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重生異能 重生過去從吃飽飯開始 第153章 坐車

《重生過去從吃飽飯開始》 第153章 坐車

“對,用的木炭。國家的汽油產量不足,所以用油一直比較張。”

“那個三輛大卡車的耗油是百公里29個油,平時如果不拖掛運貨,客運我們都很開。”

李文點了點頭,確實如此,現在國家大部分的汽油都是進口的,那可是需要珍貴的外匯呀。

不過國家的這種窘境等到明后年就會徹底解決。因為大慶油田明天就會投產。

到時候國家將會徹底摘掉貧油國家的帽子,不但解決了自缺油的問題,甚至還出口賺取外匯。

“這兩輛燒木炭的車,每公里只要不到兩斤的木炭,一次加滿能跑40公里。可是省了不汽油,不過就是有點廢人,要一個人手搖鼓風機供氧。”李武指了指客車后面背著的巨大反應爐。

李文對這個車很好奇,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即使在后世網絡上也很難查到圖片。

今天也就是大哥在邊,如果是他一個人的話,李文都忍不住拿出手機拍攝記錄了。

這個燒木炭的客運車輛可不是什麼進口車,而是實打實的國產車輛。

在國,燒木炭的汽車制造史最遠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代,可是很久遠了。

“大哥,你可得好好學習啊!爭取明后年坐上你開的車。”李文看著院子里的幾輛客車,笑著說道。

“那還用說,你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獨立駕駛一輛汽車。不過還得等等,汽車站有規定,最三年才能上手。”李武嘆了一口氣說道。

“人家汽車站的規定也對著呢!這汽車可是金貴玩意,萬一弄壞出了事故就不好了。到時候不但汽車損壞,人也傷。”

“大哥,你好好學習技,過幾年,車輛肯定要增加。到時候你技扎實,當獨立駕駛員的機會肯定沒問題。”李文現在一旁笑著開解李武。

Advertisement

“小武去拿木炭,要開始熱車了。”這時后院休息室有一個中年男子朝著李武喊道。

“阿文,我要去忙了,閑了咱們再聊。”李武說完,提起水桶急匆匆朝著后院房子走了回去。

“看來大哥很熱這份工作啊!”李看著大哥急匆匆的背影,笑了笑,回到了前廳候車室。

這個年代,一輛卡車就得上萬元,加上汽油還是進口的,所以汽車票很貴。一公里八分錢,去省城需要3.8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因為去省城還需要證明,所以李文開的證明也是文化館的。

雖然走的是文化館的賬,不過車票錢還是李文自己掏,畢竟這年月政府是真的窮。

如果李文自己私人去買票,又沒有證明,人家售票員不賣給他。

這年月沒有證明什麼都干不,除非你愿意風餐宿,用雙腳丈量大地。

又等了二十幾分鐘,坐車的人也等齊了,汽車站的工作人員開始招呼大家排隊上車。

李文和孫館長被安排到了卡車上就座,李文也沒有嫌棄,老老實實地坐在車廂里。等發車后,孫館長才給李文說了坐卡車的好

別看卡車乘坐環境一般,但是九月這個季節,天又不冷。而且卡車比較新,力比較足,路上不容易出故障,可以安穩地坐到省城。

木炭客車就不一樣了,車廂里面很悶熱,而且因為燒的是木炭,力就相對弱了。遇見上坡地段,還得乘客下車去推,車子還容易出故障。

所以一般有關系的人都想乘坐大卡車,寧愿不舒服點,也不愿意被扔在半路上。

卡車上一共坐了五十多人,得嚴嚴實實的,車廂中間都坐滿了,一些乘客可能經常坐車,還自己帶的凳子。

Advertisement

這年月能做客運車的一般都是單位或者城里人,農村人特別,所以七十年代以后那些大袋子,小包裹的場景就比較了。

不過還是有不人帶著鴨或者一些當地的土特產上車的,車上不時響起鳴鴨

一時間人的聊天聲,嗑瓜子的,孩子被得哭的聲音,在車里糟糟地響了起來。

9月份,秋老虎還很厲害,加上車廂空間狹小,聲音嘈雜,空氣很是難聞。李文一時間覺到腦袋發脹,口有點發悶。

“怎麼?你小子還暈汽車。”一旁的孫館長叼著煙,笑呵呵地問道。

“我就乘坐過敞篷貨運車,封閉的客運的還真沒有坐過。平時在安靜的環境下呆慣了,突然來到這嘈雜的環境,確實還有點悶得慌。”李文苦笑道。

前世李文就暈車很厲害,小時候坐個三蹦子都暈得不行,更不用說汽車了。

上大學以后整天要在分校區和總校區來回奔波,暈車這個病才被城市里搖晃的公車給治愈了。

這一世雖然有空間強化質,但是突然來到這種擁,憋悶的環境下,他還真的有點不適應。

李文從挎包里拿出買的軍用水壺,狠狠地喝了一口水,里放了一顆口香糖,這才覺好了一些。

汽車啟以后沒有立刻出發,而是前往貨運拖掛貨運車廂,把汽車的運力用到了極致。

掛車廂里裝的是一些渭河縣當地的農作特產,是食品公司和供銷社這些單位收購上來。然后統一運到省城里販賣,這也是汽車公司的一部分職責。

這年月柏油馬路和水泥路可是之又,這種大公路全是沙石或者土路。

道路崎嶇不平,一路上開得很慢,不時避開一些大坑。李文在仿佛搖籃一般的車廂里也逐漸適應了。

Advertisement

小伙子你趕讓一讓,我家娃要吐了。李文一聽,趕讓了開來。

只見一位穿著中山裝的中年男子抱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一只手還捂著孩子的朝后門了過來。

來到后車門,孩子再也忍不住了,努力地掰開男子的手朝著車外一噴千里。

李文就坐在車尾,不過他沒有嫌棄,畢竟這狀況他前世小時候可干過不,只有暈車的人才能懂得暈車的難

同志給你紙,給孩子一下。李文從挎包里扯了一些衛生紙遞給了男子。

“小伙子,這衛生紙這麼白,太浪費了,我用手帕給孩子一下就行了。”中年人看著李文手里潔白如雪的衛生紙,一時還不好意思接了。

“暈車真不好,還給孩子吧!再白的衛生紙也是衛生紙,都是給人用的。”李文微微一笑說道。

“真是謝謝你了小伙子。”男子接過李文手里的衛生紙,趕給吐得臉蒼白的孩子上吐臟了的服。

“帶水的話給孩子漱漱口。”李文看著小男孩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時候暈車吐了一路的場景。

“有!”

男子趕從包里掏出一個罐頭瓶子,打開蓋子讓孩子喝了一口。

走了一段平坦的路段,小孩終于從趴著的后車廂門子上緩了過來。

“給,含一顆水果糖在里。同志,你用干凈的手帕綁在孩子腦袋上,給孩子做個口罩。”李文看著臉蒼白,昏昏睡的小男孩,給其里塞了一顆糖,然后朝一旁孩子的父親說道。

男子用手帕遮住孩子的口鼻,抱著坐在了后車尾和李文聊了起來。

“唉!老家的長輩想孫子了,非得讓帶回來看看。這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孩子可真是遭罪了。”男子掏出一煙點燃,苦笑著說道。

通過聊天得知,中年男子劉文化,在省城第一機械廠上班,這次是回家探親來了。

男子得知李文是一位作家,一時間也是敬佩不已,同車廂的人看向李文的眼神從友好變了尊敬。

渭河縣距離省城不到四十公里的路程,生生走了兩個小時才到。

“終于到了,這一路上真是遭罪啊!”車輛停穩,李文從車廂里跳了下來,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如釋重負地說道。

省里的車站確實很大,比縣城的車站大太多了,里面停了幾十臺各種車輛。

“小文,來扶一把叔。老了,坐得有點發麻。”孫館長年紀也五十了,路況不好,他也有點吃不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