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亂唐 第一百四十四章:出人意表時

《亂唐》 第一百四十四章:出人意表時

高力士抬起頭來去看天子時,卻發現天子的在劇烈的抖著,而他更在天子渙散的目中發現了久違的恐懼。

上一次,高力士從李隆基的眼中發現恐懼時,他還沒有登上皇位,宮變的危機如影隨形,那種朝不保夕的恐懼甚至能使一個意志不甚堅定的人徹底崩潰。

而今,高力士再一次從李隆基的眼中看到了這種恐懼,這位須發花白的老奴也惶恐了。要知道李隆基已經做了四十余年的太平天子,自信與閱歷早就非當年的臨淄王可比,又是什麼能使他如此失態呢?

答案就在他手中的這一封報上,哥舒翰領大軍二十萬盤踞潼關,其手中所領的唐軍,幾乎已經是唐朝最后的銳力量,隴右的兵即是哥舒翰的舊部亦在其中,且為中堅力量。如果哥舒翰振臂一呼,安知他的舊部不會嘯聚景從?

“圣人,圣人且安心,這,這沒準是捕風捉影的……”

李隆基信任高力士,只怕親生兒子也多有不及,他嘆了口氣。

“朕也希是捕風捉影。但是,就在你來之前,楊國忠也跑到朕的面前哭訴,所哭訴的容,竟與這報一般無二,難道捕風捉影也會這麼巧合?”

高力士無言以對,不知該如何應對,只能無助的伏地,請求他保重龍

“朕的心結一解開,龍自然就保重了,你的子可好些了吧。”

高力士這些日子一直被上風低熱困擾,直到現在也未痊愈,一直沒到中來奉駕,也是怕病晦氣傳給了天子,聽到李隆基如此問,不容涕下。

“圣人還掛念著奴婢,奴婢萬死難以報答,子已無大礙,就是有些虛弱,使不得力氣。”

“無大礙就好,朕有件頂頂要的事,需要你去做,這件事朕也只信得過你!”

Advertisement

高力士凝神屏息,靜靜的等著李隆基將那件頂頂要事吩咐下來。

次日一早,河北道的戰況毫無征兆的傳到了長安城。

常山太守杲卿兵敗被殺,首級已經被懸在了城頭,去歲沸沸揚揚一時的河北道十五郡起事,已經徹底湮滅盡付東流。

霎時之間,朝野上下震不已。

朝廷在河北道的失敗,將意味著安賊逆胡的后路將逐漸恢復,安賊的后路一旦解除了威脅,那麼可以預見,叛軍將會再次掀起對潼關的進攻。

由此,從河北道紛紛反正,崤山大火燒了崔乾佑的數萬部眾,乃至崔乾佑本人也為階下囚,這一重重勝利所堆砌出的安枕無憂,立時就了崩潰之堤,朝中百們已經是心惶惶然。

秦晉盡管早就在心里有所準備,但驟然聽聞噩耗,還是驚得久久沒說一句話。待平靜下來以后,他只想知道,朝廷、天子的想法是什麼。

既然河北道局勢的敗壞已經不可逆轉,接下來又該如何應對?

然而,此時的朝廷就像一架龐大而又笨拙的機,所有人都能聽得到嘯與氣,可百們卻只顧著惶惶不可終日,寧可一日日提心吊膽,也沒有一個人能提出像樣的建議來。

魏方進是政事堂的宰相,秦晉為此還特地再次拜訪了此人。豈料這老家伙見了秦晉以后竟拉住他一通追問,可有應對之法。

秦晉雖然是進士出,但他給人留下印象的地方卻全在兵事上,因此這等事在魏方進的眼里,秦晉已經是朝中屈指可數的知兵之人。

僅從魏方進的這副態度上,秦晉也能推斷出一二,想必政事堂本就沒有應對河北道局勢變化的預案,這等尸位素餐的發指行為,真真是令人難以接。朝廷如果再如此繼續下去,豈非又走了前一世的老路?

Advertisement

震撼的消息并非僅此一樁,就在所有人都在沉浸在河北道的失敗中難以自拔時,天子的一道敕令,讓滿朝文武頓時渾一震。

天子頒詔,以高仙芝領平盧節度使,加中書門下同三品銜。

此時滿長安城中,誰不知道,天子已經打算治罪高仙芝,就連其人在永寧坊的府邸都已經被盡數查抄,府中男亦已全部關押在京兆府。

按照慣例,這就是大罪之前的典型征兆,高仙芝的命運就此已經被確定,最輕的是失職梟首,家人一律流徙千里之外的嶺南,永世不得北歸。最壞的況則是叛逆誅族,一家男丁不論老全部斬首,妻則與勛戚家為奴為婢。

然而,天子行事總是這麼出人意料,一道詔書就將高仙芝從命運的棄兒,捧到了高高在上的宰相之位。

中書門下同三品就是事實上的宰相,又讓高仙芝兼領平盧節度使,則有很強烈的象征意義,將掌兵討伐安祿山所竊據的平盧。

高仙芝素有常勝之名,又有滅國之功。天子以超出凡人的魄力重新啟用重用此人,原本惶惶不安的人心,竟又漸漸平穩了下來。

現在的政事堂里,除了領兵在外的哥舒翰,已經有三位宰相,中書令韋見素,門下侍中魏方進,相比之下只有高仙芝的本有些相形遜,還是原來的史大夫。

朝中員們亦曾暗暗揣測,“這或許是天子有意為之,畢竟天子對高仙芝生了芥,給他宰相之名,卻不給他相對等的本,為的就是使他不至于時空。”

“話也不應如此說,圣天子乃百年難出的大才,豈是咱們這等凡夫俗子能揣測的?看著吧,天子的大作不會僅止于此!”

Advertisement

私下圍聚在一起的員們都譏笑那位員說話盡知道胡吹。

“足下說天子之心難能揣測,因何足下又如此信誓旦旦,言之鑿鑿的揣測,豈非以子之矛攻己之盾?”

話畢,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了譏笑的員也不惱怒,只淡淡笑道:“諸位信不信,將來自可一見分曉!”

相比與外廷員的安心放松,中卻有一個人恨不得將面前的一切都砸掉,侍立在邊的小宦便了此人的撒氣之

但凡撞上來,則劈頭蓋臉一通責罵,重責給掖廷,去做苦工苦役。

此人正是監門將軍邊令誠,在邊令誠眾多的干兒子里,景佑算是幸運的,他僅僅挨了一通罵,便因為當值的時辰到了,逃離了苦海。

邊令誠如此發作,也是事出有因,他本來心計劃好的手段,因為天子一道詔書就徹底淪為無用之功。眼看著便要事,卻偏偏又在這個關鍵當口出了意外。

但是,邊令誠并不甘心。對于天子重新啟用高仙芝的意圖,他心知肚明,只是這不代表天子就此便會無條件的信任縱容。

此前,安排景佑放在高仙芝府中的信當可有了用武之地。他特地命人去探聽過,高府查抄的東西現在都暫時扣在羽林衛,當時的盤算是,如果高仙芝一旦被治罪,這些財將有半數被充作羽林衛的軍餉。

現在高仙芝已經再獲重用,甚至躋政事堂宰相之列,這些品自然也就沒人敢打主意了。

當然,除了一個人例外,那就是邊令誠。邊令誠領著幾名侍,在一名羽林衛旅率的陪同下,從高府品中翻查了整整一個下午,才找到了那封火漆封口的帛書。

Advertisement

捧著帛書,邊令誠嘿嘿一笑:“找到了,正是此。”

羽林衛旅率納悶道:“此何以令將軍如此欣喜?”

邊令誠側目看著那旅率道:“此乃罪證也,走,與邊某一同去!”

……

大明宮便殿,天子正款待高仙芝用茶。

“高卿委屈了!”

高仙芝滿風霜,與雍容華麗的便殿格格不。只見他正答道:

“臣拳拳之心日月可表,然敗軍棄地實乃罪也,牢獄加無委屈可言!”

“圣人,邊將軍求見!”一名侍宦突然進了便殿。

天子對邊令誠最近的表現不甚滿意,便道:“令他明日再來!”

侍宦卻遲疑著沒有離開,李隆基不滿的責備道:“下去!還磨蹭甚?”

“圣人,邊將軍有十萬火急的要事啟奏。”

李隆基見狀,只好令那宦將邊令誠帶進來。

邊令誠進便殿之后,一語便石破天驚。

“奴婢有高仙芝勾結安賊逆胡的證據,圣人切不可被這高麗奴的惺惺作態所蒙蔽!”

對此,李隆基大吃一驚,他萬沒想到邊令誠竟有此一招。若說高仙芝與安祿山有勾結,說實話,李隆基并不信。他們這些邊將節帥,一個個才過人,卻又驕傲的目中無人。幾大節度使暗中較勁,誰也瞧不起誰,這已經是朝中公開的

指責高仙芝勾結安祿山,就像指責哥舒翰勾結安祿山一般的稽可笑。

李隆基此前只疑心高仙芝擁兵自重,這其中還有他對高麗人的偏見或多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決定重新啟用高仙芝,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他并沒有懷疑高仙芝曾有勾結安祿山的嫌疑。

現在邊令誠突然跳出來指責高仙芝勾結安祿山,這要要鬧哪班?

李隆基冷冷的盯著邊令誠,質問道:

“證據何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