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

崇禎八年已經到了立夏,距離歷史的車崇禎十七年只有九年了,太子今年剛好六歲了,正是灌輸各種思想的好時機。

把未來的大明天子培養***接班人這件事,越發的刻不容緩了,朱舜定要分析出一個萬無一失的廟算。

否則肯定住在河不走了,親自盯着硫酸漂白紙張,坩堝配方,洗煤這三件事。

回到工人會館,朱舜接到了一個噩耗,西法黨人在朝堂的頂樑柱徐啓逝世了。

不幸中的萬幸的是,徐啓走的很安詳,完了畢生的夙願推廣土豆的種植,西法黨人也有了一個更好的掌舵人,朱舜。

朱舜趕到徐家,見到了跪在靈棚的孫元化徐積薪等人,沉痛的給徐啓上香扣頭以後,沒有接下西法黨人的大旗,而是給了孫元化。

只不過提了一個要求,大明的科技水平明顯已經超過西洋人,再西法黨人就不合適了,以後改稱工業派。

絕對不能帶上黨字,崇禎對於黨羽最是敏了,名諱改了工業派在崇禎心裡也就是王安石張居正那般的改革派,不會引起一些忌諱了。

閣宰輔徐啓去世的第二天,東林黨毫不意外的趁着這東風發難了,提議由一位東林黨大儒擔任左春坊大學士。

工業派的掌舵人徐啓去世了,沒了這位閣宰輔在朝堂上撐着,工業派在朝廷上的影響力銳減到了最低點。

因爲徐啓的去世人心又十分的渙散,正是發難的好時機,東林黨纔不會在乎拿着徐啓的生死做文章是否有損德。

孫元化作爲徐啓的弟子不僅要守靈,還要守孝三年,朱舜作爲長孫徐積薪的恩師屬於徐家的一家人,也是要爲徐啓守靈。

Advertisement

但是東林黨的發難太不是時候,朱舜只能把三弟朱金來,讓三弟朱金代爲守靈。

三弟朱金作爲朱舜的至親,加上事出有因,不算悖逆禮法。

朱舜匆匆回去了,爲明天的上朝做準備,一定要把帝師拿下來。

這可關係着未來的大明天子是讓東林黨培養的只會無病,還是爲***的接班人。

第二日,早朝。

獬豸服湖廣監察史黃澍,在心裡又審視了一遍自己謀劃了許久的廟算,隨着東林黨人踏進了大殿。

黃澍本是一位地方上的風憲,負責監察在湖廣剿匪的黃得功,這一次京是準備以誣告黃得功爲探路石,從地方轉爲京

本來這件事已經謀劃妥當,誰知徐啓突然去世了,黃澍就了其他心思,倘若他能爲東林黨爭來帝師,一直懸空的正四品右僉都史就是他的囊中之了。

這件事得到了東林黨骨幹們的一致認可,不說幫東林黨爭來帝師了,只要能阻止朱舜爲帝師,正四品右僉都史便是他黃澍的了。

黃澍當機立斷謀劃了第一步,趁着徐啓逝世這件事迅速發難,打西法黨人一個措手不及。

崇禎端坐在大殿之上,臉有些沉重,一位老臣還是他所倚重的老臣逝世了,對於崇禎來說也是一件極爲痛心疾首的事

閣大學士徐啓有功於大明,追贈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由禮部商定徐啓的諡號。”

一名太監宣讀完朝廷對徐啓的追贈,黃澍手持玉笏走出了朝班:“皇上,太子已經到了出閣讀書的年輕,還請皇上挑選一位通八文的大儒擔任左春坊大學士。”

Advertisement

句句都是涉及自的利益,沒有半句對於一位爲國事勞而死的老臣的緬懷,東林黨自私自利的冷程度,崇禎再一次大開了眼界。

崇禎面無表的說道:“卿可有人選。”

黃澍對於自己每一步怎麼走早有廟算,故意沉了片刻說道:“微臣舉薦國子監司業姜逢元。”

姜逢元是浙江餘姚人,實打實的東林黨人,看來是要把大明太子牢牢的控制在東林黨手裡。

一位工業派員走出了朝班:“皇上,工業伯的工業法對於大明的功績,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微臣建議由工業伯擔任左春坊大學士。”

工業派員出來舉薦朱舜,早在黃澍的預料之,故意有失朝儀的在大殿上狂笑了起來:“哈哈,真是天下之大稽。”

“姜司業是萬曆四十一年癸丑進士,歷經三朝,著有《禹貢詳節》《宗伯公集選》等大作,是聞名天下的八文大儒。”

“敢問工業伯是哪一年的進士,有什麼八文大作讓我等瞻仰。”

一句瞻仰,滿朝員鬨堂大笑,一個鄉野出憑藉奇技爲工業伯的野小子,哪裡有什麼大作。

就憑他那些奇技巧還想和八文大作相比較,真是不知所謂。

工業派員聽到黃澍侮辱他們的心果,臉不忿的說道:“黃澍你莫要說,工業伯對於大明的功績哪裡是幾篇八文可以媲的。”

“另外本還想問你了,你一個湖廣監察史爲何擅離職守來到了京城,皇上可是不曾發佈詔書宣你回京。”

就等你這句話了,黃澍故意激怒工業派員就是爲了讓他拿工業伯的功績和八文相比,只要對方說出這番話,左春坊大學士基本上就落在東林黨手裡了。

Advertisement

不等黃澍繼續導工業派員,把整個工業派引他所設計好的圈套,朱舜站了出來。

朱舜回看了一眼長相看起來忠厚的黃澍,心裡的計劃有了變化,這一次不僅要掙來帝師,還要把這個東林黨的湖廣監察史黃澍整死。

朱舜心裡有兩本賬,統稱爲《貳臣傳》裡面的人全是滿清的好臣子大忠臣,一本是武錄,一本是文錄。

這個黃澍就是文錄上鼎鼎大名的滿清好臣子,排名還很靠前。

黃澍爲了自的榮華富貴,引導滿清攻破了福建,造了一場場針對漢人的屠殺。

史書上對他有兩句評價。

徽人無不唾罵澍者,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