手下確實有人與北蠻做了買賣,兩國易,不賣酒水、鹽鐵、茶,還能賣什麼?!

可他又確實冤屈,當日在延州府與北蠻同乘一條船的,又不只是他一個人,邊境的駐兵也好、衙門也罷,幾乎沒有不手其中。吃一起分了,怎的現在捱打的,偏只有他扛著?

況且自家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皇子皇孫,吃飽了撐著了,纔會將延州拱手讓人,纔會賣武給北蠻!莫說他沒有那個必要,也得他有那個膽子,有那個能耐才行啊!

那樣一個重兵駐紮的大州,多年戰事不休,當中權力盤錯節,自家一個遠在京城的藩王,怎可能說賣就賣?

想到這一,趙鐸忍不住看向了躺在地上的人,一時之間,恨不得衝上去扇上兩掌,把他給打醒了,再好好問問對方意何爲。

Advertisement

倒得這樣湊巧,他無論怎樣應對都不合宜。

***

文德殿外,崔用臣已經滿頭大汗。

他反反覆覆地追問面前的小黃門,又去問被半路捉來辦差的衛,卻只得到同樣的答案。

“崔都知,我一直盯著城牆上,不曾見得打過人來旗,若是已經有人進宮,宮門絕無可能毫無消息……”

那人到底是衛,雖然有問有答,卻半點不懼怕。

一旁的小黃門卻是沒有這個底氣,戰戰兢兢地回道:“都知,小的這就往宣德門去,一旦見得孫奉藥的人影,即刻跑來向您回稟……”

崔用臣不想要聽這些話。

那孫兆和不過住在外城相,又是宮中快馬去宣,即便他年紀大了,腳不夠利索,爬也該爬到了吧!怎的到了此時還不見蹤影?

黃門與衛二人的答覆,拿去糊弄先皇趙芮尚可,可想要拿來應付張太后,不是他去找死嗎?!

崔用臣不敢迴文德殿,更不敢站在這裡乾等,正要想個辦法,卻是忽然聽得遠傳來一聲哨響,站在對面的衛忙轉過去,將手中火齊湊向雙眼,朝著遠遠的宮門了過去,果然見得宮牆豎起來的青旗上頭掛著一盞大燈籠。

“崔都知,宣德門來人了,怕不是您問的那一位?”

崔用臣跟著往宣德門,雖說老眼昏花,看不清那表示依詔通行的青旗子掛起來,卻能約見到那亮有一盞燈籠,代表奉詔的乃是一人。

今夜除卻孫兆和,宮中並沒有宣召任何人。

他終於鬆了一口氣,也顧不得旁的,兩條幾乎要跑四條,急忙回了文德殿。

“太后!”躬立在張太后面前,崔用臣的面上全是焦急之,他想也不用想,一番言辭便口而出,“孫奉藥已是宮,他年事已高,臣憂心他行走不快,著人擡了長竹椅去接應,而今雖說人還未到,可濟王殿下怕是吃錯了東西,總要服藥,臣請著藥房將常用的藥丸並解毒藥材先行取些過來待用,便是能省一刻功夫也好。”

Advertisement

張太后早已等得十分不耐煩,雖說十分惱火,幸而此時聽了確切答覆,又見對方還算想得周全,便也沒有怎的責怪,只點一點頭,放他過了,又另遣人去接應孫兆和,吩咐其在路上將趙顒的癥狀說個清楚,好要節省時間。

果然有了崔用臣派去的長竹椅,孫兆和很快到了地方。

他一進殿,只來得及同張太后並趙鐸匆匆行了個禮,便自拖著木箱子跪坐在了趙顒的面前,先聞切一回,手中則是取了銀針在找位,頭也不擡地問道:“餵了催吐的藥嗎?”

夜晚被安排在宮中值的,自然不會是什麼老醫,不過能太醫院,醫未必頂尖,醫理卻一定高明,此時聽得孫兆和問話,打頭的那一個便回道:“餵了有兩盞茶功夫了,也紮了幾催吐的大,只是不知爲何,到得現在還不曾……”

話才說到一半,忽覺手下著的地方有些不對,低頭一看,原是趙顒手腳正大力抖,其人眼睛雖然還未睜開,可那架勢,分明要翻

趙顒上扎滿了銀針,又兼神志不清,若是不小心錯了位,扎出還是小事,扎壞了人,那就真是要命了。

他唬了一跳,連忙吩咐另外兩人道:“仔細按住了!”

因覺手下力道不對,他忙又了一旁的黃門道:“快來按著殿下的腰!”

兩個黃門連忙蹲了過來,手還未出,趙顒已經哇地一聲,吐了一地。

即便文德殿極大,嘔吐酸臭的味道還是很快散了開來。

孫兆和皺著眉頭湊了過去,見地上烏糟糟一片,卻是勉強還能看出吃食的形狀,頓時鬆了口氣。

他蹲在地上認真分辨一回,也不去問另幾個醫,自家便站了起來,走到張太后面前稟道:“啓稟太后,看殿下這癥狀,怕是誤食了斷腸花,只是單憑癥狀,臣卻不敢斷言。”

Advertisement

他小心地斟酌一會用詞,又道:“那斷腸花與斷腸草同名,花葉、枝幹滲出的白都有劇毒,人食之則上吐下瀉,昏迷不醒,似發癲癇,多則致命。”

“這毒有苦麻味,生在廣南、瓊海,銀遇之不會變,可若是將白醋滴,遇之卻是立時變黑,還請太后將今日殿下吃過的東西拿來盤查,查得確實,臣纔好對癥下藥。”

宮中自膳房端出的東西,每頓俱有留出部分存底,務要存放一日,以備後來查驗。

自趙顒毒發之後,不消人提醒,張太后早有下令將日間吃食封存驗看,只是不曾查出什麼病而已。此時聽得孫兆和如是說,又有了查驗之法,崔用臣即時領命帶著人大步行了出去。

張太后見兒子躺在地上,手腳搐,口鼻流涎,實在是又著急,又心焦,也懶得再廢話,忙問孫兆和問道:“我兒救不救得回來?”

這樣的問題,孫兆和如何好答,只得回道:“而今毒未能確定,臣不敢妄言,只是濟王殿下福人自有天象……”

他口中一面說,手上跟著行禮,一個不經意,半幅袖子就到了地上。

張太后這才注意到對面人上穿的孝服下首也拖在地上,肩膀、袖子、腰腹幾,無一,簡直像是八歲小兒套了十歲哥哥的裳,怎麼瞧怎麼奇怪,再往上看,孫兆和頭戴斜巾,一頭白髮正溼漉漉地往下滴著水,已是在地上洇出了一小塊水跡。

吃了一驚,問道:“你這是從何來的?路上是下了大雨不?”說著轉頭要尋去宣召的黃門來問話,這才發現先前派出去的,此時竟是一個都未有見到。

孫兆和其實一肚子狀要告,他險些命喪途中,幸而得了顧延章搭救,才撿回一條命來,只是上的裳盡溼,回家再取已是來不及,便不僅借了對方的裳,索連馬匹一同借了。

當時前往宣召他的侍原本有三名,其中有兩人重傷,早已彈不得,卻有一個小黃門勉強能辦差,孫兆和也等不及京都府衙的差到,便跟著那小黃門一同先行進了宮。

此時聽得張太后問話,他如何不想實話實說,只是趙顒生死未卜,卻也不敢先將自己的事放在前頭,便道:“臣路上被人襲擊,幸而得了提點刑獄司的顧副使搭救,已是報了京都府衙,現下還不知曉是怎的回事……”

他三兩句簡單把路上發生的事解釋了一遍,又道:“還是殿下,臣去瞧瞧殿下。”

***

崔用臣回來得倒是不慢,他領著一個小黃門進了殿,當先行到張太后面前,一面指點那黃門將手中托盤上蓋著的布巾揭開,一面解釋道:“太后,臣查過膳房今日所有酒菜,均無異常,因想著孫奉藥說那斷腸花味且苦,只覺當不會混在菜食之中,便去尋了今日殿下所用皿。”

他說到此,頓了頓,指著被托盤上的東西道:“幸而今日宮中辦宴,宮人來不及全數清洗,正好兩位殿下所用碗碟皿還放在一旁……”

這一回,不用他繼續說話,張太后也已經跟著看了過去。

托盤上擺著兩隻酒杯,一隻白,一隻青,想來乃是趙顒、趙鐸兩兄弟席間所用。

夜間的宴會,張太后沒有出席,可眼下只一眼,便認出了哪一隻是趙顒的杯子。

擺在左邊那一隻白酒杯,寸許高,杯口也只有子大小,杯的釉瑩厚滋潤,可那杯卻似被塗了一層厚厚的灰墨污泥一般。

孫兆和連忙拿棉布沾取了一小塊污泥下來,拿去一旁同其餘醫一同查看。

張太后的臉卻是立刻了下去,厲聲道:“今日誰人伺候的酒水!”

一聲令下,不過幾息功夫,一人便從殿外滾了進來,幾乎是趴在地上發著抖給張太后請了個安,回道:“今日是臣在殿中伺候。”

這一回,不消張太后細問,他便把席間的況一一細說了出來。

晚間宮中設宴客百,濟王趙顒、魏王趙鐸兩人做主,後各有兩名黃門伺候,一人負責持壺,一人負責換碟添菜。

趙顒用的杯盞碗筷,俱是早已備好,與那小黃門並無關係,他只負責倒酒,從未過趙顒的酒杯。

酒水、酒壺早被查驗過,其中並無問題。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