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章 試探(二)
一百一十章 試探(二)
庶吉士有三個去。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爲翰林,稱“留館”。其他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的。縱然翰林品秩甚低,卻是清貴之選,若得值文淵閣參與機,則更是貴極人臣。所以一般說來,無人不想留館任翰林。
考試結果下來,令蔡家人大爲驚異,李碧的績竟是三個人中最好的一個,蔡庭和龔遠和都沒超過他。本來以三人的績來看,若是往年景,全留翰林院都是可能的,但恰巧的,這一年在館翰林較多,又比較清閒,無重大修書事務,而以鐘太傅的能力來看,他在朝中並不是隻手遮天,於是三人中只能留一人。
以蔡國棟的心思,自然是想讓蔡庭留翰林院。畢竟這是最榮,也是最有前途的;李碧麼,和蔡庭比起來肯定要退居二線;至於龔遠和,順手人他是會做的,但涉及到自利益時,請恕他無那個能力和閒心。
蔡庭雖然也很想留館,但他想得開,開玩笑地表示翰林七品編修太清苦了,外放油水更多,他很樂意去六部或者外放,還說以績來定論,就讓李碧留館好了,他將來纔不要別人因此詬病他。只是爲蔡國棟不能幫龔遠和太多而到很不過意。
蔡庭思來想去,便勸龔遠和去尋平時和他好的那些貴胄子弟,找點其他門路,看能不能也留館。龔遠和卻一點不急,整日坐在屋裡不外出,日日寫上二十篇大字,蔡庭問得急了才告訴蔡庭,他從來就沒想過要留館,他要回的是水城府,如今十中已了八。
蔡庭方知他是早就打點好的,只等今日,也就不再管他,打算去尋李碧。李碧志向遠大,從來最大的願就是留館任翰林,如今李碧績比他好。卻因爲時運不濟,無錢無人打點,還很有可能被蔡國棟想法子下去,想必最難過的人就是李碧。
蔡庭想著,左右李碧都會提親,是自家人,況且李碧非常不容易,不如由他揹著蔡國棟去求鐘太傅,讓李碧留館,他去六部或者外放好了。誰想他還沒來得及去尋人,李碧就主尋來,誠懇地表示理解他的境,不會對他留館有任何想法,讓他不要因爲自己的緣故惹怒蔡國棟,自己能去六部或者外放也不錯。
李碧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得雲淡風輕,言笑晏晏,似乎一點都不難過,蔡庭幾次要表明自己的心跡,都被他給堵住。蔡庭越想越難過,更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促李碧留館。
他和明菲說起這事,嘆道:“這本就是他該得的。我不像他。我好歹有父親在後面撐著,就算是外放或者去了六部,以後機會也是很多的;他卻不一樣,也許這一輩子就是這樣一個機會,他志向遠大……”
“你們一向好,他不想和你爭不奇怪,我只怕他不是真心。”明菲沉許久,道:“如此人生大事,他太雲淡風輕了些,我心裡反而覺得不真實,不踏實。他自孤寒,十年寒窗苦讀,中間經歷多風雨苦楚,不是常人所能到的。此事如此不公,他若是先躲著你獨自難過,過後無奈認命,想開了再表示支持你,也算豁達難得;可他卻表現得如此大度淡然,甚至說自己一點不難過,就有點假了。
以他平時表現出的格來說,換作這是他人的遭遇,他必是要表示鄙薄不平的。如果說這是因爲咱們家曾經扶助過他,所以他才願意放棄報恩,可我們家對他所謂的恩,說到底也不過就是那半年多的時間照顧過他,資助他上京應試而已。他考上庶吉士之後,一切都有朝廷供給,早就沒用過我們家的錢了吧?這恩有幾多?值不值得他用一生的前途去報答?哥哥不妨換位思考,如果是你。你能做到這般輕鬆嗎?”
“的確如此,他有了自己的俸祿後就再沒用過我一文錢。”蔡庭苦笑,“你的意思是說他表裡不一?表裡不一的人多去了,你我不都一樣?他要是和我吵一架,從此翻臉,我不是更難過?”
“吵一架固然不智,卻是人之常,他卻一點都不在乎。”明菲直搖頭,“哥哥若是順手推舟留館,過後你不但欠他一個大人,還會常常擔心因此被人詬病,以你的格脾氣,以後你見著他,不會覺得抑恥辱嗎?若是你心中不安,努力促他留館,那也是他該得的,沒人會說你好。但不管結果如何,他都會得到一個容人、讓人、恩、念的名。而據你的格脾氣,我能知道你一定會推掉此次機會,他一定也能知道。
因此,他之所以一點不難過不擔憂,還能說出這種話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知道你一定會把機會讓給他。可既然知道你一定會把機會讓給他。他又何必來說這些話?如果我猜想是真的,他這種行爲就不是明磊落,懷大度,而是沽名釣譽,故作清高,更是虛僞至極。”
蔡庭笑看著明菲:“你見識見長了嘛。”
明菲笑道:“母親看的雜書多,我也跟著看,看得多了,想的也就多了。也許是我誤會了他,畢竟我不瞭解他,不過哥哥可以試他一試。假意順水推舟應承下來,看他的態度如何。”
蔡庭夜間和龔遠和喝酒時就把這事告訴了龔遠和,龔遠和笑道:“我也覺得三妹妹的想法很不錯呢。他若是不做你妹夫,試不試都沒關係,既然是要做妹夫,託付三妹妹的終,就該試一試爲妙。反正你左右已經打定主意不和他搶的,試一試也不會怎樣,你若是不方便,我來替你做好了。”
蔡庭笑道:“正是要你替我去試。明菲說了,我若是不知該怎麼試,可以找你幫忙。”
“難道我就像專幹這種事的?”龔遠和扶著下頜笑:“你這妹妹,真是……我怎麼相信只是個十四歲的閨閣子?”敢殺人也就算了,能因爲一件事就想出這麼多來真的很難得。
“我妹子就是聰慧你要怎麼著?”蔡庭得意的笑。
“我不怎麼著。單純佩服。”龔遠和半開玩笑半認真地道,“與其這麼辛苦地去試探李碧,不如把許給我好了,我一定待如珠似寶。”
蔡庭高高揚起拳頭:“不許拿開玩笑!”
龔遠和笑了笑:“我怎敢拿開玩笑?我傾慕都不可以啊?你不喜歡,我不說就是了。”見蔡庭神稍緩,他又嘆了口氣:“其實兩個人還是門當戶對的好。別的不說,花銀子一項都要吵多架。”
“怎麼說?”蔡庭皺著眉頭看著他。
龔遠和笑:“不敢拿別人作比喻。就說我們三人好了,我和你一起,你從來不會看不慣我花銀子,也不會覺得我拿銀子請那些花花太歲遊玩是浪費錢,只會勸我喝酒,學業很重要,我若是送你什麼好東西,你也不會推辭,大大方方地收下,因爲你能還我,不怕別人說你用我的錢;
而他呢,他看不慣我大把花銀子,看不慣我鮮怒馬,也從來不會收我的禮,一有機會就會勸我別浪費,要走正路,吃頓飯也有許多說法,更是怕我那羣朋友玷污了他的清名。我也不敢因此就抹滅了他有骨氣的名聲。
既然生活習慣和想法都差這麼多,自然不能湊到一去,但因爲只是朋友,不用深也不必撕破臉。夫妻就更和朋友不同,一舉一皆關利益,想法觀點不同就會吵架,興趣好不同就不協調。一個覺得請頓飯花一兩銀子已是很有面子,一個卻覺得丟人,不吵纔怪。這不是誰的錯,而是經歷不同,互相不理解。”
“依你所說,李碧不是良配了?”蔡庭鼓著腮幫子道:“我說他的品格,你卻扯生活習慣眼界好。你扯那麼遠作甚?寒門子弟娶了家小姐就一定會和離?謬論!你和他不來,那是因爲你不討人喜歡,我就和他得來。而且我家明菲很會當家的。”
“我說的不過是普通況,又不是絕對。”龔遠和見蔡庭氣呼呼的樣子,由不得失笑道:“他還不是你妹夫呢,就這麼護?他是不是良配過幾天不就知道了?他可以明能幹,卻不可過分詐虛僞。”
蔡庭捶了他一拳:“你就是好人了?你更詐虛僞!”
龔遠和掌大笑:“你已經相信我的話所以才這麼生氣的吧?我縱然詐虛僞,我也不會去和你說那一席假惺惺的話。若我要,你不和我爭,我記;你要和我爭,我就想法子去爭取,是我的就是我的,何談讓與不讓?大家苦讀多年,誰容易啊?
這樣,我去和他說,蔡大人執意要你翰林,你不好意思和他講,讓我去和他說對不起,問他想去哪裡,儘量全他,他若真的有退讓的想法,一定早就有所打算,若是認定你一定會讓他的,他肯定措手不及,且看他怎樣表示。”
於是蔡庭便揹著蔡國棟去活,龔遠和則去同李碧說了這話,又加了一句:“蔡大人覺得對不起你,答應把三妹妹嫁給你,還說要幫你挑個好位子,以後又再他圖。”
李碧果然有片刻失措,龔遠和又問他想去哪裡,他說不出來,急了,說是還沒想好,讓他再想幾天。龔遠和也不他,就說帶他去認識幾個朋友,也許還有其他法子也不一定,他也就跟著去了。
龔遠和第一天請的不是什麼好人。一個個趁著龔遠和被人走時捉弄李碧,一個說他才名在外,如此刻苦努力,想必此次一定會留館任翰林的;一個就打蛇隨桿上,連李編修都喊出來了;另一個卻眉弄眼,意味深長地說聽見自家老頭子講,今年不是考得好就可以留館的,畢竟還有一個臨場發揮好不好的問題,皇上有意聽老臣和教習的意見,看此人平時的綜合績如何,可平時如何,還不是大臣們一句話的事兒嗎;再一個又假裝憤慨,既然如此,考什麼考?最後來一個卻表現得很同李碧,臭罵了這幾個一頓,不許提這事,意味不明地安了李碧幾句。
龔遠和再出現的時候,李碧已經醉了。這是他第一次和這些他平時看不上的貴公子們喝酒喝到醉。
第二天,龔遠和又來給李碧道歉,說自己才知道那些人說了什麼,罵了那羣人,那羣人要給他賠禮道歉請他喝酒,李碧毫不猶豫地拒絕。龔遠和便說,既然如此,不妨去另外一,見另一個人,這個人是韓大學士的侄子,很仗義的,可以請這個人將他引薦給韓大學士。
李碧不去:“既然如此,你讓他引薦你吧。”
龔遠和笑道:“我家大業大,是一定要回水城府的。不然我一定能留館。你考得這麼好,卻因爲這些原因不能留館實在太可惜了。你去吧,多認識一個人就多一個機會,果真能事,也讓庭些愧疚。你將來不要忘了我的好就行。”半拉半拖地將李碧拉走了。
李碧驚喜地發現,龔遠和這回給他介紹認識的這個韓代之他以前和蔡國棟出訪時曾經在鐘太傅家中見到過,真真正正是個有名的世家大族子弟,也是個博學的。韓代之很欣賞李碧,口口聲聲都說他這樣的人不能留館實在太可惜了,表示願意引薦李碧。龔遠和見事了一半,便藉故離開,韓代之就問李碧定親沒有。
李碧回答說不曾。
韓代之笑了一笑,也就不再提起,約李碧第二日午間去珍林樓,他請客。
第二日午間,李碧去了珍林樓,韓代之此次見他更是親熱,中途說起自己有個堂妹,人品乃是上上之選,似有意同他結親的意思。李碧裝聾作啞,待到對方挑明瞭才說自己與蔡家已有口頭之約,韓代之冷笑:“蔡家算什麼東西!不過仗著和鐘太傅是師徒關係罷了,其他算什麼?四品小,多如牛。哪裡比得我們韓家?你出去打聽打聽,我們韓家的兒豈是什麼凡夫俗子能攀得上的?我見你人品出衆纔好意提出,你卻這般不識擡舉!區區一個庶吉士,真以爲一步登天了,算什麼東西!”
李碧趕解釋,韓代之不肯聽,冷笑著走了,李碧忙尋到龔遠和把事經過說了。
龔遠和大驚:“這個人心狹窄得很,這可怎麼辦纔好?以後你一定要吃他虧的。搞不好連京城都留不住,要外放去偏遠小縣做縣令或者縣丞。”
李碧默然半晌,道:“我就不信他能隻手遮天。他一個人也不能代表韓家。”
龔遠和猜他是想著蔡家看著他被欺負不會袖手旁觀,便似笑非笑地道:“你在京城三年,有些事應該也有所耳聞。天子腳下貴人多,就算蔡大人護著你,也得看鐘太傅肯不肯。”見李碧的臉白了,又道:“你放心,是我介紹給你認識的人,我一定想法子擺平。我就是不看你的面子,也要看庭和三妹妹的面子。”
隨即急匆匆地出門去了一趟,回來道:“韓代之說,既然你與蔡家已有口頭之約,爲何先前不明說?他先問過你有沒有定親,你說不曾,他才提出的,過後卻那般拒絕他,分明是故意戲耍於他。你也是,既然蔡大人已經明確表示願意把三妹妹嫁給你了,你就該提一聲,就不會有誤會了。”
李碧忙道:“我想著到底還沒向表舅家中提親,纔沒把三妹妹的事告訴他,誰想竟會這樣……”
龔遠和道:“我再去尋韓代之說說,讓他不要生氣,到時候你給他賠個禮就算了。不管他怎麼說,你可千萬別再惹他了。”
李碧沒拒絕。
龔遠和把這幾日的事講給蔡庭聽:“本沒有去打聽有些什麼缺,茫然無措;第一次喝醉,勸不住,後來又拒絕道歉,可見是很難過的,由此斷定先前和你說的那些話都是假話;聽見人家問他可定親,可有中意的子,他斷然說沒有;過後人家說要把妹子許給他,他又拒絕;可聽到人家發怒罵你家的時候,卻沒有發怒拂袖而去,反而坐在那裡解釋,直到人家走了才走,由不得讓我懷疑他是故意爲之。他已然心,你們還要試嗎?再試只怕就不堪了。”
蔡庭苦笑:“你們膽子也太大了,如果他當時就答應韓代之,你們怎麼辦?拿什麼人嫁他?”
龔遠和笑道:“如果他當時就答應,呵呵,韓家敗落的旁支還麼?”
蔡庭有點難過:“韓代之信得過吧?你又在他上花了多銀子?我還你。”
“自然信得過,沒有花銀子。”龔遠和笑:“我辦事你放心,你爹不答應你去六部吧?”
蔡庭道:“肯定不答應,這幾日見了我如同見了仇人。不過我尋著機會見了鐘太傅,我看他的意思,似乎比較贊同我的想法,還留我陪他下了兩盤棋。我覺得,這事兒應該能。”
龔遠和道:“三妹妹知道後想必會很難過吧。”
蔡庭道:“麼……我想大概不會很難過。昨晚還和我說,不管李碧怎樣應對,都我不要難過,李碧爭取自己的前途沒有錯。我只是經過此事,不知該給尋個什麼樣的人家了。”
表錢滴字——*——
這一章寫的時間很長,大約花了7個小時。但願李碧沒有被我寫得炮灰得冤枉。個人認爲:他爭取前程沒有半點錯,錯的是爲人太假。
關於亭子門事件的疑問解答:目前只是據衆人看到的、茵草一個人不完全的表述、明姿氣急敗壞下說的話來展現一部分真相,至於全部真相,誰是誰非,要到後面纔會呈現。
章節報錯
天才醫學博士穿越成楚王棄妃,剛來就遇上重癥傷者,她秉持醫德去救治,卻差點被打下冤獄。太上皇病危,她設法救治,被那可恨的毒王誤會斥責,莫非真的是好人難做?這男人整日給她使絆子就算了,最不可忍的是他竟還要娶側妃來噁心她!毒王冷冽道:「你何德何能讓本王恨你?本王隻是憎惡你,見你一眼都覺得噁心。」元卿淩笑容可掬地道:「我又何嘗不嫌棄王爺呢?隻是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想撕破臉罷了。」毒王嗤笑道:「你別以為懷了本王的孩子,本王就會認你這個王妃,喝下這碗葯,本王與你一刀兩斷,別妨礙本王娶褚家二小姐。」元卿淩眉眼彎彎繼續道:「王爺真愛說笑,您有您娶,我有我帶著孩子再嫁,誰都不妨礙誰,到時候擺下滿月酒,還請王爺過來喝杯水酒。」
洞房之夜,葉筱筱遭人陷害失節毀容,又被夫君活生生打死。 六年後,她帶著一對萌寶歸來,虐渣打臉,報仇雪恨,順帶替死去的老爹平冤昭雪。 卻想不到萌寶的親爹居然是個女兒奴,抓走了女兒藏起來! 卻死也不肯要老婆和兒子。 本以為,她不過是個被人欺凌,帶著一雙兒女的可憐女人,想不到風潮雲涌下,青銅變王者。 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醫鬼閻羅?不好意思,那是葉筱筱本人! 民間無數人追崇的文壇大師戴雲山?不好意思,那是葉筱筱的關門弟子! 千萬女子心心念念崇拜的樂聖?很遺憾,那是葉筱筱的忘年交! 武林至尊,魔教教主,佛門聖僧等等各個領域的高手,都或多或少和葉筱筱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當她的一個個身份被揭露,攝政王卻怎麼也坐不住了。 攝政王:哎呀! 老婆,你可真香! 葉筱筱:滾!
重生歸來的楚玉,誓要報上一世血海深仇。 --情節虛構,請勿模仿
衛靈犀一睜眼,回到了及笄那年。那個狼心狗肺的負心漢蕭子煊再次登門要抬她回府做妾。上輩子,她為愛奮不顧身地跟了他,換來的卻是衛家滅族,自己被磋磨,屈辱一生。臨了,還被他送上了蕭珩那個權勢滔天的男人的床榻。這輩子,做妾?呸!她要正大光明嫁給那個男人,雪前世屈辱,護衛府周全。新婚次日,蕭珩溫柔地握著她的手,容顏冷淡的看著他:“子煊,這是你嬸母。”她嘴角勾著淡笑,看著他垂首斂目,彎腰恭敬地喚了她一聲:“嬸母。”
世人都說靜安候府嫡四女真是好福氣,進宮受寵,有子嗣有家世,那可真是風光無限啊!事實上,沈初柳自個兒都不清楚怎麼走到這一步的。最初是這樣的,旁的妃子彈琴跳舞,沈初柳表示老娘又不是賣藝的。旁的妃子寫詩畫畫,沈初柳表示老娘又不去考狀元。人家嘲笑她不得寵,她微微一笑,老娘有家世啊。皇帝那是真沒辦法,嬪妃不來討好,他還不能不見!誰叫人家娘家真給力呢?沈初柳那是真不在乎,那一家混賬親戚愛咋咋地,進宮就開始放飛自我。一時放飛一時爽,一直放飛就一直爽。做人嘛,做要緊是自在,要是太憋屈了,就算是皇帝老兒也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