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冉紅著臉躺在蕭天翊的懷裡,兩人都是一夜沒睡,如今躺在彼此的邊,著一份安心,於是很快就沉沉睡去了。
而葉清霜在門口聽了一會兒,似乎發現兩人睡著了,便也沒有再打擾他們,轉離開了。
去找了蕭景,準備去幫蕭景施針治療疾。
這幾天,因爲要幫著葉清冉提煉綠礬水,所以對蕭景的治療就斷了幾天,但是現在事忙過了,還是要恢復治療,免得半途而廢。
而給蕭景鍼灸治療疾的方法,是在外面遊玩的過程中,遇到的一個老神醫所教的。雖然蕭景一再堅持,他的已經不能走路很久了,要一直靠椅來行,但是還是不想放棄,堅持爲他鍼灸。
儘管現在還沒有什麼效果,但貴在堅持,等堅持個一年半載,確定真的一點效果都沒有的時候,纔會換別的方法試。
外面的局面很快就控制住了,葉展離拿著蕭天翊的聖旨,向天下百姓和封地將士們宣佈,藩王之死並非朝廷所爲,而是宋涼燁爲了滿足自己的野心,一手策劃。而趙王世子江安居和禮王世子裴旭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時間,宋涼燁謀殺藩王,勾結星辰國太后,運兵意圖自立爲王的事,頃刻間便傳的沸沸揚揚。加上有兩個世子的證詞,所以百姓們也都相信了。
接著,蕭天翊頒佈了削藩的旨意,這一場因爲宋涼燁的野心,和容太后的仇恨,而引起的變故,就在這樣的形中落下了帷幕,而之前被耽擱的削藩之事,也得以順利進行。
蕭天翊遵守先前與榮王他們的協議,即便幾個藩王都已經不在人世,但他依然將之前藩王們提的要求都一一兌現,讓日曜國的百姓紛紛稱讚他言而有信。
由於封地羣龍無首,而且幾個世子又極爲配合,所以削藩的事進行的很順利,朝廷將封地的權利收回手中,日曜國再無異姓藩王,現如今整個日曜國,僅存的兩個親王就是景親王蕭景,和玨親王蕭玨,但這兩人都是皇族,並不是異姓王。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先前還盪不安的天下也變得安穩起來。
軍隊都回到各自的位置,蕭天翊將四個封地改州爲郡,派了新的郡守過來治理地方,郡守歸朝廷管轄,要定期述職。
宋涼燁先前私刻的兵符被銷燬,蕭天翊對封地軍隊實行了統兵權和掉兵權分離的制度,將兵符全部收回,將領沒有皇上諭令,不得私自調軍隊。
如此一來,日曜國逐漸安寧,中央皇朝的權利前所未有的集中和強大,接著,蕭天翊又趁此機會頒佈了一系列的法令,輕徭薄賦,革除科舉弊端,文武均衡,廢除貴族世襲制,讓寒門子弟也有朝爲的機會。
一時間,整個日曜國的天下,變得欣欣向榮,人們在蕭天翊政令的庇廕下,看到了希的芒。
轉眼間就到了七月底,天氣正熱起來,先前葉清冉還當前尚義的時候,爲日曜國所做的貢獻再一次現,堤壩的修築
讓南水北調,均衡了各地的水源,讓糧食作不至於被幹旱的天氣而曬死,也不至於被突如其來的暴雨而沖毀。
八月初,燕王宋世年在葉靈的細心照料下,傷勢痊癒,但還是很虛弱,但是他聽聞自己的兒子做出你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不僅妄圖舉兵叛自立爲王,而且上還揹負著三條人命,心中不由得氣急。
於是,燕王在能夠下地走之後,立即從星辰國啓程回甘州城,並且在到達的第一天,命人寫下一封罪己詔,說自己教子不善,險些給日曜國釀大禍,自願遁空門,爲自己這個不的兒子贖罪。
蕭天翊和葉清冉勸解無果,便只能由著燕王出家當了和尚。
最近幾年一直盪不安的日曜國,似乎在此刻,纔算是真正的平靜下來。
四個封地的王府也都被改造,改一般的府邸,而原先王府的家奴只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全部遣散,放他們出去另外謀生,過普通的日子。
只可惜,宋涼燁就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不見,似乎再也沒有出現過。葉清冉調了所有能用的力量,加上蕭天翊的冥夜樓,葉展離的銀笛黑人,所有人明裡暗裡齊齊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宋涼燁在哪裡。
當然,也沒有韓明的下落。
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葉展離過來向葉清冉請辭,說是要親自去尋找韓明的下落。畢竟他心繫韓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如今朝中沒有需要他的地方,他便打算出去尋找,一個月找不到,他就找一年,一年找不到就找十年。
只要宋涼燁和韓明還活著,他就一定能找到他們兩個人的下落。
葉清冉找不到任何理由,來拒絕葉展離的請求。只是覺得世事無常,明明應該會是很好的一對眷,如果不是這麼多事橫生枝節,說不定韓明早已經了葉清冉的嫂子。
“大哥,我知道你心意已決,我也不留你。今晚在品香樓,我讓廚子做幾個你吃的菜,算是爲你踐行。不管怎麼樣,我都希你把明帶回來。”葉清冉說道。
“好,你放心,我會準時去的。”葉展離點了點頭。
而葉清冉同樣也請了蕭景和葉清霜,之前一直很忙碌,還不知道蕭景和葉清霜在外面到底是怎麼到的,如今正好有機會,可以聽葉清霜講一講出門在外遇到的事。
酉時,品香樓,頂層的包廂裡,葉清冉和蕭天翊已經坐在裡面等待了,沒過多久,蕭景和葉清霜也來了,四個人便坐在裡面等葉展離。
可是一直等了半個多時辰,天都黑了,葉展離卻還是沒有出現,而且一點音信都沒有。
“阿琛,你回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蕭天翊吩咐著,阿琛領命而去。
他很快就施展輕功回到住的地方,卻見葉展離的行李全都不見了,房間裡只留下了一封信,說他不去品香樓了,這頓飯,等他找回了韓明,再一起吃。
阿琛將信給葉清冉,葉清冉雖然
只覺得惆悵嘆息,卻也什麼都沒說,只是將信收起來,希葉展離早點把韓明找回來。
雖然現在通緝令發了,也給楚靖宇和風長歌去了信,讓他們在其他兩國的地界上幫忙搜尋,但是這樣找人無異於大海撈針,所以葉展離心急也是正常的。
“既然大哥不來了,那我們吃吧,免得浪費了這桌好菜。”葉清冉說著,便招呼葉清霜和蕭景吃飯。
似乎很久沒有這樣團聚過了,葉清霜神自得地吃著飯,而蕭景卻是時不時的給葉清霜夾菜,夾的還是葉清霜喜歡吃的菜。
這一幕落在葉清冉的眼中,引起了的興趣。
還依稀記得,在幾個月之前,們都還在京城的時候,葉清霜聽聞蕭景要登基爲帝,便覺得自己一腔癡終究不能開花結果,所以選擇獨自一個人離開京城,遠走他鄉。
可是,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蕭景和葉清霜之間的關係突飛猛進,並且有了質的變化呢?
葉清冉很好奇,便問道:“清霜,你這幾個月在外面都做了些什麼啊?你和八皇子,到底怎麼到的?”
清楚的記得,當蕭景耍詐把皇位傳給蕭天翊之後,便去護國公主府找葉清霜,可是收到的只是一封不告而別的信。葉清霜和蕭景先後離開,也許走的路都不是同一條,可沒想到機緣巧合到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了,當時我離開京城之後,便一直往南走,因爲我聽說南郡有個深谷,做神醫谷,那裡面住著一位姓薛的神醫,我便想著去拜訪他老人家。”葉清霜看了蕭景一眼,然後開始講述自己這幾個月以來,在外面的見聞。
其實葉清霜也算是厲害,自己一個人,連個丫鬟都沒帶,而且是個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千金小姐,居然這麼一路平安無事的走了很遠。
是從京城的南門出去的,因爲日曜國京城已經很靠北方了,便想著往南走。這一路上,葉清霜扮男裝,小心謹慎的趕路,這世界上終究還是好人多,所以一路上也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別人只當是獨自趕路或者遊學的讀書人。
葉清霜沒有目的地,一邊走,一邊利用所學的醫爲人治病,也算是做了不好事,爲窮苦的百姓贈施藥,深得百姓們激。
而巧的是,蕭景也是從南門出去了,他只不過是比葉清霜晚了一天出門,雖然和葉清霜走的不同路,但是終究有幾個地方是重合的。而就在這幾個重合的地方,蕭景聽見民間盛傳有一位心腸極好的神醫,不僅醫高明,而且贈施藥,慷慨大方。
在多番打聽之下,蕭景幾乎確定,這個爲窮苦人家治病不收錢的年輕神醫,就是扮男裝的葉清霜。
但是天大地大,即便有的消息,卻還是不能找到準確的位置,因爲通常等蕭景到達一個地方的時候,葉清霜早已經從那個地方離開。
他們之間的關係似乎就是一直在追逐和錯過,直到有一天,蕭景收到了太皇貴妃寧氏的信。
(本章完)
分給朋友: 章節報錯
年輕貌美的科研大佬,一朝穿越成了父不詳,娘又瘋的野種,家裡窮得響鐺鐺,還有不明勢力打壓? 她擼起袖子智鬥極品和惡勢力,憑藉著專業知識在古代發家致富,一不小心成了各路大佬,身份尊貴,無人能及! 只是,某人的金珠總是自己跑到她衣兜是怎麼回事? ~ 聽說太子的掌心寶是個爹不詳,娘又傻,家又窮,人人唾棄的野種!又黑又醜又窮又沒才華! 大家紛紛跑去圍觀! 然後有人說:“今天書院來了一個傾國傾城的代院長長得有點像她。” “昨天我爹請了一個特別厲害,又特特特……別漂亮姐姐幫忙破案,長得和她一模一樣。” “上次我聽見錢莊掌櫃說,他家錢莊的存銀有一半是她的。” “我還聽見某國某皇子稱呼她為皇妹!!!” 眾人:“……” 這叫又黑又醜又窮又沒才華的野種?
容音遇到謝煜安時,曾經縈繞在他身上的榮光已然消退。在戰場上傷了眼的他,成了不折不扣的瘋子。后來,所有人都以為容音把他從深淵拉出來了。只有容音知道,他瘋的徹底,還要將她禁錮在側!冷靜自持軟妹子VS暗黑瘋批大閻羅
臭名昭著,心狠手辣,靠殺戮上位的程侯爺看上陸家小七。 但佳人已定親,程侯爺拆; 陸小七易郎而嫁,程侯爺冷笑搶! 新郎上門要人,程侯爺霸氣又無恥她懷了我孩子。 陸小七冤枉啊......
第三十年,明月夜,山河錦繡,月滿蓮池。 永安公主李楹,溫柔善良,卻在十六歲時離奇溺斃於宮中荷花池,帝痛不欲生,細察之下,發現公主是被駙馬推下池溺死,帝大怒,盡誅駙馬九族,駙馬出身門閥世家,經此一事,世家元氣大傷,寒門開始出將入相,太昌新政由此展開。 帝崩之後,史書因太昌新政稱其爲中興聖主,李楹之母姜妃,也因李楹之故,從宮女,登上貴妃、皇后的位置,最終登基稱帝,與太昌帝並稱二聖,而二聖所得到的一切,都源於早夭的愛女李楹。 三十年後,太平盛世,繁花似錦,天下人一邊惋惜着早夭的公主,一邊慶幸着公主的早夭,但魂魄徘徊在人間的小公主,卻穿着被溺斃時的綠羅裙,面容是停留在十六歲時的嬌柔秀美,她找到了心狠手辣、聲名狼藉但百病纏身的察事廳少卿崔珣,道:“我想請你,幫我查一個案子。” 她說:“我想請你查一查,是誰S了我?” 人惡於鬼,既已成魔,何必成佛? - 察事廳少卿崔珣,是以色事人的佞幸,是羅織冤獄的酷吏,是貪生怕死的降將,所做之惡,罄竹難書,天下人恨不得啖其肉食其血,按照慣例,失勢之後,便會被綁縛刑場,被百姓分其血肉,屍骨無存。 但他於牢獄之間,遍體鱗傷之時,卻見到了初見時的綠羅裙。 他被刑求至昏昏沉沉,聲音嘶啞問她:“爲何不走?” 她只道:“有事未了。” “何事未了?” “爲君,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