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穿書后惡婆婆只想養老 第168章 堅實后盾

《穿書后惡婆婆只想養老》 第168章 堅實后盾

江大友帶著人做的活做得特別仔細,不僅房子建得好,江婉特地設計出來的幾口炒茶的灶也做得十分不錯。

甚至大鐵鍋都已經幫著買回來坐上去了。

江大友見江婉的目一直在灶上打轉,就知道這個是在意的東西,“要不試試看?”

“也好。”正好地上就有上梁砍下來的木屑。

良好的通風讓灶里的柴木得到充分的燃燒,煙又被煙囪排出室外,不僅一點煙氣都沒有飄散出來,溫度也很達標。

江婉當真是驚喜連連,其實這個灶只畫了個大概的簡圖,想不到還真讓江大友給做了,不過上面有不是他幫著改的痕跡。

“我將這煙囪口朝里改了改,不然火星子都飛跑了,浪費柴火。”江大友一一指出自己改的地方,還都做了詳細的解釋,每一都依照他們的實際經驗,改得合合理。

“老五,這里收尾什麼時候能忙完?”江婉看著這新的大鍋大灶,已經躍躍試了。

雖然雪飲這段時間沒賺錢,但也就勝在一個新鮮。

其實還有諸多限制。

既有季節上的弊端,也有客源的被。比如城里真正舍得花銀錢的那些豪紳,一般都上了年紀,十分注重養生(怕死),對冷飲什麼的口腹之能很好的節制,夏天用冰也不及年輕些的人適應得快。

他們常年養尊優,本就不怎麼鍛煉,稍有不慎就風邪,晚上用個冰都小心翼翼,哪怕整塊的冰被趙蕓娘賣出二十兩銀子的天價,其實也沒多收益。

但茶就不同了。

茶葉走的是高端路線,客戶群都是附庸風雅的文人客或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畢竟有了銀錢誰都不想被人說暴發戶瞧不起不是?

Advertisement

肚子里沒有半點墨水的,發了財也會多買幾本書放在家里充充門面。那來了客人,又豈能了好茶招待?

如果說夏天的冰是堪比黃金的貴之,那全年都能派上用場的茶葉就是如流水一般會自涌進來的黃金,多得一點都不稀奇。

只要自家出產的茶葉能在整個大虞鋪開,讓清茶暢銷全國,并形新的流,江婉覺得自己往后余生,只管躺著數金子玩就可以了。

當然,這個想法充其量也就只能拿來當個目標,想想就算了,可不敢當真。

哪怕現在天上掉餡餅,真讓做了茶葉行當里的龍頭老大,也供不出那麼多貨來!

雖然李家在小柳樹村的制茶作坊做得像模像樣的,但相比江婉心中的宏偉目標,只能算是著石頭過河的小打小鬧。

……

江大友答應江婉再過兩天就能正式完工,但江婉卻等不及了,第二天就在村里出了告示,招聘采茶工。

十個銅板一斤收購,多勞多得。

這個消息在村子里傳開,就像是朝滾燙的油鍋里滴進了一滴水,瞬間沸騰!

長期干農活只配當男人下手的人們第一次翻了了。采一斤鮮葉十個銅板的工錢,手腳利索的一天能采八、九十來斤,那可是一百個銅板!

江婉在村里建作坊時,幫忙的勞力每人每天三十個銅板的工錢,不知惹得外村多人紅了眼,再看請人的工錢,一個能干人能頂五個男人,覺男人一下就不值錢了。

剛經過夏收的鄉下,正好有短暫的息時間,一個個生怕來晚了江婉不要,呼啦一下子就里三層、外三層的將李家給包圍起來了。

村里人的熱也讓江婉干勁十足,當天不僅為制茶作坊配備了燒火工、炒茶工,采茶的人手也應該綽綽有余了。

Advertisement

一切準備妥當之后,也不再關心江大友的院墻完工的事了,當晚就安排下了第二天早上的分工。

清晨,群結隊的婦人踏著珠結伴而行,腰挎茶簍在晨曦微之際就斗志昂揚的上了山,很快又散作滿天星般分布在青綠的茶山間。

按照一早江婉制定的要求,手指在綠葉間上下舞,一個個一心兩葉的茶芽被飛快的送茶簍。

而山腳作坊里,灶火已經點燃,新采來的芽立即被投鍋中,江婉此時一點空閑都沒有,雙眼在幾口鍋灶上來回移,被培訓的炒茶人全是跟江里正商量過的,值得信任的族人。

十幾只手上下翻飛,綠的茶葉以眼可見的速度在鍋里迅速變青,正在完的第一道工序是殺青。

殺好青的茶葉會立即被送到一邊的案板上,等著捻、整形。

等提毫、提香、烘干,一整套的流程下來,最終出鍋茶,足足一個時辰過去了,但屋里散發出來的香味卻滋潤了所有的人,那是真真切切的銀錢的味道!

哪怕江婉早已做過無數次的實驗,無論從溫度還是速度都有明確的規定,但生手師傅們還是炒壞了好幾鍋,等到他們能出品的時候,一天的練手時間就在不知不覺間溜走了。

“阿婉,這,浪費了這麼多茶葉!”臨收工的時候蘭芝娘看著被丟掉的炒糊了的茶葉于心不忍。“你花了這麼大的本錢,就不怕教會了大家,有人忘恩負義嗎?”

每斤十文錢采回來的茶葉,再加上燒火的、炒茶的、捻整形的,所有人的工錢開支,這丟掉的也該值幾兩銀子了!

雖然這是江婉自己的事,但蘭芝娘覺得自己做為得到好的一員,怎麼也不能無于衷。

Advertisement

“嗯,是浪費了些,不過好在還在我的預算之。好好干,明天不浪費就幫我省錢了。”江婉著已經停手了的大家伙兒笑笑,“教會你們大家,就是讓你們一起發財的啊,只要你們繼續做就不算忘恩負義。”

江婉只差沒明著說鼓勵大家自己創業了。

才不怕這些人學了手藝另起灶爐呢,到時候炒出來的茶葉還不是要賣給

江婉一早就想好了,自己建茶園,建作坊,其實最終還在推廣。的所有做為不過是給小柳樹村的村民一個示范作用罷了。

現在清茶的市場還沒有推廣開來,需求不大,的小作坊和小茶園就足以應付,等將來市場擴大,茶園的面積也勢必越來越大,僅憑一己之力,肯定是吃不下來的。

最好是讓村里的人都看到、嘗到甜頭,才會義無反顧的跟下去,開荒、種茶樹、開設作坊。有了足夠的產出,才是江婉打下清茶市場的堅實后盾。

當然此時說這些還太早,自己都還沒有嘗到甜頭,而村民們要跟風種茶葉也需要時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