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亂唐 第二百六十六章:二人暢所言

《亂唐》 第二百六十六章:二人暢所言

第二百六十六章:二人暢所言

不過再說下去無非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毫無營養。霎時間秦晉頓一陣失,想想也是,高仙芝為宰相之首,又對他見頗深,怎麼可能對他敞開心扉做一次深談呢?但是,高仙芝不說,秦晉卻不能不說,在臨走之前,他到高府來,可不是為了幾句寒暄話,抑或是主人家的冷屁

就在秦晉暗暗琢磨著該如何將話頭引往自己希的方向時,高仙芝竟又主的說起了關外的局勢。

“前日封二派人送信到長安來了。”

封常清高仙芝了。秦晉并沒有接茬,靜靜的等著高仙芝的下文。他相信,高仙芝既然主提起封常清,就絕不會浮皮潦草的輕輕帶過。

事實也果如秦晉所料,高仙芝長長嘆了口氣以后,又緩緩的開口,只是聲音卻越發的低沉。

“在信中,封二,三次提及了你,如果他知道了你在長安的所作所為,又不知該作何想?”

這句話似問非問,似責非責。但意思卻再明顯不過,在高仙芝的意識里,封常清如果得知了秦晉在長安參與了一場針對天子的兵變,也許就會另有評價。但可惜他不知道,所以仍舊將他當作忠肝義膽之士。

這時,秦晉覺得有必要爭辯幾句,否則還真是讓人覺得他有狼子野心呢。

“相公并非不知,楊程二人借厭勝偶構陷員,清除異己。如果下吏束手待斃,此時的秦晉已經為冢中枯骨。”說到此,秦晉嘆息了一聲,“為冢中枯骨并不可怕,可悲的是死在閹宦佞之手,卻眼睜睜的看著山河破碎無能為力……”

高仙芝的鼻息間若有若無的發出了陣陣冷哼,顯然是對秦晉的說辭不認同,但目中同時也摻雜著幾許疑,他的膛里似乎也有個聲音要掙破而出,問一問他難道事到臨頭真的只能選擇束手待斃嗎?

Advertisement

他當然不怕死,當然不能,也不愿眼看著叛軍肆荼毒,將好好端端的一個威武大唐折騰的奄奄一息。然則人力有窮竭之時,這不是安西,他再也做不到振臂一呼萬眾景從,所以也只能看著局面一步步的敗壞下去而無能為力。

退一萬步說,如果他與秦晉易位而,是選擇束手待斃呢,還是力求自保再圖長遠之策呢?

掙扎了好一陣,高仙芝終究是沒能得出一個確定的答案,也許只有涉其中時,才會清楚自己究竟會選擇哪一條路。

秦晉只默然而坐,靜靜的看著如老僧定一般的高仙芝,腦袋里卻飛快的轉著各種念頭。

“剛剛你說山河破碎天下危亡,難道以你的判斷局面還要進一步敗壞嗎?”

經歷了兩種不同聲音的拷問之后,高仙芝也有些糊涂了,迷茫了,再向秦晉投去目之時,其中的敵意與戒備則淡化了許多。只是,一旦被偏見蒙蔽的雙眼重獲芒后,立時就敏銳的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之

以高仙芝對秦晉其人的判斷,此子的確不是個貪生怕死的人,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僅憑三兩千人就敢在新安與數萬叛軍鐵騎做正面抗衡,無法解釋在陜州火燒崤山一鳴驚人。

這個年輕人,他和封二原本都極度看好,而且又深天子的信重,在他們的眼里這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是可在十數載間有機會打磨有擎天之力的棟梁之才。然而,一次權力斗爭就將此前所有的構想都撕的碎,瞬間化為烏有。

了失,這還不是高仙芝最難過的,讓他難以釋懷的是,秦晉以他最為不齒的方式重新位列朝班,代價是將此前輔佐的太子徹底出賣。

Advertisement

一個敢無所顧忌幾次三番背棄舊主的人,由擁有了非同常人的能力,恰恰就了一件令人到憂慮和恐懼的事。

權臣往往因人因勢而,這種例子舉不勝舉,前漢霍在武帝朝謹慎謙恭,循規蹈矩,可一旦了輔政大臣,失去了天子的制約,竟也開始行廢立皇帝之事。那麼,秦晉尚未大權在握,就已經顯反骨,將來真就有了再造之功,局面將會往何發展,實在難以想象。

“下吏絕非危言聳聽,而今大唐禍不在外而在。”

高仙芝聞言之后沉不語,良久之后才一字一頓道:“哦?愿聞其詳!”

“安祿山與史思明不過北地雜胡兒,僅憑著一腔勇武之氣才能趁虛而,而這由北向南又燒殺搶掠,天下百姓不知有多人因此而家破人亡,百姓們恨了這些叛軍,日日夜夜翹首企盼唐.軍能夠將他們徹底消滅掉。是以人心在唐而不在燕。再者,朝廷牢牢掌控關中以外,還盡有淮南淮西膏財賦之地,有源源不斷的糧草可堪供應山東的平叛大軍。有這兩點在,安祿山和史思明又豈能長久?”

高仙芝冷笑道:“既如此,又何來山河破碎,天下危亡之語?”

“相公容稟,如果局面僅僅是如此簡單,反倒好了。只可惜樹靜而風不止,大唐這顆百年老樹看似固,枝繁葉茂,實際上卻已經被一干蛇蟲鼠蟻蛀空了。”

“說實!”

高仙芝顯然對秦晉話中的春秋筆法不甚興趣。秦晉干咳了一聲,便又撿要的一一羅列。

“外部有強敵威脅,部卻不是鐵板一塊,像邊令誠、楊國忠、程元振這種佞之徒你方唱罷我登場,將朝廷上下攪和的烏煙瘴氣。文和武將在這些人的羽翼下終日戰戰兢兢,只求自保,一個不慎就要跌落萬丈深淵,碎骨。試問,還有誰能在萬箭所指的境地里挑起這千鈞重的大梁呢?”

Advertisement

高仙芝默然了,秦晉說的全是實,爭權奪利,非生即死,往往落敗者就是全族遭殃的下場。所以,為者想要有所作為,就一定要找一個靠山,先在政爭上穩居不之地,可現在這種局面,又豈容朝臣宦們斗個你死我活分出勝負?

以往,他一直以為靠山就是大唐皇帝,什麼李林甫、楊國忠不過是些只會耍皮子的權而已。然則,在十數年間經歷了淋淋的教訓以后,他才猛然發現,天子本就不會給任何一個人做靠山,這其中包括天子的父親,兒子,以及滿朝上下的大臣們。為了保住天子之位,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天子的敵人,要時時提防,小心戒備。

這個認知,一度讓高仙芝沮喪灰心異常,但他終究不是尋常人,最終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他多年以來一直所堅持的。

也就是說,此時此刻他為天子博弈的一顆重要棋子,要在有限的范圍,抵擋甚至擊敗楊國忠、魚朝恩、甚至遠在潼關的邊令誠,然后才能一展報負,有所建樹。

豈料秦晉的話并未說完。

“朝廷上下爭斗不止,在于天子!”

一句話驚雷炸響,就算高仙芝久歷宦海兵戈,一樣忍不住抖了一下。

但是,他并沒有制止秦晉的意思,而是直視著他,等著他的后文。因為秦晉說的沒錯,說了他一直不敢也不愿正視的問題關鍵。Μ.166xs.cc

“眼下憂外患,天子不思振作,仍舊慫恿臣下爭斗而圖自保,如此短視令人失至極,這絕不是我大唐之福!”

之下,秦晉竟將心中積郁了許久的話都說了出來。

秦晉并不怕高仙芝到天子那里去告,而且就算高仙芝去告了,天子也未必肯信。更何況,他相信高仙芝也不是那種謀告的人。

Advertisement

“住口,可知這麼說,會使你全族遭殃?”

秦晉慘然一笑,對高仙芝的警告混不在意。現在他可算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天子心說不定恨不得剝其皮食其,但礙于局面如此,才相互間做出了妥協,如此種種又豈是幾句話就能破局的?

“下吏孑然一,無牽無掛,就算大禍臨頭,也要與相公暢言這中積郁了許久的郁悶之氣。不可否認當今天子素有大才,但失之于律己,又老邁不堪,在當前這種復雜況下早就心力不足。若是此時,但凡稍有一為公之心,就該如趙武靈王一般立下決斷,這般婆婆媽媽的棧,實在,實在是……”

說到這里,就算秦晉不再說下去,高仙芝也已經知道了他的真實想法。

因為秦晉的這一番言辭早就骨到不能再骨。雖然他的例子舉得并不恰當,但并不影響旁人理解其中的意思。

趙武靈王何許人也?乃振興趙國的有為雄霸之主,在盛年之時禪位于其子趙何,只圖擺那些繁冗的政務,而專心兵事。然則,這也是他自取其禍的本原因,最后在復雜的權力斗爭之下,竟悲慘的被其弟其子活活死在沙丘宮里。

秦晉之所以舉這個例子,就是認為李隆基至要有趙武靈王的決斷與公心,雖然后者的決斷是錯誤的,但他的骨子里卻是為了趙國的強盛而傾其所有,絕不棧權位與名聲。當今天子缺的恰恰就是這麼一氣。

“而今縱觀天子諸子都是庸碌不堪任用之輩,太子李亨雖然寡斷,但畢竟老持重,亦有有為之心......‘

這句話令高仙芝震驚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萬萬想不到,秦晉的最終意圖竟然在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