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亂唐 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

《亂唐》 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

很快,被俘的“巨盜”們紛紛招供,原來他們不過是渭河上專門劫掠過往行商的水匪,小打小鬧的勾當倒是尋常做,而在長安城中強搶權貴富戶這等驚人之舉還是頭一遭。同時道出了關鍵的幕后,出錢收買以及安排他們城的全是一個沒有胡須的人。

沒有胡須的人在長安城中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未及年加冠的年人,另一種則是宮中的宦。很顯然,能夠與水匪涉的不可能是涉世未深的年人,那麼也只剩下了最后一種可能,收買這些人冒充“巨盜”的應該是宮中的宦。秦晉又親自詢問了一番與之涉接頭的宦特征。

但幾個頭目來來回回也只是面白無須,形瘦小,五六十上下的年紀,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了。然則,這種特征的宦,在興慶宮、大明宮等皇家苑里沒有一千說也有八百,想要一一確認與大海撈針無疑。

更何況,秦晉的心底里還有一種不能明說的直覺,那就是這次事件或許是某些人心策劃后有意為之的。至于其中的目的,暫且不得而知,不過至有一點秦晉是確定的,那就是這次事件絕不是針對神武軍抑或是他本人。

早就厭倦了長安城中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秦晉恨不得立刻就飛出這個令人作嘔的爛泥潭,于是心底里已經暗暗有了打算,此事點到即止,絕不會深糾纏下去。否則于時局無補,沒準還會使自己和神武軍再次泥足深陷,那就得不償失了。

片刻的功夫,秦晉的腦子里已經轉了幾十個乃至上百個念頭,他側的京兆尹王壽則是滿臉的驚詫莫名,這些“巨盜”要麼是滿胡言,要麼是……

Advertisement

另一種可能他想都不敢想,但心底里出的直覺,卻讓他嗅出了危險的味道。深深的懊悔頓時升騰起來,在他的心頭腦際揮之不去。

王壽當然不傻,也立刻就意識到,這也許是長安城中的神仙又在相互打架了,他不過是個兩頭氣的京兆尹,而且后又沒有大樹可以依靠,如果貿貿然卷進了爭斗當中,豈非是一頭撞向了生死門?不過,他現在已經一只腳踏進了門里,想要收回來卻已經不容易了。

看著跪倒了一片的俘虜,王壽哭無淚,有心請教一下秦晉,卻又一時間舉棋不定,畢竟在兵變的時候,他選擇了騎墻觀,此前積攢的早就一筆勾銷,現在想抱佛腳,人家未必肯讓啊。

因此,王壽只能著頭皮吞下這些自找的苦果,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大尹,此地不宜久留,還請返回京兆府,調兵遣將,全城搜捕。”

既然窺得了這次事件中含的貓膩,秦晉就不打算染指其中了,此前所說的抓捕云云自然也就不再作數,現在勸王壽回京兆府坐鎮,正是委婉的表明態度。

盡管王壽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心底里泛起了陣陣涼意,秦晉果然袖手旁觀了。但轉念也就釋然了,當初人家在為難中時,自家不也作壁上觀了嗎?秦晉又怎麼可能會在自無利可圖的前提下,為他擔著風險,火中取栗呢?

“使君所言甚是,請!”

一行人又風馳電掣的返回京兆府,秦晉來尋王壽原本是有心拉攏一番,但看眼下形就知道此行目的算是泡湯了。如果貿貿然跟著王壽摻合到某些人的明爭暗斗中去,對神武軍而言也許就將得不償失。

經過了這半年多的風風雨雨,秦晉算是看了,這長安城中的爭斗沒有對與錯,只有與敗,既然已經打算離開這爛泥潭,也就再無必要一腳進去。至于王壽如何置,能否安然,就看他的運數和造化了。

Advertisement

與王壽分道以后,秦晉有些意興闌珊,轉念便想返回勝業坊的家中看看,自從兵變以后,他還沒有回過一次家,只有李狗兒和家老往返于軍營和府中傳遞消息。而且,府中還有兩個格各異的,想到們,秦晉頓覺得腹中好似騰起了一團火焰。

然則,剛剛過了開化坊,秦晉又變了主意,改道往西向奉恩寺而去。

奉恩寺中住著一個人是秦晉一直想見的,那就是從新安起兵就追隨著他的陳千里,盡管陳千里在兵變中從背后狠狠捅了他一刀,但他并不記恨,反而還有些愧疚。

秦晉知道,陳千里骨子中是個有著濃厚忠君報國節的人,天子昏聵,唐朝大廈將傾,這也是此人能在關鍵時刻與之襲陳玄禮的關鍵因素之一,而輔佐太子登基,正是一掃混沌政局的大好時機,可中間不知何故產生了種種誤會,竟導致了雙方反目,現在想來令人扼腕嘆息。

想到此,秦晉苦笑了一下,也許就連他自己都沒能弄清楚,他究竟要保誰,要輔佐誰。畢竟在他的骨子里是自由慣了的,為什麼偏偏要找個主子供在頭上呢?也正因為如此,秦晉在思維上便與時人大不相同,而思維的不同也必然會在言行上時時有著諸多異于常人的表現。

可能正是這種由而外的種種表現,才會使人生出了誤會,或者說這原本就不是誤會。

戰馬疾馳,可坐在馬上的秦晉卻忽然覺得世界安靜了,這種猛然冒出來的想法讓他驚出了一的冷汗。在君權至上的時代,時時側出一種桀驁不馴的氣息,豈非取禍之道?

也許是時候收斂了,但愿還不算晚。

大約一刻鐘后,秦晉帶著隨從趕到了奉恩寺。與太子李亨的安國寺不同,這里沒有森嚴的守衛,甚至連個府的差役都沒有。叩門之后,便門緩緩的打開了,一個小沙彌閃出來。

Advertisement

“啊彌陀佛,不知施主有何貴干?”

“冒昧攪擾,貴寺可住著一位員,姓陳。”

秦晉寒暄了一句,便直接道明來意。那小沙彌立刻就答道:

“寺中確是住著一位陳姓施主,名諱千里。”

跟隨小沙彌進了寺中,眼可見之滿是斑駁破敗,直如十數年無人打理一般。秦晉心中暗暗詫異,他在長安城中所見的寺院道館,要麼氣勢恢宏,要麼曲中通幽,盡顯盛唐風范,可想不到竟也還有落敗如斯的地方。

來到陳千里所在的禪院時,秦晉更是唏噓,兩扇木門猶豫朱漆落日久,竟已經朽爛了大半,即便合上中間也還有一尺寬的子……

見微知著,陳千里被朝廷有司安排在此養傷,便足見其境之尷尬。

好在陳千里在最后關頭選對了邊,和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恭迎天子城,總算是功過相抵沒有被追究責任。但無論如何,以此時此刻的境來看,他已經了被忘的一撥人,若非有奇跡出現,便再也別想翻

秦晉來到這個時代,還不曾為誰愧疚過,只有這個陳千里,他有今日,自己或多或要負有一定的責任。

“陳施主,有故人來訪。”

小沙彌敲了兩下門,也不等里面有回應,便直接推門而

秦晉心下惻然,就連這奉恩寺中的沙彌都對陳千里如此無禮。若是陳千里還在龍武軍長史任上之時,不知有多結著跟在他屁后面搖頭擺尾呢。

進了屋,線立時就暗了下來,一霉腐之氣充斥鼻腔。只見東面靠墻一張臥榻,陳千里背沖外的躺臥其上,上蓋著一床看不出本的被子。床前還有一張缺了角的長案,上面胡的擺放著兩只陶碗,秦晉走近之后才看清,其中一只陶碗里還有吃剩下的半碗粟米飯。

Advertisement

“陳施主,貴客來訪……”

那小沙彌見陳千里仍舊頭沖里躺著沒有反應,語氣已經很是不善。即便是僧人也知道眉眼高低,秦晉的著隨從無不昭示著他是一名地位顯赫的貴人,小沙彌對他的態度自然恭敬有加。而陳千里此時不過是寄住在寺中的閑人,脾氣又惹人厭煩,當然就會時時報之以了。

秦晉揮手屏退了那有些勢力的小沙彌。

“我來了!”

一句話出口,聲音有些抖。一直紋的陳千里突然子一,背部抖了兩下,半晌之后終于緩緩的轉過了頭來。

不過半月未見,陳千里竟瘦的兩頰陷,臉上也沒有一,頭發蓬蓬的挽在一起,看起來狼狽而又憔悴。

“是你?”

這一刻,陳千里深陷的眼窩里竟溢出了淚水。

兄弟反目之后再次見面,竟是在這破敗不堪的寺院之中。

“他們如何這般對待你?”

這句話秦晉問的倍艱難,他何曾想到過,陳千里竟淪落如斯?

聽到秦晉有此一問,陳千里卻笑了。

“有吃有住,來去自如,夫復何求?”

一句話道出了他此時的心境,比起那些在兵變中選邊錯誤,而陷囹圄,甚至是舉族遭難的員,眼前這點苦還真就不算什麼。

秦晉正說話,忽有甲士急匆匆趕至,來到他側低聲稟報:

“使君,天子有敕召見,須得即刻進宮!”

這讓他心中立時一,天子此時突然召見,還要即刻進宮,難道又出了大變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