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暴走正妃要休夫 第857章 天生一對

《暴走正妃要休夫》 第857章 天生一對

有了許嫣發話,袁東也就去廚房里幫忙把碗筷拿出來,然后又喊了正在外面喂喂鴨子的袁一起,這才開始吃飯。

果然這土豆餅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吃完早飯,收拾好鍋碗瓢盆,許嫣這就開始袁東如何做窩窩頭,而袁西則是去上學去了。

“這窩窩頭為什麼要做這個樣子?”袁東看著自己手里拿著的窩窩頭,這麼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菜罩子似的。

“窩窩頭,窩窩頭,顧名思義當然要有個窩才對啊!別小看這個窩,待會兒吃飯的時候,你就知道它的妙用了。”古人的智慧那是不容小覷的。

當窩窩頭全部放進蒸籠里,現在要進行二次發酵,這個時候袁東也就提出要上山砍柴的事,原本他打算要去深山轉轉,現在他不同意,只能另外想辦法。

這家里不能妙用銀子,要是遇到個急需用錢的地方,家里一個銅板都拿不出來,到時候可怎麼辦?

“那你上山小心點,這窩窩頭給我吧!等二次發酵的時間夠了,我會幫忙燒火蒸起來的,不會耽誤袁西回來吃中午飯。”

“那就拜托你了,放心,我吃中午飯以前會趕回來的。”

“嗯。”

袁東拎著弓箭和砍柴刀就出了門,這是他平常的裝備,要是遇到獵就打獵,沒有遇到就砍柴。

嫣坐在家里無聊,就和袁聊起了家常,順便打探打探消息,可是悲催的發現,袁只知道這村子里發生的事,其他的都不知道,據所述,都有好幾十年沒有去過鎮上了。

這里距離鎮上很遠,就是袁東這種青壯年,腳步快,來回都要走上大半天,更何況是這種沒有什麼力氣,眼睛又不好的老太太。

Advertisement

上個街來回要走大半天,這樣的話,村子里種植的東西,一般就無法拿出去賣,這不那些糧食,除了每年戶部派差,到村子里收繳公糧以外,其他剩下的糧食,就了村民用來果腹的東西。

因為現在大蜀國國泰民安,這糧食即便跳出去賣,也是賣不到多錢,老百姓家里除非真的是需要用錢,那才會辛辛苦苦的將糧食送到鎮上去賣。

他們這個村子,連頭牛都沒有,平時去鎮上,都是靠步行,這村子里因為與外界的經濟不是很流通,所以大家平時除非是上街去買生活必需品以外,其他時候,大家都是不去鎮上的,因為要花大量的時間用來種地。

只有把家里的莊稼伺候好,來年一家人才不會肚子。

差不多的時候,許嫣就去架起柴火將窩窩頭蒸,又問袁,找到了壇子里放的酸菜,就著擺在灶頭上,可能是袁東隨手摘回來的十幾個青辣椒,許嫣就給做了一份辣椒炒酸菜。

首先是將青辣椒切碎,然后放鍋里翻炒煎之后,放許油,再將酸菜倒進鍋里,隨便翻炒幾下就能出鍋,那算算的味道,真的是讓人口水長流的存在。

袁西放學就往家里跑,今天早上的土豆餅太好吃了,他覺得中午的窩窩頭肯定也很好吃。

他前腳進門,袁東后腳也就進來了,肩上挑著一擔柴,背上背著弓箭,很顯然今天他除了這一擔柴,沒有別的收獲。

大家洗手吃飯,那松金黃的窩窩頭,再配上酸辣的咸菜,這個時候,袁東才知道,原來那個窩窩頭中間的窩,是用來反過來裝酸菜,就著一起吃的,這樣吃還省事的,連碗都不用。

吃完飯,袁西繼續去學習上學,這還是當今太后提出來的,孩子必須要進行十年教育,其中書是由國家統一發放,筆墨紙硯要學生自己夠買。

Advertisement

這樣學生家長省了一大筆的買書錢,雖然筆墨紙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是家里能供得起讀書人的,也都盡量供著,因為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名天下知。

如今國家安居樂業,在這樣的太平盛世為,也是一件沒有什麼危險,還宗耀祖的大好事。

特別是當今皇上是太上皇的獨子,太上皇和太后就養育了一子一,也就沒有什麼爭皇位那些七八糟的事,加上皇上年,但是卻十分聰慧,又是一個勤政民的好皇帝,由他執政,說這個國家還能安穩好幾十年。7K妏敩

這些平民老百姓對當今的皇室那是心存激之的。

特別是太后的干妹妹,又研究出了好些產值高的農作品種,老百姓每年都能領到國家免費發放的糧食種子,有了這些種子,只要人勤快,家里肯定是不會肚子的。

袁東吃完飯就要去給秧田拔草,在這個沒有農藥的年代,除草就只能靠人工。

嫣在家里呆的無聊,就想跟著一起去,袁東自然擰不過他,也就只能喊戴著斗笠遮擋太

和是許嫣第一次出現在村民們眼前,許嫣穿的是袁的舊服,加上斗笠遮擋了臉頰,大家也看不清許嫣的長相。

只是對于袁東后跟著一個,明顯不是袁子,都頗為好奇份,這不就有人問袁東:“東子,這是你家親戚嗎?怎麼以前沒有見過?”

“是我遠方表妹,父母有事出了遠門,來我家借助一段時間。”

“東子,你家哪里來的遠房親戚啊?你和你娘,不都就是咱們附近村子的人?你爹又是一獨苗苗。”

悉袁東家況的人,覺得這應該就是袁東說的,未過門兒的媳婦,但是袁東臉皮薄,不好意思說出來,所以他們就給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嬸子切莫胡說,這就是我的表妹,嫣,以后還請大家多多照顧。”

“嗨,東子,你的臉皮咋這樣薄,都說表哥表妹天生一對,我看你這年紀也不小了,要是你和你表妹合適,何不兩家合一家,結秦晉之好?”

“嬸子,我還要去田里拔草,就不和你們閑聊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