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

閉目養神的徐啓,眼皮子也是忍不住抖了一下,劉漢儒這一句太損了。

崇禎看重西法黨人,在於西法黨人是朝堂的一清流,與那些喜好鑽營的蠅營狗茍員不一樣。

劉漢儒這一句話就把孫元化同流合污了,說他提出推廣土豆就是爲了鑽營升,這樣與那些崇禎最痛恨的貪污吏沒什麼兩樣。

一丘之貉,一路貨

這句話倘若是放在平時,頂多就是孫元化調查不當,提出了錯誤建言,但是現在不一樣。

一來,禮部侍郎的位子空了出來,急需一個德高重的重臣,填補這個空缺。

二來,加派糧餉一直是朝廷最頭疼的一件事,如果真能徹底解決這件事,甭說是一部侍郎了,就是一部尚書,皇帝都願意給。

最要命的是,前任禮部侍郎是孫元化的恩師,按照朝廷約定俗的慣例,孫元化擔任禮部侍郎的機會,也就比其他各司郎中大一些。

劉漢儒說出的這句話,十有八九會讓孫元化在崇禎心裡,留下鑽營的印象,幾乎等同於毀了孫元化在皇帝心中高風亮節的好印象,心腸何等的歹毒。

員們臉上的譏諷,因爲這一句話,很快就變了幸災樂禍,心裡也在暗暗欽佩劉漢儒的辯才。

真是了不得,一句話就毀了孫元化。

劉漢儒則是不留痕跡給顧侍郎拱了拱手,謝侍郎給鋪的路,日後一定備上一份厚禮去府上拜訪。

顧侍郎著鬍子,笑了笑。

孫元化漸漸花白的鬍子,也是笑了笑,這些年不是朱舜在一步步的長,他在恩師的培養下,也長了很多。

放在以前,孫元化這個時候肯定是氣急敗壞的著急解釋,但是這種事越是解釋,越是描的更黑。

Advertisement

等到東林黨幸災樂禍的忍不住笑出聲的時候,孫元化擡起手裡的象牙笏,不急不躁的說道:“倘若是把土豆變土豆麪,諸位大臣覺的,土豆能否當做主糧。”

東林黨臉上的幸災樂禍,瞬間僵在了臉上。

能,太能了。

只要土豆了土豆麪,老百姓都能把這種產量極高的主糧,做出花來。

崇禎坐的時間久了,微微弓著的軀,猛的直,鄭重的看向了孫元化,心裡到了很大的震

如果真的像孫元化所說的那樣,可以把土豆變土豆麪,就是一件足以載史冊的大事!

他崇禎也會因爲這件事,爲史書上的有道明君。

因爲把畝產二十石的土豆,變主糧這件事,太過重大了,重大到只能用八個字來形容。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滿朝文武似乎都被這個重磅消息砸暈了,一時之間全部啞口無言了,想要找出來一條反駁孫元化的理由,怎麼也找不出來。

劉漢儒又是嗤笑了一聲,甚至都笑出了聲音,在安靜的大殿之上顯得格外的響亮:“哈哈,說你五不勤,你還不相信。”

“你要是真能把全部的土豆變,本甘願去鄉野當個莊稼漢.......”

話還沒說完,劉漢儒趕給閉上了,有些得意忘形了,居然給對方留下了一個把柄。

不過想到磨坊的產量,劉漢儒沒把這句無心之語放在心上,繼續說道:“孫郎中可知道一個磨坊一個月能磨多。”

孫元化沒有說話,示意劉漢儒你繼續唱大戲。

劉漢儒其實在心裡謝孫元化的,他一個工部的郎中,哪裡有吏部兵部兩部的郎中話語重。

Advertisement

吏部是東林黨最倚重的一部,兵部是軍頭們在朝廷的傳聲筒。

禮部侍郎怎麼不到他,平時也沒有什麼簡在帝心的機會,只要今天好好的把握這一次的機會,不僅能在幾位老尚書心裡留下印象。

甚至有可能簡在帝心。

劉漢儒想到這裡,呼吸有些急促,但他把緒控制的很好,沒有表出來一,等到滿朝文武的目落在他上,就連皇上都在看他的時候。

劉漢儒不不慢的繼續說道:“一臺石磨一個月最多碾磨兩萬三千斤麪,按照土豆的產量,也就是說一個月只能碾磨十二畝不到的土豆。”

“就算是按照十二畝計算,你可知道順天府有多耕地,單單是一個良鄉縣就有十萬畝以上的耕地。”

“就按十萬畝計算,一臺石磨需要六百九十四年,才能碾磨完良鄉縣出產的土豆。”

劉漢儒突然笑了笑,滿朝文武也是笑了,話到這裡就不用多說了。

六百九十四年?再過九十四年,大殿員也沒有一個活著的,到那時大明王朝在不在還是問題。

崇禎看向這個劉漢儒的目,果然不一樣了,倒也是個人才,能夠記住良鄉縣有多耕地不說,還能這麼快心算出所需要的數目。

最難得可貴的是,劉漢儒居然知道一臺石磨一個月能夠碾磨多,算是個能吏,比起其他滿腦子腸的員強多了。

孫元化面對滿朝文武的嘲笑,還是淡然的笑了笑,一點也沒因爲這強烈的,出現一張或者侷促:“劉郎中說的很在理,也是事實。”

“但是本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如這樣,劉郎中和本一起建言,如果本的建言最後功了。”

Advertisement

“推廣土豆的順天府各縣,建立研究土豆的縣學。”

“如果不功,朱大使已經答應了,只要不功,他願意把水力紡紗機、蒸汽機、飛梭織布機這些家學拿出來,分給諸位。”

東林黨和軍頭們早就眼饞這些新式機械了,但那些畢竟是朱舜的家學,如果巧取豪奪的話,就破壞了僚鄉紳們存在的本。

詩書傳家。

關鍵朱舜後還有皇帝和王承恩撐腰,朱舜的家學還涉及了新式火和水力鑽牀,那可是皇帝的臠,誰敢,誰就是在找死。

要不然東林黨哪裡還能耐得住子,在這和朱舜玩些謀手段,早就明搶了。

現在又有一個大好的機會擺在面前,劉漢儒不敢做主,看向了閉目養神的幾位老尚書。

東林黨部因爲這件事也出現了分歧,有人眼紅新式機械帶來的利益,迫不及待的同意,有人出於謹慎卻是不敢同意。

西法黨人這哪裡是建立研究土豆的縣學,分明是要在已經鑿開一個小口的壁壘上,徹底撕開一個口子。

崇禎坐在龍椅上,也在等,等東林黨同意這件事,反正出於對朱舜的信任,覺這件事八又能坑東林黨一把,

崇禎沒有半點損失,解決了糧餉問題,還能削弱東林黨的實力,何樂而不爲。

一炷香過後,顧侍郎點了點頭。

劉漢儒抑制不住了出現了大喜,這件事由他主導,只要了,獲得大量利益的東林黨重臣們,肯定會把三品侍郎的位置賞給他。

劉漢儒極力剋制住臉上的喜,儘量表現的不溫不火一些:“好,就這麼定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