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截胡劉備妻,我乃祖龍血脈 第160章 諸葛亮求見劉備

《三國:截胡劉備妻,我乃祖龍血脈》 第160章 諸葛亮求見劉備

贏武改變了攻兗策略,就讓曹很難了。

從山郡開始,贏武率領這一萬兵馬,開始狂掃兗州的其余各郡。

而秦軍的另外四萬兵馬,就駐扎在秦軍大營中,與昌邑城中的曹軍相持。

一開始,曹派出一萬兵馬,去堵截贏武的那一萬兵馬。筆趣庫

結果呢,兩軍相遇之后,一場大戰。

曹軍幾乎是全軍覆沒,而秦軍只折損了不到四千兵馬。

這也就罷了。

最可怕的是,曹軍投降的一千兵馬,被編了秦軍。

秦軍又就地招募了兩千多兵馬,迅速就將兵力補充到了一萬之數。

據曹斥候的探報,這一萬兵馬的士氣,絕對跟之前沒有多大的區別。

而且,只是簡單訓練了幾天之后,這一萬秦軍的戰斗力,幾乎跟之前沒有多大的區別。

原因就是,軍功爵位制。

別人,或許還會不到。

但曹深知天下窮苦百姓對世家門閥的痛恨。

當初,任職北部尉的時候,曹也是為民請愿,甚至于不惜打死漢靈帝最寵幸的太監蹇碩的親叔叔。

但是,曹的理想沒有堅持多久,便被他的老子曹嵩給左右了。

可曹卻是深知,窮苦百姓跟世家門閥的矛盾之深。

如今,秦軍盡誅世家門閥,窮苦百姓自然是歡呼雀躍,恨不能拼死保衛眼下的勝利果實。

這麼一來,曹就很難了。

因為山郡在兗州的東南部,一旦贏武將兗州各地掃了,山郡就在秦軍的全包圍之中了。

莫說是攻城了,單單是糧草問題,就足以讓曹軍徹底崩潰的。

于是,一番思考之后,曹斷然下了一個壯士斷腕的決定,撤離昌邑城,回轉濮

回到濮之后,曹準備徹底放棄兗州,轉守司隸地區。

Advertisement

以曹的猜測,贏武一旦拿下兗州之后,就會將目標轉向北面的袁紹,而不會繼續追著他窮追猛打。

果如曹所料,曹退兵的時候,秦軍沒有趁機攻襲。

曹軍徹底退到司隸地區之后,秦軍也沒有趁機繼續進攻。

但是,

兗州之地,卻徹底落到了秦軍的手中。

的勢力范圍,也從以前的豫州、兗州和司隸地區,徹底減到了司隸地區。

所謂的司隸地區,就是和長安的京畿之地。

只有司隸地區的曹,已經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了。

在兗州和豫州之地,得到了實惠的老百姓,都會堅定不移地保護如今的勝利果實。

退回到司隸地區之后,曹才算是真正松了一口氣。

再奪回失地?

已經不再想了。

是深知,兗州和豫州的百姓,絕對不會允許士族門閥再統治他們的生活。

所以,在司隸地區,曹也下了狠心,模仿贏武的政策,殺士族門閥,得民心。

果然,沒用多久,曹就徹底獲得了司隸地區的民心。

但這樣做的結果,也只是讓曹鞏固了他在司隸地區的統治。

至于想要推翻贏武在兗州和豫州的統治,曹不敢去想,也不可能。

大家同樣的政策不說了。

關鍵是兗州和豫州之前是曹統治的,現在是贏武統治,使得老百姓的生活相差極大。

所以,在通信極其不發達的況下,曹想要再奪回兗州和豫州的統治權,除非贏武死了。

在解決曹的問題之時,青州那邊也同樣是傳來了捷報。

黃忠率領五萬兵馬,日夜兼程,趕往青州。

果然,在劉備逃回青州之前,黃忠兵臨青州治所臨淄城下。

在李斯的建議下,秦軍對臨淄城發了猛攻。

Advertisement

劉備、關羽和陳宮皆不在臨淄城中,只有一個不怎麼懂兵略的孫乾守城,臨淄城的防可想而知。

秦軍只是猛攻了一天,就將臨淄城給攻克了。

孫乾沒逃掉,被魏續給一槍挑了。

其余的臨淄守軍,或者投降,或者被殺,或者逃走,臨淄正式宣告易主。

劉備剛剛進青州,就得知臨淄城被攻破的消息,不由大吃一驚。

劉備哪里還敢進軍,只能將彭城之戰的殘兵敗將就地扎營,商議對策。

據斥候帶來的消息,黃忠占領了臨淄城之后,

立即就開始改革了。

臨淄城的貪酷吏和惡霸豪強全部被誅殺一空,臨淄城大治。

跟曹一樣,劉備對贏武的這種戰略也是束手無策。

以軍功爵位制激發士兵的戰斗力和士氣,然后再拔掉所有的世家門閥,給老百姓分田地,分財產。

軍心和民心,全都被贏武掌控在手中,換做誰能撼贏武的統治呢?

所以,曹都能看得出來,對贏武,他們只能被防守,無法主進攻。

所剩下的日子,也不過是茍延殘而已。

還有一個司隸地區,能夠讓他采用贏武的策略,穩固統治。

而對于劉備呢?

臨淄被攻克了,青州就已經是落贏武手中一半了。

面對眼下的況,即便是陳宮,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只能是一籌莫展。

就在這個時候,劉備的親兵來報,說是有一個年輕人,自稱是荊州書院的諸葛亮,求見劉備。

荊州書院?

劉備登時眼睛一亮,他求才若,當然知道荊州書院是什麼概念。

只是,諸葛亮這個名字,劉備倒是沒有聽說過。

既然是荊州書院出,才能必然不凡。

眼下的劉備,對人才的,遠超過之前的時候。

Advertisement

于是,劉備立即命人將諸葛亮請了進來。

諸葛亮依然是一襲青衫,手持一把羽扇,頭戴綸巾,瀟灑飄逸,絕對給人一種世外高人的覺。

“學生諸葛亮,參見劉將軍。”

劉備立即站起來,向諸葛亮回了一禮:“劉備見過諸葛先生。”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或許是劉備閱人無數的緣故,也或許是他對人才的一種特殊應,劉備幾乎能夠認定,諸葛亮是個人才。

,若是沒有兩把刷子,諸葛亮豈能在劉備進退無路的況下,前來投奔呢?

諸葛亮不知道劉備是怎麼想的。

但是,就劉備親自起,再向他還禮,著實讓諸葛亮了一下。

哪一方諸侯,能夠對一個頭小伙子這般禮遇有加呢?

劉備,真乃明主也。

這是諸葛亮對劉備的第一印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