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筆疾書起來。
后排號房之中的馮林拿到題目后也不暗笑了兩聲。
蕭六郎給林業補習,他也跟著旁聽了些,林業怕蕭六郎,有時會把考卷拿去給自己過目一遍,自己覺得沒問題他才呈到蕭六郎的面前。
一來二去的,《孝經》一書他也會背了。
不是考場紀律嚴明,馮林都想哼小曲兒了。
單從這一場考試來看,考們出題的難度完全趕不上蕭六郎的魔鬼難度。
其余考生并不如他們三人這般淡定,他們委實沒料到今年的考題會超綱,要了老命了!
不過能進鄉試的考生心理素質相對來說都算過,盡管心狂吼咆哮,面上卻著頭皮寫了下去。
今年的秋老虎厲害,昨日進來就很熱,只是沒今天這麼熱。
考棚狹窄仄,且不通風,剛開考沒一會兒考生們便熱得滿頭大汗。
有膽大的考生直接開始寬解帶,雖說有損儀容,不過考場紀律一貫是只要不作弊,考便不管你拉屎放屁。
到正午時,太從高空直而下,考棚的氣溫又高了不,所有考生都覺自己在被架在鐵板上烤。
終于,一個省城的考生中暑暈過去了。
這是個大戶人家的公子,沒吃過什麼苦,不像寒門學子常下地干活,反而耐得住高溫。
監考關注著他的靜,他最好能自己醒過來,否則一旦讓人抬出考棚便再也無法返回考場。
等了一會兒,那名考生始終沒反應,監考只得來侍衛把他抬出去看大夫。
侍衛剛把人抬到貢院門口他就醒了,他哭著喊著要回去考試,奈何考場紀律不會為了任何人破例,哪怕是皇子都不行。
所以科舉對考生各方面的要求都極高,不僅需要心理素質過,素質也必須夠好才行,否則本扛不住這麼高強度的考試。
這一小曲對其余考生也造了極大的心理力,加上天氣確實越來越熱,所有人都覺自己的考棚了一個大火爐。
起先還矜持不肯寬的考生這會兒啥也顧不上了,沒把衩掉都是對考場最后的尊重了!
蕭六郎也覺到了炎熱,若在以往,他怕是也早熱暈過去了。然而這半年來顧每日拉著他做復檢,一天也不落下,即便外出考試,也會代馮林盯著他。
他起先認為做的一切都是徒勞,因為他無論如何也擺不了心底的影,他無法像個正常人那樣站起來。
直到眼下他才明白,的辛苦沒有白費,他的強健了太多。
又過了半個時辰,考棚的溫度達到了頂點,又有兩個考生熱暈了。所有考生心煩氣躁,腦子暈暈乎乎,已無法正常思考。
蕭六郎解下了外,還是不夠,他的目突然落在了手邊的包袱上。
他打開包袱,拿出顧讓馮林帶過來的小綠瓶,抹了幾滴在太與額頭上,頓時一涼氣從腦門兒傳遍全,他瞬間神清氣爽、耳聰目明。
所有的燥熱都在這一刻降了下來,他沉下心,繼續提筆做題。
天氣直到太落山才沒那麼炎熱了,這一日考下來,考生們全都癱了,也不知是讓鄉試考的還是讓太烤的。
蕭六郎、馮林與林業因為有顧給的神藥,比其余考生輕松不。
白天大家都沒什麼胃口吃東西,眼下下涼了,總算想起來要進食了。
然而令考生們崩潰的是,天氣太熱,他們帶進來的干糧已經全都餿掉了!
考棚里升起了一淡淡的餿味,監考都忍不住住了鼻子。
但很快,一陣酸酸甜甜的清冽果香飄了過來,是橘子!一剝皮能濺出滿手橘子香味的油,新鮮得不得了!
咕嚕~
有考生的肚子了。
接著所有人都開始流口水,橘子太香了,酸酸又甜甜……
蕭六郎吃了一個橘子,又拿出一條干與一塊餅子,餅子與干把水分烤干了,沒壞,醬菜也沒壞。
他細嚼慢咽地吃了起來。
香混著醬菜的醬香彌漫了整個考場,所有考生都崩潰了。
白天那麼難的考題、那麼惡劣的天氣已經夠折磨人了,為什麼還要在考場里吃這麼香的東西?
你們真是來考試的嗎?
有誰考試會帶這麼盛的吃的?
若不是考場止頭接耳,考生們都想大喊一句:“兄臺,分我一口吃的,以后你上哪兒,我罩了!”
禍不單行,如此炎熱的天氣,夜里怎麼會了蚊子?
蕭六郎三人涂上風油,舒舒服服地睡了個整覺。打了一夜蚊子的考生們走出考場時,黑眼圈都快掛不住了。
萬幸是出考場這日省城下了一場大雨,天氣總算轉涼了。
十一這一日,考生們再度進考場。
第二場考的是五經一道,是議論文,每一篇的字數要求并不高,不于三百字即可。往年多以議論民生與仕途為主,譬如天下工商、水利農桑、六部職責劃分等等。
今年卻一上來便是一道《論削藩之利弊》,直接把考生們給炸暈了。
如此尖銳又敏的題,究竟是哪個不怕死的考出的?
在昭國,每年鄉試的考題是由閣制定,然后由皇帝審閱,皇帝首肯了才會裝匣封臘送往各大省城。
由朝廷統一發放的考題都是一致的,只是不排除某些人為或者意外的狀況,譬如泄題、毀題等事故,因此朝廷往往都會準備八套題。
考試時由正主考當眾隨機題,到哪套是哪套,目前為止還沒出現過所有省城都到同一套題的先例。
而不巧,今年本省城的正主考中了最難的一套題。
這群考生中有像蕭六郎這種初次鄉試的,也有考了大半輩子頭發都白了還在考的。
但凡考過多次的都能看出今年的題不簡單,不按套路來呀……
歷年的閱卷都有自己的喜好,考生們在做題事都會盡可能去迎合考的喜好,這也是為何每年都會有人花重金打聽考們的來歷以及生平事跡。
可問題是,削藩一事并不是普通的民生問題,它不能由考的喜好去決定,這主要是看朝廷的態度。
如果朝廷主張削藩,那麼考絕不可能給一篇反對削藩的考卷高分,不然考豈不是在公然囂朝廷、囂皇帝?
從朝廷招安林家一事,考生們大抵還是明白朝廷對藩王的態度的,至近十年之絕無可能削藩。
保險起見,絕大多數考生都選擇迎合朝廷的風向,引經據典、辭藻華麗地講述了削藩的弊端,并大力鼓吹朝廷如今的安政策。
而在某一件考棚之中,蕭六郎毫不猶豫地提筆寫下——削藩一事,勢在必行!
最后一場是十四號場,十五日開考,考的是八文。
這是林業最薄弱的一項,在試時,他沒有一次拿下過八文的高分,幾乎全是憑著帖經與雜文博了個秀才功名。
然而這一回他看著考卷上的題目,莫名覺得沒有平日里蕭六郎給他的出的題刁鉆。
而且蕭六郎教了他一些八文的技巧,還讓他背了幾句對仗工整的馬屁話,啥含義木有,卻能讓文章的整格調看上去高端又大氣!
他行云流水地寫了!
總之就是水文嘛!
六郎說了,不懂的時候就水文!千萬別空著!
林業覺著自己這回水得很有水平(自己都看不懂自己水了啥),雖然不至于得高分,但應該也不會像以前那樣不及格。
三場考試結束,考生們生生考瘦了一圈,周管事一大早便在貢院外等著了。
看著考生們一個個形容消瘦地出來,他擔心死自家六公子了。
很快,蕭六郎三人出來了。
無論有多人山人海,蕭六郎總是能被人第一眼注意到的那個。
周管事先看到他,隨后看到了他邊的林業。
周管事正要喊一聲“公子你瘦了”,然后話就哽在頭了。
呃……他家公子怎麼好似還考胖了咧?
其實林業沒胖,只是別的考生都瘦了,才顯得他們三個胖了。
周管事快步走上前,激又著急地問道:“考得怎麼樣啊,公子?先前兩場你不讓我過來,我可憋壞了!能考上嗎?考題難嗎?我怎麼覺得大家的臉都不好呀!”
林業道:“回頭,再說。”
周管事看了看一旁的考生們,心知自己是激過頭了,這里哪兒是說話的地方兒?
他笑著對蕭六郎與馮林道:“終于考完了,這段日子辛苦二位了,我家老爺在府中設了宴,請二位賞臉,隨我到府中一敘。”
林家乃省城首富,馮林還想去見見世面,哪知蕭六郎一口拒絕了:“不了,我們要回縣城,林老爺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日后有緣再聚。”
“啊……”
“啊……”
林業與周管事同時怔住了。
尤其林業。
盡管早料到考完蕭六郎就得回去,可真正到了這一刻他心里怪不舍的。
跟著蕭六郎補習的這段日子真是人生中最凄慘的折磨,可進了考場才明白是他最寶貴的經歷。
“你、晚點、走。我送、你。”林業一著急,把口吃的病暴了。
他臉一變,眸子里閃過一慌張。
蕭六郎的面上卻沒有任何異樣,看向他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靜清冷:“不用了,離家這麼久,你也該回去看看了。”
馮林有些詫異,與蕭六郎重逢這麼久,頭一次聽到他說這麼有人味的話呢。
仔細一想,他與一年前有了不小的變化呢。
林業最終也沒能說服蕭六郎去他家,他其實能覺到他與蕭六郎的師生關系是很不錯的,蕭六郎人冷,心卻不冷,可他不明白蕭六郎為何就是不愿到他家去。
周管事笑道:“六公子,表小姐來了,說你鄉試辛苦了,要帶你出去游玩幾日呢!”
林業不喜歡那個花癡表姐!
蕭六郎與馮林回到客棧。
上樓時,馮林問道:“我們要等績出來了再走嗎?”
績出來要半個月。
蕭六郎淡道:“不用,績會通報到縣衙。”
“也行。”馮林點點頭,盡管他很想第一時間知道自己和蕭六郎的績,但蕭六郎這副歸心似箭的樣子,分明是想家了吧?
想娘了。
呵呵呵,臭小子。
二人正往客房去,就聽見大堂傳來考生們激不已的聲音。
“哎,你們聽說了沒有?京城要重開國子監了!”
“真的嗎?誰告訴你的?”
“這還用告訴嗎?皇榜都張出來了!就在府衙門口,不信你們自己去看!績優異的生員經過府衙的舉薦,便有機會進國子監。若是在鄉試中一舉拔得頭籌,那不必舉薦就能搬去國子監!”
生員就是秀才,一般來說,小三元都能得到舉薦的機會,若是沒有小三元,得了案首也是有機會的。
馮林拉了拉蕭六郎的袖子:“六郎,你得了兩個案首呢!”
盡管院試因為某些緣故與案首失之臂,可他依舊是優秀的廩生啊!
馮林拍大道:“哎呀,早知道你當初就不該要那一千兩銀子,怎麼也得重考一次!你要是考上小三元,就必定能去國子監了! ”
國子監是昭國最高學府,天下學子莫不以進國子監為榮。
蕭六郎的神卻很平靜。
他站在樓梯上,聽著大堂中的考生們熱議。
“但是國子監不是陛下親自下旨關閉的嗎?因為當初燒死了年祭酒。怎麼突然又重開了?”
“是莊太傅率領多名肱骨大臣跪在金鑾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才總算令陛下容了。”
“莊太傅真是昭國忠臣啊,當初陛下下令關閉國子監,但凡勸誡者都被陛下罰了。”
“莊太傅沒被罰吧?”
這麼為國為民的好,考生們都不希他惹禍上。
“怎麼會?要是罰了也就不會重開國子監了。”
考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議論得熱火朝天。
蕭六郎出了狐疑且若有所思的神。
他很快沒了聽八卦的心,面無表地回了屋。
林業的東西已被周管事派人收拾走了,蕭六郎只把自個兒的收拾了,客棧的食宿周管事已經結清了,不必二人再掏銀子。
夜里,馮林想去吃省城有名的小吃。
“來這兒這麼久,為了不把肚子吃壞,吃的全是小廚房做的菜,我憋壞了!”馮林委屈地說。
陪蕭六郎去府城考試時,馮林半路瞎吃鬧了肚子,雖是有顧給的止瀉藥,可到底嚇壞了。
鄉試非同小可,為避免重蹈覆轍,他們幾個一直相當忌口。
蕭六郎正巧想給家里人買點東西,便答應了馮林。
省城的街道又寬又長,四輛馬車并駕齊驅都毫不會擁,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行人肩接踵,真真是一派繁華的景象。
馮林看著小販手中的彩燈,羨慕道:“省城真熱鬧,比咱們縣城熱鬧多了,府城也沒這麼熱鬧。”
蕭六郎嗯了一聲,算是給了他回應。
馮林憧憬道:“你說,京城是啥樣?省城都這麼熱鬧了,京城會不會更熱鬧?京城的街道會不會比這更寬、更長?馬車更多?鋪子也更大?”
“嗯。”蕭六郎再次嗯了一聲。
馮林古怪道:“你嗯啥?弄得像是你去過似的!唉,我可真想去京城啊,做夢都想去,只要能去一次,這輩子都死而無憾了!”
蕭六郎淡淡地說道:“京城有什麼好的?是非之地罷了。”
馮林嘆息著搖頭:“你沒追求,你不懂!”
國子監是所有讀書人的圣地,若說馮林從前是只有六分想去京城,如今則是十分,平生若能進國子監走一遭,便不枉他寒窗苦讀十多年。
不過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以他的資質本考不上,也不會被府衙舉薦。
省城的特產是麻糖與驢。
馮林對糖不大興趣,驢倒是饞,二人來到一家老字號驢店,來了兩碗驢湯、兩個驢火燒,并一小碗紅燒驢。
俗話說得好,驢香馬臭,打死不吃騾子,驢只要做好了,那是能香一整條街的。
馮林迫不及待嘗了一口紅燒驢:“哇,真好吃!”
蕭六郎被顧的手藝慣刁了,此時也覺得這頓驢不賴。
吃過飯,二人來小二結賬,卻被告知已經有人給他們結過了。
“誰呀?”馮林問,難道是林業?不對呀,那小子不是回府了嗎?這麼快就溜出來了?還跟蹤他們到了驢店?不和他們同桌吃飯,只暗地里買單?
前世,她含冤入獄,臨死前才知道她不過是一枚棄子。一朝重生,浴血歸來,當她變成“他”,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高升,攪動朝堂風云。…
棄婦顧十八娘自儘於那對新人麵前 了無生意的她卻在十年前醒來 親人還在,尚未寄人籬下 命運正走到轉折點 攜著烈烈的仇恨重生的她 能不能將命運改寫
死前巨大的不甘和執念讓柳望舒重生,只是重生的節點不太妙,只差最後一步就要成為晉王妃,走上和前世一樣的路。 柳望舒發揮主觀能動性,竭力避免前世的結局,也想將前世混沌的人生過清楚。 但是過著過著,咦,怎麼又成太子妃了?
寧熙四年,封地生變,叛軍北上。 年僅及冠的小皇帝身陷囹圄,面對各方蠢蠢欲動的豺狼虎豹,他不得已將那位三年前因政見不合而被自己驅逐出京的胞姐永寧長公主迎了回來: “如今朝中勢力四分五裂,唯有拉攏裴氏可求得生機……聽說,長姐與裴邵曾有一段舊情?還聽說,他至今身側無人,是因仍對長姐念念不忘?” “……額。” 看着小皇帝滿懷希冀的雙眼,長公主實在很不忍掃他的興。 她和裴邵麼,確實是有過那麼一段。 但恐怕與傳聞中濃情蜜意的版本,略略有些出入。 事情的真相是,當初新帝繼位朝政動盪,爲穩固局勢她不擇手段,對尚還純良的裴邵進行了一場徹頭徹尾騙身騙心的算計。 少年一腔真心錯付,從此性情大變,至於現在—— 公主鸞駕抵京當日,他遠在城門下那句字字分明的“長公主金安”,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了。 唉,你看。 這人還記着仇。 —— 【小劇場】 長公主回京了。 裴府近侍如臨大敵,“此女有妖,慣會蠱惑人心,殿帥萬不可忘當日之恥!” 裴邵扯了扯脣:用你說? 於是剛開始,長公主舊疾發作,胃痛難捱;裴邵尋醫問藥頗爲上心。 近侍:沒錯,他一定是想借機下藥毒害公主! 再後來,長公主仇敵太多,突遇刺客險些喪命;裴邵護駕心切,不惜以身犯險。 近侍:苦肉計!他一定是有自己詳細的復仇計劃! 再再後來, 長公主不高興了殿帥哄着, 長公主要星星他不給月亮, 長公主指哪他打哪。 近侍:他一定是……他一定是忘了!(扼腕嘆息 -野心家和她的裙下臣 -一個梅開二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