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177章 這天下,出不了第二個嬴政!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177章 這天下,出不了第二個嬴政!

與此同時。

直播間畫面之中!

江逸和曹的對話,仍在繼續。

這時候的曹,給人一種,仿佛在當年赤壁大戰前,和麾下眾將傾吐心聲的覺一樣,在這酒宴堂中,揮袖間,豪氣干云。

“各路諸侯無不想要孤的命,他們到底是真想為了漢室除賊,還是想取而代之?”

“孤曾在兗州幾度兵敗,也曾兵敗赤壁,亦曾退敗漢中,卻依然為定中原,外平諸夷而嘔心瀝!”

又喝了一口酒,醉眼微瞇,看著江逸問道:“后世,你可知,孤為何如此?”

“晚輩,不知。”

江逸鄭重的看向曹,他發現,曹是真有點喝高了,而且對自己的戒心也下降了一些。

這時候的他,說得話,也許會更可信一些。

所以,江逸現在更愿意說,多聽。

至于真假,現代的觀眾們心中都有一桿稱。

的聲音,有些悵然的響起:

“當年,中原各路兵馬討董卓之時,就已經有了十八鎮諸侯,分裂何其嚴重?”

“這中原,若是無孤,怕早已倒退到七國紛爭之時!”

“然,中原有孤,孤便要逆一逆這狂瀾,孤便要遏止這樣的局面!”

毫不避諱的坦言道:“這漢家的朝廷可以更迭,孤曾經試圖挽救過,但孤發現已經無救,那便不救也罷!”

雄視殿外的天空:“孤早已挾天子,早已實際占據最至高無上的權柄,要樂,不過是孤一句話的事!”

“但孤不是董卓,孤窮盡半生,縱然年歲漸老,依舊次次親征,為何?”

Advertisement

“不是孤不想樂,而是這中原,絕不能陷如同戰國時期的暴之中!”

“這天下……可出不了第二個嬴政!”

“為中原一統,縱然飽經風霜,親嘗無數失敗,亦要盡心竭力,這才是孤后半生所堅持的事!”

“若是讓孤看著中原在自己面前分崩離析,孤寧愿死于敵軍的鐵蹄之下!”

的話音落下,江逸微微一怔。

這種說法,他還是第一次聽到。

直播間的觀眾們同樣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這真的是曹所想的嘛?!”

“最重要的是,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

“沒想到曹竟然看得那麼長遠!”

“嘛的,這才是曹孟德嘛?!”

“因為不想讓中原陷到戰國時期的暴之中,所以縱然多次失敗,也鍥而不舍?”

“歷史上的曹,不一直是這樣做的嘛?”

“兗州叛不垮他,赤壁之敗不垮他,漢中之敗不垮他,若說沒有強大的信念,誰信?”

燕城別墅中。

秦漢明老爺子子又不自的跟打擺子一樣,眼神變得撲朔迷離。

秦晶晶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藥,馬上給秦老爺子喂了下去:“爺爺,爸爸和姑姑們還打算帶您去旅游呢----”

秦老爺子吃下藥,極力平緩著自己的緒,呼吸還是十分急促,但總算是恢復了一些。

“曹,這才是真正的曹嘛?!”

“我研究歷史那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從這個角度,去解析這個人!”

“他給我的覺,就如同古人親自走出來,在告訴我這些一樣!”

Advertisement

秦老爺子的手止不住的抖著:“爺爺終于開始理解那句,天下人今日不知我曹,明日,還將不知這話了!”

“因為這天下,出不了第二個始皇帝,所以他在無法拯救漢室的時候,毅然選擇了做一個雄,為統一中原,不讓中原重現當年戰國時期的暴,奉獻了自己的后半生!”

“士族不理解他,漢室不理解他,百姓不理解他,諸侯要殺他,可即便如此,這個男人依然為當世的不二梟雄!”

“他雖然沒有一統中原,但他統一了北方,并依然為統一中原而努力,沒有他,天下將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這,絕對不是曹孟德夸口之言!”

“他讓東漢末年再怎麼,也只有三國,而不是四國、五國!”

秦老爺子激不已。

許多的觀眾們同樣熱沸騰!

今天,他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曹孟德!

曹孟德,當之無愧的雄,他屠過城是事實、以臣挾天子,有巨大的野心是事實,皆無可爭議!

但,在是雄的同時,他更實打實為當時的中原,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他為此,窮盡了半生之力,嘔心瀝,亦……

無可爭議!

……

典藏華夏!

畫面之中!

江逸跟著曹,走到了酒宴堂外,看著外面湛藍的天空。

他很仔細的聽著曹的這些話,剖析著其中真假。

為了功利?

早已手握天下權柄,所謂功名,不還是他一句話的事

要是真為了功利,本不需要那麼累,派些大將去征戰就好了。

Advertisement

要知道張遼等人,可是備一定帥才的,曹大可以高居許都,遠離戰火,在后方各種樂。

將士們打贏了,他照樣可以功名就。

那麼,他親征的野心就很有可能在其他地方。

或想親自建立一番曠世之功,或是如他所說,真的為了中原考慮,皆有可能。

對于挾天子的曹來說,后兩者的可能,絕對比功利二字,更有說服力。

前期為了漢室,后期為了中原……

難道,這才是曹的心理歷程?

江逸看向面前這個十分孤漠的梟雄背影,忽然發現,曹,也許比他最開始設想的,還要更加孤獨和強大。

據他在對話前看過的各種史料來看,曹的話,無論是從哪個角度,都可以找到一些能夠佐證其言行的事跡。

典籍和這些人,互為佐證,縱然越千年,依然能讓后人明悟更多的先輩之心。

典籍……

這,就是華夏典籍的魅力!

這,才是對話古今的意義!

這,就是典藏華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