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瑟瑟生婚 第446章 失去一部分等于失去所有

《瑟瑟生婚》 第446章 失去一部分等于失去所有

這句話說的人心腸溫,聽的人心里也有些暖意。

嶺終于卸下方才的防備,倚在墻邊,應道:“就算沒辦法守在邊,你也是個靠得住的丈夫和父親。”

秦頌突然被夸,還有點不好意思,這話里沒有虛假的恭維,所以并不讓人覺得突兀。

就是因為這一通有些意外的來電,讓氣氛頓時變得平緩友好起來。

大老板們不知道還要聊到什麼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要守到什麼時候,于是接下來的時間,便可以好好聊聊了。

秦頌先問道:“你也已經結婚了嗎?有孩子嗎?”

“還沒有。”宋嶺聽到這個問題也覺得神奇,沒記錯的話,他在一天之連續被問了兩遍結婚與否。

在人生的前三十年,真正關心他個人問題的人還真不多。

秦頌聽到這個答案倒不想勸人結婚生娃,甚至他還想反其道而行之:“單好的,結了婚煩惱就多了,老婆啊孩子啊,每天都頭大。”

嶺不置可否,一個說起老婆孩子眼角眉梢就揚起喜的人,說的這種話沒什麼參考價值。

秦頌又問宋嶺是什麼地方的人,宋嶺的眼眸瞬間黯淡了一下,不過很快消逝無蹤,回答:“我是青城人。”

青城是中部的一個城市,早些年因為重工業發達曾風一時,可是隨著全國經濟的發展,產業單一的青城早就落后于發展大勢,各方面經濟指標都落后于同級別的其他城市,甚至引發了一波南下務工

嶺是十六歲離開家的,從那之后,就再也沒回去過。

秦頌本想套套近乎,發現這地方太遠,似乎有點套不上,于是也不生拉拽了。

嶺略過了私人的話題,卻是問秦頌:“秦助理在陸氏工作有多久了?”

Advertisement

“大概……十年了吧。”

“十年,真的是很久了。”

“還好啦,年紀越大對時間的概念就越淡,這些年總覺得日子過得很快,沒什麼覺就到現在了。”

“那是秦助理生活工作都很圓滿,沒有什麼憾,所以覺得人生一路平坦。”

秦頌聽到這話挑了挑眉,怎麼聽上去這人對人生有諸多悟似的,看他也是順風順水的樣子啊,那是從哪冒出來的這種滄桑,該不會又是裝的吧。

嶺沒有再說別的,而方才的慨也像是無心之言,他反應過來之后,也是笑了笑,掩去了眼底的暗

程紹仲和陸敬修分坐兩側,距離上一回見面,兩人變得似乎不多,但境遇卻又像是天差地別一般。

陸敬修一貫清冷,可此時他淺淺笑著,對眼前這位“故友”,他有很多話要說。

“當初見到你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決定將你攬麾下,一方面是為了公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我自己,因為我怕你被別人挖走,為我的對手。”

“陸總嚴重了,任何一個理人都不會選擇跟陸氏作對。我想做的,只是互利互惠。”

“有個問題不知道會不會太失禮。”

“請說。”

“你選擇立自己的公司,是什麼時候做的決定?”

“三年前。”

“三年……所以從一開始,你就沒想過要加陸氏,甚至從更早的時候開始,你已經決定放棄做律師。”

“沒錯。”

陸敬修一時有些語塞了,他本以為程紹仲是臨時起意,還曾考慮過,莫不是自己的出現才讓后者產生了這樣的念頭?因為不甘屈居人下?

但原來,看不的人只是他而已。

想明白這些,他搖頭嘆道:“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沒想到你的計劃如此長遠。”

Advertisement

程紹仲的反應卻很平淡,尋常人被陸敬修這樣的人夸贊,再加上自取得的這般就,早就志得意滿了,可他始終是波瀾不驚的樣子,就像是沉在深海中的砂石,任憑周圍浮萍游蝦攢,他也不為所

他沒有興趣再聊自己的“創業史”,這當中的他也不會跟任何人提及。

這次跟陸敬修見面,他的目的很明確:“聽說陸氏已經完了對顧氏的收購評估。”

陸敬修恢復了那副疏漠的樣子,答:“沒錯,我得到的反饋是,顧氏的況并不理想,如果決定收購,陸氏會冒比較大的風險。”

“陸總是商人,自然知道風險和收益并存的道理。顧氏不僅會幫你打開進駐安城的通道,還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哦,什麼驚喜?”

程紹仲看了眼外面已經全然暗下的天,不知道想起了什麼,角浮起一笑意:“就像這座山一樣,普通人看到的只是一座山,而采礦人卻能挖掘到,這地底下的礦藏。”

采礦人。

陸敬修覺得這個形容很有趣:“你是說顧氏還有很多別人不曾發現的‘寶藏’?”

程紹仲回過頭,對此說法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以陸總的實力,想知道什麼,自然都會知道。”

前提是,要付出買這座“礦區”的價值,至于能開采出什麼,全憑能力和造化了。

陸敬修覺得眼前的人在給自己開一張空頭支票,可即便是心知肚明,他依舊很興趣。

“既然你對顧氏的期許這麼高,為什麼不選擇自己出手呢?據我所知,顧氏的大部分產業都是靠著程家發展起來的,那是你的外祖家,想必你會很有。”

“在商言商,這種東西算不出價值幾何,是最沒用的。更何況我出生的時候,程家就已經倒了,我還沒充沛到為一個從未見過的人支配我的選擇。”

Advertisement

陸敬修對這些話并不陌生,想當年,他剛接手陸氏的權利時,也曾有過同樣的想法。

只要是為了既得利益,什麼,什麼不忍,都只是阻礙前進的絆腳石。

這并非是無,僅僅是將所有的東西都評估得當,然后分離的很徹底。

他曾以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直到一個人改變了他的所有。

讓他明白,世上的事不是非黑即白,一塊一塊單獨地擺放在前,就像人的心,不能一瓣一瓣被切割開。

失去了一部分,就等于失去了所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