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172章 曹操眼中的劉備!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172章 曹操眼中的劉備!

“孤且問你,陛下真讓當地百姓敬若父母?”

意識到,如果漢獻帝真的能夠有這般才能的話,那麼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很有可能是錯的。

“是的,所以關于獻帝后期到底如何,也許只有當時的百姓才最清楚。”

“可以確定的是,百姓絕不可能全是睜眼瞎,更不可能對懦夫敬若父母。”

江逸依據自己的看過的一些史料,謹言道:“再結合在位期間,他確實敢與魏王相爭,足矣佐證獻帝有一定的骨節。”

“只是在才能方面,魏王乃不世雄才,而獻帝也許的確可以為一個明仁之君,但與魏王的才能相比,必然相形見絀。”

“正如魏王所說,縱然獻帝有一定的才能,但他確實凝聚不了漢臣之力,也無法征服武將之心,更無雄主之才,又生在諸侯割據時期,的確難以力挽狂瀾。”

江逸并不認為曹看錯獻帝是一種錯。

因為獻帝后期的所作所為,都是曹的死后的事,自然不可能以作為后世的角度,自以為是的認為曹不行。

這就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卻說巨人比自己矮是一個道理。

獻帝在禪讓之后,確實是在山做了不貢獻,但那都是后事,無論如何,任誰坐在曹的位置上,都是不可能放權的。

“看來陛下確有些才能。”

一笑,意識到自己確實可能對漢獻帝存在一些偏見了。

但他并不怎麼在意。

偏見就偏見了,那又如何?

“孤再問你,劉備后來的下場如何?”

要論曹最恨誰,劉備可以說是絕對的第一了。

“關羽死后,劉備為了報仇,興兵進攻東吳,被東吳都督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戰勝,最終病死白帝城。”

Advertisement

“他,可稱帝否?”曹狐疑道。

“曹丕稱帝之后,劉備也建立蜀漢。”

“呵呵……”

冷笑:“果不出孤所料。”

“劉備此人,大似忠,大偽似真,陛下只是被封為山公,他就這麼著急稱帝了?”

“他打了一輩子復漢室的旗號,到最后,自己卻也篡了漢室!”

忽然像是確認了心中猜想似的,對劉備越發不屑。

江逸按照一些史籍上的記載說道:“據說劉備當時,是被民間傳言所誤,認為漢獻帝已死,這才稱帝。”

“哈哈哈哈,后世豈信這等傳言?”

忽而大笑:“后世,你可知孤在蜀漢,就安了多細作?”

“就連孤自己都數不清!”

“他劉備再傻,難道會在大魏沒有細作麼?”

“僅僅是憑借民間傳言,就斷定陛下已死,就貿然稱帝,劉備之心,難道不是顯而易見?”

玩味的撇著江逸:“后世不會對孤如此不公吧?”

“孤至死不稱帝,反倒說孤是篡漢之臣,而劉備僅僅只是因為一些沒有加以證實的傳言,就貿然稱帝,就是忠臣,就是萬不得已了?”

甚至已經想到后世對劉備的一些看法,他不屑的說道:“讓孤來告訴后世,若是真正心存漢室的人,會如何做!”

“從聽到民間傳言的那一刻起,心存漢室的人就會立即確定傳言是否屬實,而不是第一時間想著稱帝!”

“若是皇帝真死,那他們中是百姓的,要麼就如同民間起義一般,以除國賊之名,揭竿而起!”

“要麼,是諸侯的,就應該以諸侯之名,興兵討伐大魏!”

“而不是首先想著要給自己一個皇帝的名義!”

Advertisement

“更何況以劉備的實力,怎麼可能查不到陛下的下落?”

的腦子里,似乎已經看到了劉備當時的臉。

江逸在一旁仔細的聽著,并沒有打斷曹的分析,每個人的角度不同,無論是從曹的角度,還是從江逸的角度,乃至于后世,都有著各自的評說。

當下,且聽曹孟德對此的看法。

“但凡公正的看待此事,世人便不難知曉,劉備無非就是裝聾作啞,他知道陛下沒死,知道他去做了山公,但是他就沒有想過去接,也沒有想過要澄清這段流言,而是借著這段流言,趁勢稱帝,他到底是忠,還是偽忠?”

“他要是真想匡扶漢室,真一心為了大漢,為何不想辦法把獻帝接回去,扶持這個大漢正統?”

“是諸葛亮、法正等人的智謀實現不了這點,還是劉備就不想這麼做?”

連發三問,每一問都引起了后世觀眾的一些思考。

“確實,劉備稱帝是最大的敗筆,無論是對他大半生堅守的忠義來說,還是對蜀漢的時局來說!”

“是的,當時曹丕雖然稱帝,但哪個百姓不知道這是從漢室手中奪去的?劉備其實完全可以不認曹丕這個帝王!”

“曹丕稱帝,不過只是在份上,有了一個所謂正統的名義,那時候的大漢百姓又不是全死了,哪個人不是心知肚明獻帝是被迫的?”

“就是,若是劉備借著這個機會,打起反魏扶漢的旗號,并在民間煽輿論的話,不說一定能贏曹魏,最起碼可以讓曹魏失去大部分的民心!”

“可是,劉備卻不甘于地位排在曹丕之下,生生不管可以搞曹魏的機會,卻急著讓自己也為皇帝,到底是扶漢,還是名為扶漢,實則為了自己的私利,我是真不確定了!”

Advertisement

直播間的彈幕瞬間火,大家都在討論,劉備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話不能這麼說,劉備一生為了匡扶漢室,可是做了很多事的!”

“沒錯,他也鎮過黃巾起義,他也外賊寇,對樂善好施,即便是普通百姓,都可以跟他同席而坐!”

“在那個等級分明的時代,試問誰可以做到這點?”

“他的一生都在盡仁盡義,只在稱帝這點上出了點瑕疵而已,你們憑什麼說他是假仁假義?”

劉備的支持者們爭相說道。

“呵呵,不會吧不會吧,真的有人覺得劉備大仁大義?”

“先不論曹說的那幾點一個匡扶漢室的人,在那個時候應該有的做法……”

“我就隨便舉個例子給你們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