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

四名弟子瞧見充滿機械的蒸汽機,都賴在0號實驗小院不願意走了。

最後還是被朱舜給強行趕了出去,這才不捨的離開這裡,回到各自的實驗小院。

不到萬不得已,朱舜不會把四名弟子來,一起研究第二代蒸汽機。

蒸汽機的完善速度加快了,但是同時會拖慢宋士慧的農業系,宋士意的紡織系,焦勖的化工系,趙鬥米的軍工系。

因爲一臺蒸汽機,拖慢四大系的進度,這是朱舜不願意看到的,畢竟就快到崇禎六年了。

朱舜走出0號實驗小院,把徹底完善的蒸汽機設計圖紙,安排一名轎伕給陳衢。

囑咐那名轎伕,等到高級匠人們記下了蒸汽機的打造,就把圖紙給燒了,免得被人了去。

轎伕扛著一支後裝線膛槍離開這裡,朱舜見到了怎麼也不會想到的人。

東林黨員,劉漢儒。

朱舜帶著他走進京師大學堂的正房,坐在帽椅左側,問道:“劉郎中有何事。”

白白淨淨的劉漢儒,幾個月沒見,黑了不上的錦華服也換了樸素的棉布。

劉漢儒站起來,拱了拱手說道:“朱先生,過去是我做的不對,還請朱先生大人有大量。”

東林黨員居然主給朱舜道歉,這事很反常,心裡多了幾分戒備。

劉漢儒也不坐下,繼續說道:“以後,咱們或許不會再見面了,今日過來是要給先生告個別。”

朱舜淡淡笑道:“劉郎中這是去江南的哪一富庶州府,做個三年清知府。”

劉漢儒苦一笑,知道朱舜不會相信自己接下來的話,但他還是會爭取一二:“本沒去江南那些富庶州府,是去順聖川西城當個知縣。”

Advertisement

順聖川西城可是出了名的貧瘠,別說油水,就是水都榨不出來幾滴。

東林黨人貪腐,怎麼會去貧瘠的順聖川西城,難不那裡發現了什麼礦藏?

劉漢儒接下來的話,解答了朱舜心裡的疑:“本想在順聖川西城開辦一家織布廠,改善當地老百姓的生活。”

朱舜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劉漢儒的話,東林黨人只貪上千兩銀子,已經是大清了。

一任,治理一方?

朱舜不是不信,是不敢相信,說不定又是東林黨人編造出來的苦計。

目的就是爲了騙走飛梭織布機,這樣一來,東林黨就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寶源局’。

朱舜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北平機械局現在由我三叔管理,劉知縣找錯人了,應該去找我三叔。”

劉漢儒苦笑一聲,拱了拱手,離開了這裡。

送走了這名東林黨員,朱舜開始理一件很重大的事宜。

幾個月過去了,包括良鄉縣在的二十七所工科學堂已經建好了。

朱舜原來是想把二十七所新式學堂,取名爲工學學堂,或者工科學堂。

但那樣必定會及儒林的臠,現在還是以低調求發展爲首要前提。

一個名字而已,沒必要因爲一個名字,遭到整個儒林的羣起而攻。

這二十七所新式學堂的名稱,先用各縣的稱謂加上新式學堂四個字。

朱舜囑咐了鐵塔漢子一句,沒過多久,正堂前面的雕像廣場上,聚集了京師大學堂大部分的學子。

經過陸陸續續的策試,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已經達到了三十二人,個個都是數理化天才。

從裡面挑細選了二十七人,都是把初中教材吃的差不多的天才學子,擔任各個新式學堂的總講師。

Advertisement

現在是秋天。

掛在天上。

沒有半點的炎熱,只有秋高氣爽的舒坦。

朱舜換上一宋錦右衽,走了過去。

寬大整潔的右衽,穿在材高大的朱舜上,油然而生一莊嚴肅穆,讓面前的天才學子們呼吸都放慢了很多。

朱舜站在二十七名天才學子前方,平靜道:“你們是京師大學堂最優秀的一批學子。”

“接下來,本山長會派你們去各縣的新式學堂,擔任總講師,每個月三十兩銀子的月錢。”

“但是咱們醜話可說在前頭,哪所新式學堂的升學率,連續三年最低,這個總講師也就不要乾了,趕滾回來。”

天才學子們聽到山長誇讚他們是最優秀的一批學子,全都出了笑容。

在聽到每個月三十兩銀子月錢,全部都長大了,呆呆的著朱舜。

一個月三十兩銀子,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兩白銀!

家境最好的天才學子,家裡在京城有七八間店鋪,每年的收也不過三千兩銀子。

他在聽聞自己一年能賺這麼多銀子,還是不免呆住了,比家裡每年一的收還多。

關鍵還是自己親手掙來的,這件事要是讓老爹知道了,估計會去叩謝祖宗,謝祖宗保佑,讓老爹做出了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家境最好的天才學子都這副表現,其他學子更不要說了,其中還有不家境一般的學子。

家境一般的天才學子們,暗暗握了拳頭,有了這筆銀子,老爹和孃親就不用起早貪黑的做工了。

只需要一年,自己還能買上一輛馬車。

所有的天才學子們都下定了決心,就算是累死,也要讓自己那所新式學堂的升學率最高。

Advertisement

朱舜看到天才學子們臉上火熱的表,知道自己的謀劃功了。

工作激只是暫時的,只有利益的驅使,纔會讓這些天才學子們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

二十七所新式學堂開辦以後,京師大學堂只負責教授高中教材了,初中教材給二十七所新式學堂。

每年舉辦一次策試,篩選其中的優秀學子,進京師大學堂進行深造。

以後的京師大學堂只招收天才以上的學子,至於七十分以下的人才,就看他努力不努力了。

朱舜揮了揮手就讓天才學子們離開了,看著天才學子們緒激的背影,心也十分的振

工業革命需要三個必要前提。

第一是可持續的資本投

在大明第一家實業家誕生以後,還有永定河岸邊不斷建立的蒸汽工廠,這一點已經解決了。

第二是大量的廉價土地。

早在前年,真韃子就幫忙解決了這個最大的難題。

第三是大量的人才工程師。

二十七名天才學子離開京師大學堂的那一刻,終於可以大批量培養數理化人才了。

萬事俱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