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截胡劉備妻,我乃祖龍血脈 第165章 袁紹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國:截胡劉備妻,我乃祖龍血脈》 第165章 袁紹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二天。

一早。

秦軍吃過早飯,就大軍近,準備全力拿下鄴城。

袁紹當然很快就得知消息了,再次大吃一驚。

“這……”

袁紹簡直不知該怎麼形容自己的心

全軍出去攻城,連自己的大營都不要了,這是背水之戰嗎?

如果攻下了,倒也好說。

可如果攻不下呢,豈不是必敗無疑了?

袁紹立即覺到,這是一個機會,天大的好機會。

于是,袁紹一面任命淳于瓊為鄴城主將,抓時間布防兵力,一面將荀諶等謀士再次召集起來。

荀諶等人得知消息,不敢怠慢,都是飛快地趕到州牧府中。

待幾大謀士全部來到之后,袁紹急急問道:“秦軍兵馬盡出,與我軍一戰而分勝負,舍大營而不顧,其中可有謀?”

斥候也探查過了,秦軍的械和糧草,只帶走了一小部分,其余都扔在了大營之中。

而秦軍大營呢,已經中空,竟然沒有一個士卒防守。

袁紹自問統兵多年,征戰多年,卻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

莫說是袁紹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怪事,荀諶等人自負讀過無數的兵書,也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壞事。

昔日楚霸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那是不得已之下啊。

可贏武呢,明明是在上風,沒必要玩這麼驚險刺激吧。

荀諶最恨贏武,立即獻計道:“主公,秦軍此舉,是真是假,且不管它。”

“倒不如,派出兩千軍士,手持火箭,前往秦軍大營,將其糧草點燃。”

“若此舉乃是秦軍之計,我軍的損失,不過是兩千兵馬。”

“若此舉非是秦軍之計,則秦軍糧草和大營便可付之一炬。”

Advertisement

“然后,我軍再死守鄴城,只需一兩日則秦軍必然大敗。”

袁紹大喜,立即拍板:“好,就依友若之計。”

隨即,袁紹忽然看到,沮授在皺著眉,冥思苦想。

事關鄴城的安危,袁紹自然是不敢大意,急忙問道:“公與,可是友若之計有何不妥之?”

沮授這才微微松開眉

頭,拱手道:“啟稟主公,友若之計甚妥。”

“最不濟,我軍損兵兩千,于此戰之勝敗并無影響。”

“屬下是在想,那秦武每戰必勝,從無敗績,今日為何會破釜沉舟一戰呢?”

袁紹不是傻子,登時就聽出了沮授的擔憂:“公與之意,那秦武有十分的把握,明日之戰,可克鄴城?”

沮授微微一嘆:“除此之外,屬下實在想不出別的可能。”

逢紀眼睛一亮,道:“公與是懷疑,我軍大將有秦軍的應?”

沮授臉大變,急忙擺手道:“元圖,此言不可輕易出口,以免上下猜忌,于戰不利。”

“只是咱們幾個之間說起而已。”逢紀眼神中閃閃,“若非如此,我實在想不出,秦軍還能有何破城方式。”

沮授皺著眉頭說道:“或許…是強攻呢?”

“不可能……”不等逢紀開口,袁紹就大喝一聲,“莫說是二十萬兵馬,即便是百萬雄師來攻城,我鄴城也能守上個兩三天。”

“若是秦軍明日一天就能攻克鄴城,我絕不相信。”

沮授急忙勸道:“主公,大敵當前,勢危急,主公不可大意。”

袁紹冷笑一聲:“若那秦武真能一天攻克鄴城,我袁紹愿意引頸戮。”

“……”聽袁紹這麼一說,沮授就只能是一陣無語了。

Advertisement

沮授的智慧,跟田不相上下,但他的商就比田強太多了。

若是換做田,鐵定還會繼續勸,更會是言語鋒利,得袁紹下不了臺。

這證明,沮授比田更適合做臣子。

臣子勸帝王,也都是見好就收,或者實在不能勸就放棄,而不是剛到最后,被推出午門斬首。

袁紹再次意氣風發起來,喝道:“來人,將呂曠喊來。”

門口的甲士立即就出去找呂曠去了。

呂曠得知袁紹找他,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

“末將呂曠,拜見主公。”

在袁紹麾下大將中,呂曠是很不起眼的。

以前,良和文丑活著的時候,呂曠不起眼。

現在,

和文丑死了,還有淳于瓊、張郃和高覽牛了,呂曠依然不起眼。

現在,大敵當前,袁紹突然單獨喊他,讓呂曠頗為激張。

袁紹吩咐道:“呂曠,據斥候來報,秦軍傾巢而出,一戰而下我鄴城。”

“其大營空虛,糧草輜重皆在大營之中,無一兵卒把守。”

“你率領本部兩千兵馬,配以弓火箭,前往秦軍大將,燒其糧草。”

“此事若,便是大功一件,你可聽清楚了?”

“啊……”呂曠登時大吃一驚。

以他的智商,只能認定,袁紹是在騙他。

從無敗績的秦武,會盡率兵馬攻城,大營空空如也,等著敵軍去燒嗎?

“撲通”一聲,呂曠就跪下來:“主公饒命,主公饒命。”

“末將追隨主公以來,雖然并無什麼功勞,卻也有一些苦勞。”

“還請主公看在末將追隨主公已經五年的份上,饒過末將一命吧。”

“……”袁紹瞪大著眼睛,差點沒噴了。

Advertisement

丫的,老子就是看在你跟隨五年的份上,這才送一份功勞給你,沒想到你竟然這樣認為?

真是氣煞我也。

荀諶向呂曠解釋了一下,說秦軍大營確實空無一人,讓呂曠只管放心前往。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呂曠不是智將,他不相信袁紹的話,也不相信荀諶的話。

但呂曠也發現了,這事他求饒沒用,只得裝作相信,答應下來,退出了議事廳。

出了議事廳之后,呂曠轉首一看,守在門口的是他的同鄉呂

于是,呂曠便將呂喊到一旁,低聲問道:“剛才主公他們是如何議事的?”

沒有聽全部,但卻聽到逢紀口喊的那一聲,聲音比較大:“曠哥,是沮大人懷疑,我軍大將有秦軍應。”

我軍大將有秦軍應?

然后就讓老子過去送死?

這不是擺明了你們懷疑老子就是秦軍應嗎?

好,袁本初,既然你不仁,就別怪老子不義。

你不是懷疑老子是秦軍應嗎,這一次老子就做一次秦軍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