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

“這....這...真是一座天宮啊。”

“何止是天宮,簡直就是神蹟!”

“誰都別和老夫搶,老夫要首先給這座天宮賦詩一首。”

京城裡的一位大儒突然耍起了小孩子脾氣,說要第一個賦詩一首。

今天過來可不止他一個大儒,還有一些東林黨請來的名士,這些名士哪能把這個百世流芳的機遇拱手讓人。

“不可不可,在場誰有老夫在詩道上的就高?首先賦詩的那人應當是老夫。”

“詩賦?短短几行字哪裡足夠形容這裡的神蹟,應當由老夫來寫一首詞。”

“也不可不可,一首詞還是短小了些,還是由老夫寫上一首《工業源記》”

聽到一位名士須大笑着說出的《工業源記》,平時心氣高到天上去的名士們,都覺的自己天底下最聰穎的人,現在全是忍不住暗罵自己愚蠢,怎麼把這茬給忘了。

真要寫出了一篇《工業源記》,絕對是可以媲文壇前三甲的《桃花源記》。

千古流傳。

另一位名士搶聲道:“那老夫就寫一篇《工業說》。”

名士有四,陶淵明,林逋梅,黃庭堅蘭,周敦頤蓮。

被天下名士視作頭一號的春白雪,周敦頤的《蓮說》自從宋代以來,地位與日俱增,有第一散文的名頭。

衆名士們又是忍不住暗罵了自己一句,反應遲鈍。

確實是遲鈍了,《工業說》的話音剛剛落下,又有一位名士爭搶道:“《工業銘》是老夫的了。”

唐朝大文豪劉禹錫的《陋室銘》!

皇親國戚,勳貴,東林黨,晉商......着爭搶着要爲朱舜莊子撰寫詩詞歌賦的名士們,更加瞠目結舌了。

Advertisement

平日裡奉上重金邀請這些名士留下幾個字,都請不這些清高的名士,今天可倒好,居然爭着搶着要爲朱舜的莊子撰寫輒幾百字的散文傳記。

這其中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朱舜李州橋還有工廠主們全都在大道旁邊的酒樓茶館二樓站着,看着臉難看的東林黨和晉商,表玩味。

又是耗費人,又是送各種案頭清供,花了很大代價請來的名士們,本意是想借助這些名士的聲徹底搞臭朱舜的名聲。

結果人和銀子白花了不說,這些名士們還主要爲朱舜鼓吹,爲工業之城宣揚名氣。

有了這羣名士的鼓吹,基建署以後怕是比北平機械局還要忙碌了。

就在這時,範家的一名管家衝了過來:“宇文大家不好了,雨下的太大了,青城莊子被淹了。”

“宇文大家趕回去想個辦法,老爺要是怪罪下來,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宇文德今天是過來看工業之城被水淹,結果工業之城沒有半點積水,反倒是青城莊子被淹了。

勳貴們沒能忍住,全部促狹的大笑起來。

“哈哈,宇文大家趕回去吧,再不回去青城莊子要改青河莊子了。”

“可不是,以宇文大家巧奪天工的本領肯定有法子。”

“何止是有法子,宇文大家完全可以改建一片小湖,以後範家吃魚就不用去買了。”

宇文德過去聽到大家兩個字,舒服的通舒泰,現在卻是一聲比一聲刺耳,恨不得一刀捅死那名管家:“滾回去。”

管家是範家的一名遠親,聽到宇文德當着這麼多權貴的面辱罵他,臉沉,冷哼一聲離開了這裡,這個仇算是結下了,以後一定找機會踩死宇文德。

Advertisement

宇文德不知道的是,就因爲這一句滾,讓他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東林黨和晉商看向宇文德的目,充滿了狠,就因爲他這個所謂的苑林大家,白白浪費了大筆銀子和人不說,還讓他們當着權貴們丟了臉面,千刀萬剮都不爲過。

宇文德似是覺察到了東林黨和晉商緒上的變化,臉煞白,似乎看到了自己被東林黨和晉商整治的悲慘畫面。

東林黨和晉商的報復心極強,絕對不會放過他的,沉到永定河裡面都是好的,很有可能被這些貪污吏和商折磨的生不如死。

宇文德不敢在這裡多呆了,慌不擇路的向外跑去,出了工業之城以後到都是泥濘土路,一路上跌跌撞撞。

在他後尾隨了一幫家丁親隨。

這些東林黨員和晉商的主要祖業就是修築莊子房屋,工業之城有了名士們的鼓吹,又有那種神奇的石料,哪裡是朱舜的對手,家道中落是註定的了。

不過在臨死以前,他們要拉個墊背的,整死這個自詡苑林大家的宇文德。

宇文德前腳剛離開,東林黨和晉商們神憔悴的也離開了。

一間茶館的二樓。

李州橋‘撲通’一聲給朱舜跪下了,‘砰砰砰’的磕了三個響頭,痛哭流涕道:“學生這輩子都不會忘了山長的大恩大德。”

朱舜把李州橋扶起來,拿過來一條汗巾給他,淡淡笑道:“你可是基建署的署政,怎麼還像個小孩子一樣。”

李州橋的父親臨終前,什麼也沒代,最後唸叨了一句五嶽草堂,死不瞑目。

看着直到去世還不肯閉眼的父親,李州橋立下了毒誓,這輩子一定要在宇文德最得意的苑林修築方面,徹底擊垮他。

Advertisement

但是隨着年紀越來越大,宇文德的名氣越發的聲名鵲起了,而他還只是籍籍無名的草民。

本來以爲這輩子也會像父親那樣,帶着憾,死不瞑目的埋進黃土。

沒想到真的完了誓言,也報了殺父之仇,以東林黨和晉商的格絕對不會放過宇文德。

朱舜安完李州橋,看向樓下的勳貴名士和皇親國戚,這羣人在堅的水泥路上驚奇的不停跺腳,剛開始還小心翼翼生怕踩壞了水泥路。

到水泥路堪比石壁的堅程度,小孩秉的用力踩踏起來,還有不勳貴名士和皇親國戚撐着一把油紙傘,在暴雨裡跑來跑去。

朱舜忍不住唸叨了一句可惜不是夏天,這要是夏天,着腳在到都是流水的水泥路上奔跑,最是有趣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