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

《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

踩著一雙沾滿泥土黑布鞋的知縣朱玉,永遠忘不了鄉紳大戶們離開時的表,一種比死了親爹還難看的表

尤其是馮員外在雲縣當慣了土皇帝,突然被過去他都懶的看上一眼的小人狠狠踩了兩腳,還是他看的比命還重要的臉面,氣的臉發青。

知縣朱玉都開始擔心別把這個老狗給氣的一口氣倒不上來,死在了衙門後院,可就真了大兄說的瓷兒了。

想到瓷兒這個新穎詞,知縣朱玉笑著搖了搖頭,思緒從回憶中迴轉,看向了一無際的稻田。

過去奇形怪狀的田,全部梳理觀的方格。

一株株稻秧整齊的在稻田裡,隨著微風盪漾,宛若青碧湖泊。

煞是好看。

方格稻田的四周,是一條條水堰。

過去也是蜿蜿蜒蜒,看起來很是彆扭,現在也變了橫平豎直。

乾淨利落,整齊劃一。

稻田靠近河的堤岸,修築了一條只能覆蓋田的混凝土堤壩,據負責修築堤壩的京師大學堂學子李州橋所說,能夠防十年一遇的洪澇。

知縣朱玉踩著沒有多雜草的田埂,走向了那條長長的混凝土堤壩,心裡繼續完善清算本縣鄉紳大戶們的謀劃。

策劃了有一年了,已經很完善了,只是時機還不到,或者說土改的時機還不到。

知縣朱玉順著一個很陡的階梯走上了混凝土堤壩,視野瞬間豁然開朗。

面前是那條寬闊的河。

對岸還是奇形怪狀的稻田,和後整齊的方格稻田形了極大的反差。

“老幺,做的不錯。”

知縣朱玉突然聽到一道悉的聲音,趕轉過子看去,驚喜道:“大哥!”

Advertisement

朱舜淡笑著爬上了堤壩,眺視野十分開闊的平野稻田,滿意道:“沒給大哥丟臉。”

知縣朱玉在宴請雲縣鄉紳大戶時,被晾了那麼長時間,還是一副不鹹不淡的表

朱舜只是誇了他兩句,知縣朱玉不好意思的鼻子,低頭笑道:“大哥怎麼來了。”

突然想起來一件事,知縣朱玉拉著大哥走向了堤壩中間的位置,像是在給大人炫耀績:“大哥這個混凝土房子裡是蒸汽機,旁邊的水池子是水池。”

“蒸汽機帶水機把水上來,通過這個水池把水送到水堰裡,再由水堰源源不斷的灌溉千畝良田。”

說到這裡,知縣朱玉突然滿面紅出了一手指頭:“一天,只需要一天就能把水池子灌滿,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讓軍戶們可以閒下來做些短工,補家用。”

朱舜知道弟爲什麼這麼紅滿面,從四月月到七月日,稱作忙月。

老百姓們需要進行拔草、耕耘、糞灌等等農忙,最耗費時間的還是全家齊上陣挑水灌溉稻田。

稻田不比麥田,需要漫過秧的水纔能有個好收,靠近河附近的稻田還好,可以利用水車,但是排水量有限需要用桶挑水。

距離河三裡外的稻田更不要說了,只能想辦法用去河裡挑水,或是從稻田附近的井裡挑水。

想要修築水渠灌溉,先不說河水位較低引不來多水,單是得不到鄉紳大戶們的同意這一條,就堵死了修築水渠的可能。

有了蒸汽水機,軍戶們的只需要在需要拔草的時候,過來拔拔草,需要施的時候過來糞灌,不用天天過來挑水了。

工業化農田爲軍戶全家爭取了三個月的閒暇,有了這三個月的閒暇,能讓他們在欠收的災年勉強活下來了。

Advertisement

知縣朱玉看到大哥越發的讚許了,臉上的紅高漲了三分:“大哥這座蒸汽房和其他的蒸汽房一樣,用混凝土澆灌而,就算是紅夷大炮也轟不開。”

“大門也是厚重鐵門,另外裡面還埋了大量的火藥,只要不是咱家的心腹家丁,進去只有一個下場。”

到那條很難發現的暗線,當炸上天。”

擁有汽缸、分離式冷凝閥、離心式調速等各種部件的蒸汽機,經過龍章姿畢明珪的不斷改良,比以前更加了。

活塞也改造了耐高溫的金屬圈,就算是把圖紙還是標註著詳細尺寸的圖紙給滿清,他們也無法突破技壁壘,製造出一些只有工業母機才能打造的零件。

朱舜還是做了一個雙保障,只要滿清或者東林黨晉商敢搶蒸汽機,下場只有一個,嘗一嘗飛翔的覺。

知縣朱玉突然又嘆了一口氣:“可惜宋老太爺封神了,宋士慧要去給宋老爺子守孝三年。”

“要不然沉默了這麼多年的宋士慧,就可以親眼看到自己這些年的堅持,堅持出來的心果了。”

提到宋老太爺封神,朱舜莫名的有些傷,卻也替老丈人高興的,歷史上多英雄豪傑能夠載青史的不多,封神的就更了。

何況老丈人的這個粥神,不僅在民間的香火極旺,爲了僅次於竈王爺門神等五祀的祖宗神靈。

還得到了朝廷的承認,不再是民間的野神祠,而是關二爺那般的道教正神,據說有不寺廟爲了爭取香火,準備把宋老太爺列爲金比丘。

宋老太爺這是用自己的善舉贏來的善意,閣首輔羨慕都羨慕不來的,這讓朱舜心好了很多。

Advertisement

朱舜過來是爲了彙總各方面況,回去要和戰略的兩位大才商量怎麼突破北五州府,詢問了這一次過來的目的:“士慧不在這裡了,還能保證多畝產。”

知縣朱玉出六手指頭,認真道:“六百斤,士慧不在這裡也能保證六百斤。”

“六百斤。”朱舜平靜的臉容多了一認真:“還不夠。”

“還不夠?”知縣朱玉不明白的看向了大哥,普通的稻種能夠達到兩百斤就敬謝祖宗,雜水稻達到了驚世駭俗的六百斤,大哥居然說還不夠。

朱舜平靜的點了點頭:“是的,還不夠。”

“還不夠東林黨認爲絕對不可能。”

“只有達到了一千斤,才能讓東林黨覺的他們一定贏。”

要想達到一千斤的畝產也不是不可以,搭配足夠的化便可以做到。

現在連合氨的技還沒突破,化就不要想了,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早就去年朱舜就在安排這件事了。

最後看了一眼青碧湖泊般的方格稻田,帶著鐵塔漢子等人回去了:“希福王世子他們不要讓本伯爺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