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亂唐 第一百三十章:他日殺此賊

《亂唐》 第一百三十章:他日殺此賊

囚室中,秦晉數著日子,明天就是元日,外面忽有竹之聲傳來,似乎是在提醒著他,年終歲除到了。

一陣惻惻的笑聲突兀響起,“前幾日還把盞敘談,想不到今日再見,秦君已經陷囹圄,可嘆,可嘆啊…..”

秦晉不用回頭也聽得出來是邊令誠的聲音。

邊令誠語意中帶著慨唏噓,竟沒有惡言惡語的落井下石,似乎單純只如故人重逢一般。

當然,秦晉絕不會天真的以為,邊令誠能存了什麼好心。他冷眼看著這位在后世臭名昭著的宦,看著此人盡的表演,等著他圖窮匕見的一刻。

“秦君與邊某有相救之恩,若有甚未了之愿,邊某可以傾力代勞!”

說起那次錯的戰斗,如果秦晉早知道被叛軍圍剿的人是邊令誠,他可能就會一直袖手旁觀了,然則這世上沒有假設,后悔更是沒有用。

邊令誠忽然靠近了過來,低聲音道:“楊國忠其人睚眥必報,秦君得罪了他恐難有善終,某可救……”

秦晉直視著邊令誠,這廝居然有意暗中籌謀搭救自己,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邊令誠見他態度遲疑,便又道:“秦君放心,外間羽林衛的軍收了錢,都遠遠躲著呢,此間探不會有只言片語泄!”

……

半個時辰后,邊令誠出了囚室,立即有兩名結的迎了上來。

他恨聲說道:“都記下了,不許添炭,不許送熱食!”

兩名軍面頗有為難,遲疑著回答:“高將軍曾親口囑咐過,歲除日要添炭,添,俺們,俺們也實在難辦,請將軍諒!”

邊令誠一陣氣悶,高力士再這他一頭,也是沒法子的事,誰讓人家是圣人潛邸時就追隨左右的奴仆呢!他大袖一揮,冷哼了一聲,在兩名小宦的引領下一步三搖的去了。

Advertisement

……

歲除之日,長安坊市里竹聲聲,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然而,一則石破天驚的消息卻在朝野上下如閃電般破空而出。

天子竟已生了禪位之意,不論這消息是真是假,對百們造的震撼可想而知。朝廷現在憂外困,又逢皇位接晦暗不明,人心已經不可避免的浮躁惶然起來。

如果天子再年輕二十歲,正是春秋鼎盛的時候,些許謠言百們也不會放在心上,可此時的天子已經年過古稀,一把老骨頭還能有幾年壽數?子稍有風吹草都有可能……

恰恰就是在這個時候傳出了天子禪位的消息,不論真偽,都是極耐人尋味的,京們的鼻子一個個比狗還靈敏,已經嗅到了風暴的味道。

須知大唐百多年來,每逢皇位更迭,都會有一批人因為選邊站隊的失策而人頭落地,眼見局勢垂危至此,均是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更別提什麼歲除的節日喜慶了。

太子李亨雖然行事低調,卻并非耳聾目鈍,也聽到了關于禪位的風言風語,聯想到天子前日的召見,立時就驚出一冷汗。他與百們不同,作為太子,若陷這種謠言之中,禍事很可能就近在眼前。

然而,李亨除了如坐針氈以外,竟沒有半點應對的法子。不論禪位謠言的真假,他難道還能主到天子面前去澄清辯冤麼,聲明自己絕無覬覦皇位的心思?就算說了,也不會有人肯相信的,遑論原本就多疑的天子。

反之,還有另一條路,李亨更不能,也不敢,甚至產生這個想法都會覺遍生寒。不論做何種選擇,進退都沒有活路,李亨心中竟前所未有的生出了絕,惶惶然一屁跌坐在榻上。

Advertisement

“殿下何以如此失魂落魄?”

李亨定睛細看,面前之人正是與他亦師亦友的李泌,頓時便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聲道:

“先生救我!”

李泌其人年時便有神之名,通黃老之,連當時的宰相張九齡、張說都紛紛夸贊。天子久慕其名,令他為侍詔翰林。不過,此時的翰林絕非宋以后的翰林,在朝堂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相比之下不過是天子豢養的弄臣,閑暇時招來取樂之用,因此翰林中多是些善樂舞、醫、詩歌的人

李泌自負有經天緯地之才,豈肯甘做天子玩?終日間與那些取悅天子的跳梁小丑為伍?因此,寧可不做那翰林,到太子幕府中做一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頭謀士。

“殿下何出此言,禍事又從何而來啊?”

燭火搖曳,李泌的神一如往常平靜,只有一雙眸子里散發著奪人的芒。李亨突然如夢方醒,問道:“難道,難道……”

到此,李亨倍艱難,接下來的話竟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

李泌點點頭,“正如殿下所想!”

剛剛在李泌的暗示下,李亨突然醒悟,所謂天子禪位之語并非謠言,而是天子真的產生了這種念頭。但很快,他又覺得哪里不對勁,只一時間抓不到頭緒而已。

“父皇何以如此?”

李亨還是問出了第一個糾結在心頭的疑問。

“殿下忘了關在羽林衛的神武軍中郎將?”

“秦晉?”

對于李泌突然將矛頭引向了這個最近風頭甚大的人上,李亨頗訝異,都說出頭的椽子先爛,秦晉的倒霉下獄,似乎也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可若說天子有意禪位是此人引起,那也未免太抬舉他了。

Advertisement

李泌淡然一笑:“世人只關注秦晉彈劾楊國忠,卻忽略此人彈章中的容,殿下可曾看過?”

的確,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彈劾楊國忠這件事上,反而對彈章不甚關注,畢竟這些東西不過是文字游戲而已。李亨面一紅,慚愧道:“還不及看!”

李泌從懷中掏出一封紙箋,放在案頭。

“殿下且看!”

李亨迫不及待的將那封紙箋拿起來,一目十行的掃了一遍,繼而又不由自主的發出了陣陣嘖嘖嘆息。他對秦晉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恃才傲,飛揚跋扈這八字上,想不到此人竟還有這等見識,膽子更是大到可以將天捅破。

“此人所言字字句句目驚心,大唐由盛轉衰即在今朝,開元天寶四十年功業一朝盡喪,李泌自詡見識不凡也自嘆弗如,不敢這等直言敢諫。當今天子乃不世出的英明圣主,襟氣魄非常人所及,心思更非常人所能揣度,禪位之舉出于一片公心。”

字字句句在李亨耳中腦中回,此刻的他直覺心緒起伏激,一時興,一時憂慮,竟有些難以自持。

李泌卻喟然一嘆:“然則有人卻見不得圣人如此,以李泌私下猜測,那份制書此刻已經化作了青煙灰燼!”

這一番話于李亨而言又如當頭棒喝,剛剛的激與興瞬息之間被澆下了一盆冰涼刺骨的冷水,整個人都不住有些發抖。

李泌像是看穿了李亨的心思一般,又道:“殿下莫憂,這些均與殿下無礙!”

“皇位更迭反復,怎能無礙?”

李亨的聲音干無比,但凡皇位反復中,害的第一人往往就是儲君,怎麼可能無礙?李泌卻只反問了一句:“謠言而已,與殿下何干?”

Advertisement

李亨想不通李泌哪里來的信心,但出于信服他的本能,便也心下稍安。卻聽李泌繼續說道:

“殿下何時糊涂了,圣人之所以有此心,正是出于對殿下的看重,令殿下有所作為啊!”

李亨如夢方醒,又難以置信,在他的意識里,父皇一直示他為眼中釘中刺,何以竟是對自己抱有如此厚重的期?不覺間,李亨面前的景逐漸變得模糊。

“可惜啊,圣人終究是年老心,再不復當年的殺伐決斷,大唐興廢,全在一念之間……”李泌又是一嘆。

“楊國忠!”

三個字,在李亨的牙了出來。

楊氏一門顯赫,全賴當今天子,他們自然是竭力反對的。這時,他也明白了,日間有人稟報,楊氏姐妹匆匆宮的因由。在他心里,大唐崩壞如斯,楊家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亨的心中也自有一桿秤,權相李林甫雖然也是臣,但畢竟能力在,朝中也好,邊鎮也罷都能震懾得住。反觀這個楊國忠,驕奢逸,庸碌無能,飛揚跋扈,嫉賢妒能……讓這種人做了宰相之首,尤其在這種憂外患的形下,對大唐而言豈非雪上加霜?

而且,與李林甫不同,楊國忠跋扈,連宗室都敢恣意辱。天寶十載,楊氏五門一同夜游,與廣寧公主爭過西市門,楊氏奴仆竟揮鞭打公主,公主驚慌墮馬,駙馬程昌裔上前攙扶,亦遭鞭打。廣寧公主向父皇哭訴,天子下令殺楊家奴仆以外,又免去了駙馬的職。

李亨一拳重重砸在案頭,他現在自況且難保,又憑什麼去打擊楊國忠,為朝廷除害呢?

“賊子誤國!他日我必殺此賊!”

李泌卻道:“殿下稍安勿躁,楊氏自作孽,斷不會善終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