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織繡滿京華 第365章 支持

《織繡滿京華》 第365章 支持

淮哥一個人吃著羊湯熬的粥,熬得爛,里面還放了切碎末的各樣蔬菜,孩子吃的很好,一碗粥全吃完了。

蕭澤先把兒子喂完了才給丫頭,“去抱起來院子里溜達一圈,給拍拍后背打個咯順順氣就好了,別窩著肚子,容易脹氣。”

“是。”

兩個兒子大小他都有照顧,生活習慣喜好非常了解,嬤嬤和張嬤嬤已經坐船回去了,現在是林寧和丫頭在帶孩子。

有一點空閑,蕭澤都會回來帶孩子,只要他在跟前,從來都是他喂孩子吃飯,不讓林寧心一點。

烤好了連烤架一起送上來的,蕭澤片了先放在林寧碗里,最后才到自己吃。

“嗯,這味道不錯,快吃,你帶孩子辛苦,瞧著都累瘦了。”

蕭澤嘀咕了一句。

林寧笑了,“沒有的事,一群丫頭幫我帶孩子呢,沒有那麼夸張,你也吃啊,這個醬料好吃麼?”

“還不錯,上了廚房。”

林寧自打來了江南后就改了口味,改清淡飲食,之前是為了防范鹽商的,任何毒都是有味道的,飲食越清淡,就越蓋不住味道,也能起到防范作用。

時間長了,蕭澤也習慣了,以前他不吃辣,后來依著林寧的口味也能吃點辣,現在又改回來,他從來也不說啥。

媳婦孩子的剩飯他也就呼嚕幾口吃掉了,從來不嫌棄。

蕭澤一個勁給吃,林寧給他拌了面,他呼嚕幾口就吃了。

“這面做得勁道。”

“那鴨蛋和地面,確實該上了廚房,我想著天熱吃不進去飯,給你做點涼面吃。”

“嗯,好吃。”

林寧吃了點吃了一口面就飽了,反倒是蕭澤吃得歡實,吃了兩小碗面,外加一多半的小羊,菜也吃得差不多了。

Advertisement

“過兩日我要去看河堤,要開始修了,我準備去采買挖石頭和淤泥回來弄,我要去盯著點,不能回家了,你照顧好自己和孩子。”

“好,那你多注意,你們找人修河堤,給錢麼?”

“給錢的,這回是給錢的,每日親自發錢,挨個過來領錢簽字摁手印,我不給衙門錢,百姓過來領錢。”

蕭澤也怕底下人貪污,所以設了關卡,不是為了防百姓,而是為了防著底下的員,要功勞還是要錢,你就只能選一樣。

員們都想升,自然要跟著他干,這河堤修好了確實一件功勞,回去的政績都能得個優良,對他們的仕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我讓人做點飯送過去吧,這天這麼熱,好賴也要給點綠豆湯喝。”

“也行,你問問其他家族人愿不愿意干,不愿意咱自己掏錢。”

“行。”

林寧琢磨了一下,管一頓飯再來個解暑的湯還是可以的,花錢也不會太多。

就可以,豬很便宜沒多錢,一頭豬殺了可以炒菜這樣做,飯菜有油水,干活的人就有力。

這和他們農家過年開席差不多的樣。

林寧就聯絡了王夫人和其他幾家夫人,問愿不愿意去河堤給干活的工人送一頓飯,外帶解暑的湯品。

大家都很樂意干,這是替男人揚名聲的好事,不得樂意干呢,花不了幾個錢,還沒舍得花得多呢。

夏天菜也多,林寧和王夫人規定了要求,必須有,可以是豬炒菜這樣,一個菜或者兩個菜就行,一個湯,湯或者涼茶綠豆湯,主食是饅頭或者米飯。大風小說

這要求不難,也不過分,一天就一頓飯,不算啥事。

幾家夫人聯合起來,讓廚娘做好了飯菜,拿大木桶裝了,直接送去河堤。

Advertisement

蕭澤日日呆在河堤上,就在河堤跟前搭建了木棚子,在里面辦公,讓捕快把理的文書送回衙門下達命令。

他廢寢忘食,別的員哪里敢怠慢,有一個算一個,都必須在河堤上,這是自我要求。

夫人們不方便出面,就是管家帶人過去送飯,蕭澤他們就吃這個大鍋飯。

這下好了,大鍋菜必須做好點,要不然害怕蕭澤給他們小鞋穿。

林寧聽了回來的人學,笑得不行。

不管怎麼說,夫妻倆配合默契,來這里干活的都是農家漢子,能賺到錢還能吃一頓好的補充力,能吃得上實惠才是真的。

蕭澤就差住在河堤上了,兩天才回一次家,洗澡換服,他盯得,別人不敢耍心眼,萬一他一封信回去,告了狀,這些人烏紗帽就要掉了。

消息傳回京城,皇帝看了他給列的河堤上目前一共花了多錢,后續還需要多,可能還能剩下多錢,他還想干點什麼事,都一一匯報了。

皇帝拿了信給閣老看,“這小子越來越,辦事越發老辣了,這回借著鹽剩下的蛋,他倒是用這筆錢發揮了大作用。”

“嗯,這小子想法多呀。”

“確實干得不錯。”

皇帝對蕭澤越發滿意欣賞了,做事做人都沒問題,一點小瑕疵不算什麼,誰還沒個脾氣了。

劉家是作惡多端,死有余辜。

蕭澤打算先修河堤,等河堤修完了,再看看剩下多錢,再去幫扶困難百姓,考慮發展長遠的營生。

今兒跑回來一趟,“你開個繡鋪吧。”

“啊,怎麼突然想起這個,這里是江南,不缺繡鋪和好手藝人,我們不是過幾年就走了麼,到時候走了還得安頓鋪子,麻煩的。”

Advertisement

“咱離走還早著呢,我想讓你繼續干小鋪,收往來的布料,也可以自己弄織染坊,收周圍百姓的蠶和布料,這樣也能給家鄉的織染坊更多借鑒的經驗。”

蕭澤坐下來和說話,神采奕奕,目里泛著璀璨的星

“我告訴你,等我離開杭州,我會要求村里把海運的錢徹底退出來,以絕后患,人不能太貪心,定多搞個船運賺點小錢就算了。咱們和王爺公主搶食吃,那是自不量力。

后續村里發展還得靠你的繡坊和織染坊,靠手藝吃飯,這才是永久立足的本。

船運確實賺錢,可我擔心時日長了子弟們都奔著錢去了,見錢眼開對兒孫可不是好事,咱不能忘了本,咱是耕讀之家,不是商人。”

蕭澤越深百姓之中,了解得就越深刻,對麟角藏族的發展也越發清醒明確。

林寧想了想,“好,我聽你的,那就開小鋪,可我開了鋪子,兒子怎麼辦呀?”

“送回家鄉吧,讓爹娘看著,正好崇哥也大了,兄弟倆長在一起才深,你不是總說怕崇哥吃醋麼,如今把淮哥送回去,我相信他能理解我們的辛苦。”

蕭澤很有決斷,大力支持妻子發展事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