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郡主有喜,風光再嫁 第169章 軍令狀

《郡主有喜,風光再嫁》 第169章 軍令狀

老夫人輕咳一聲,“既是如此,你好好告訴你大伯娘一聲不就是了?犯得著跟家里人手麼?”

“孫一時急了,畢竟命關天。”蕭玉琢垂眸說道。

“但你這沖子還是得改改,罰你閉門思過吧,正好在家中,也把你的針線繡活兒都好好練練。”老夫人說道。

蕭玉琢勾了勾角,針線秀活兒,怎麼不記得原來的郡主學過?

“老夫人,吳王殿下還未大好,他既是吳王,又是大將軍,手握著羽林軍和神武軍……圣上要他心的事兒多,我本是想過兩天再去探他的。”蕭玉琢輕嘆一聲,“不過既是祖母要我的足,那我就不去了。”

大夫人的手指在袖管里握,又搬出景延年的份來人!

如今他都傷了,日后是個什麼局面還不知道呢!嘚瑟!

老夫人比大夫人更有遠見,“十一娘也不必太過憂心,明日我會家中管事備了厚禮,去吳王府探問況,回來定會告訴十一娘知曉。你也可安心。”

如此,老夫人算是又退了一步了吧?

大夫人臉難看。

原本想著,今日無論如何,也能蕭玉琢在老夫人這兒挨頓打!些皮之苦,免得日后再那般囂張!

沒曾想,老夫人一再讓步,足原本就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了!

這會兒還安的心!

老夫人額角,正要人都退下讓休息。

蕭玉琢卻看著大夫人僵難看的面道,“對了,大伯娘日后再說人不知禮的時候,最好也想想當初的十六娘,我記得有年過年,在假山那兒,十六娘還趴在墻頭兒上……”

“你住口!”大夫人蹭的從坐榻上跳了起來,目眥裂,抬手指著蕭玉琢的鼻子道,“十六娘現在……現在已經在佛前長伴青燈了,你就別在壞名聲了!”

Advertisement

蕭玉琢笑了笑,抬手推開大夫人的手指,“我也不想提的,奈何有人步步呢?”

大夫人一副被噎住的表,瞪眼看著

“祖母好好休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兒,您就別放在心里煩擾自己了,兒孫長大了,自有兒孫福。”蕭玉琢福了福

老夫人抬手退了出去。

大夫人紅著眼眶,垂手站在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嘆了口氣,“你若是覺得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事太多,就老二老三媳婦幫幫你……”

老夫人的話沒說完,大夫人卻是嚇了一跳。

是因為郡主的事一再應付不來,老夫人失了?

再不敢裝可憐,立即收起臉上的委屈,“母親放心,兒媳不累,不過是念著是郡主,娘是長公主,所以多有忌憚……”

“你若真是忌憚,也就不會如此了。”老夫人眼睛老辣的看著大夫人。

大夫人面上有些慚愧。

“家和萬事興,別弄錯了方向,我雖也不喜歡十一娘的子,可是……”老夫人頓了頓,“你不覺得,從宛城回來以后,和以前不一樣了麼?”

大夫人有些怔怔的,似乎沒有明白老夫人的意思。

不一樣知道啊,比以前更令人討厭了。

以前還只是驕橫跋扈,若是想收拾,小辮子一大堆,順手就能住。

如今倒是……跋扈的理直氣壯了?

“多留心看著,別貿然下斷言,我年紀大了,還能提點你到什麼時候呢?”老夫人嘆了口氣,擺擺手,大夫人也退下去。

……

大夫人回到自己院中,還在琢磨著老夫人對蕭玉琢到底算是個什麼態度。

蕭玉琢第一天回來的時候,老夫人說的那些話,分明是對很不滿的。

Advertisement

可過了這幾天以后,老夫人對,卻似乎有些客氣了?

大夫人皺眉,想找個人商量一下。

可這會兒十八娘卻不在邊,十八娘正思慮這自己的事呢。

“你說他是見郡主的?郡主竟私會外男?還是明正大的私會?”十八娘問道。

丫鬟看一眼,不知該點頭還是搖頭。

都說明正大了,怎麼還能私會呢?

出了嫁的子在外頭有些產業,那不是很正常的麼?大夫人還隔幾個月就會見見外頭的掌柜們呢!

“聽說郡主在宛城開了個小食肆,也許那人就是食肆的掌柜……”

“不可能!”丫鬟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十八娘打斷,“他的氣質,怎麼可能只是個食肆的掌柜?”

“娘子要把這件事告訴大夫人麼?大夫人不是正想要揪著郡主的錯呢?不管他是誰,郡主見他了總是不假。”丫鬟小聲道。

十八娘卻是搖了搖頭,“且不說。”

丫鬟狐疑看著家娘子,“這是為何?”

十八娘臉上帶著怯又憧憬的笑意。

他既是進府來見郡主的,只要這事兒不被捅破,郡主以為這般做,沒人干涉。

那麼日后肯定還會這樣見那郎君。

郎君日后來府上,豈不是也能再見到他了?

十八娘只是這般想想,整個臉都紅了起來。

夜里睡下之后。

十八娘還瞧見,自己在回廊中偶遇了那郎君。

郎君對拱手施禮,瞧見姿容,一見傾心,亦步亦趨的追在后。

只覺心跳隆隆,快步向前走。

那郎君追在后頭,口中換著“小娘子,等等小生……”

他眉目清雋,聲音更是好聽。

十八娘走著走著不知怎的就鉆一片桃樹之中。那郎君也追桃林,四下無人,那郎君突然加快了腳步,一把攥住的手腕,將壯的桃樹上。

Advertisement

他眉眼竟是那般的好看,如畫中仙。

他目癡癡迷的看著,然后他一點點靠近……

他的略涼,帶著一清冽的淡香……

“娘子!”一聲喚。

把十八娘從桃樹林中,給回了自己的閨房之中。

睜眼只看見櫻草的帳頂,哪里還有朦朧好的桃樹林,哪里還有畫中仙人的郎君?

十八娘憤憤看著丫鬟,“鬼什麼!”竟打斷那麼好一場夢!

“五更天了,該給大夫人請安去了。”丫鬟怯怯說道。

十八娘重重的哼了一聲,卻沒有懈怠的從床榻上爬了起來。

……

蕭玉琢不知道自家大掌柜如今正被人惦記著。

代竹香留意著外頭的戰事等況。

同盟會消息靈通,紀王幾次遭遇先太子的府兵,蕭玉琢得到消息,甚至比朝廷的戰報還快。

如今景延年重傷臥床,越王李泰又被圣上在宮中。

領兵指揮的只有紀王。

他正是想接著這樣的機會,培養自己在軍中的威信。

上次昭陵被圍困,他調不神武軍兵馬,景延年卻能率神武軍救圣上的事兒,他滿心危機

景延年現在可以忠于圣上,但日后若是父皇傳位與他,景延年還會像終于圣上一樣忠于他麼?

他得未雨綢繆,培養出自己的力量才行。

自古帝王,從來容不下不自己控制的勢力。

紀王在朝堂上談古論今,引經據典,都能侃侃而談。

偏偏領兵,他不是先太子的對手。幾番遭遇他都落敗退兵。

若不是朝廷兵馬比府兵軍備先進,他早潰不軍了。

紀王還埋怨是越王的兵馬不聽話……沒曾想,朝廷給他輸送的糧草突然被劫……

紀王大驚,人到近去借。

Advertisement

可近郡縣府衙糧倉拿出的糧草還不夠大軍吃上兩日!

迫附近大商賈出糧。

沒想到搜了那大商賈家中,竟沒找出夠大軍吃飽一頓的糧食!

還因為他私自下令,搜查商賈。大風小說

被商賈聯名向朝廷告狀,說紀王不顧百姓民生,搜刮民脂民膏!

史大臣看準了時機,立時向圣上參奏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這兩軍對壘的要時刻,叛軍尚且沒有大肆擾民,沒有燒殺搶掠,就是為了煽民心!這種時候,紀王殿下竟然搜刮民脂民膏,民怨沸騰,豈不是助長廢太子的聲威!”

求圣上讓越王殿下出來帶兵的呼聲越來越響。

越王殿下在宮中,見不得圣上的面,卻也上書表示,愿為父征戰,掃平李恪叛軍。

紀王這會兒人不在長安,但是長安的消息,他必定也能聽到。

接連戰敗,加之糧草被劫,讓他在圣上面前大丟了臉面不說,更是在朝臣之中飽爭議。

讓越王出來領兵的呼聲幾乎制不住。

紀王定是甚覺力了。

“聽說紀王立下軍令狀了!”竹香從外頭帶回來消息說。

蕭玉琢聞言挑眉,“什麼軍令狀?”

如今蕭玉琢被老夫人足在家中,當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不過這不影響打聽外頭的消息。

“紀王上書,倘若不能戰勝先太子,他甘愿圣上削去他王爵。”竹香小聲道。

蕭玉琢聞言一愣。

梅香在一旁低呼一聲,“天!他這是拼上了?”

“接連戰敗,他怎麼就有這麼大的信心?”蕭玉琢狐疑問道。

“他大概是怕圣上真的越王出來吧?畢竟景將軍因傷臥床的機會不多,而且景將軍如果好起來,再領了兵,定然會對他更為防備!便是先前襲的事,他有托詞解釋,但一旦失勢,他再想起來就難了。”竹香說道。

蕭玉琢點了點頭,“所以,他現在是只能贏,不能輸。倘若他輸了,既得罪了景延年,又白白送機會給越王。他奪越王的兵馬,越王心里也恨極了他。”

竹香連連點頭。

梅香咬著指頭尖兒,“就是這樣才可疑呢?”

“什麼可疑?”竹香問道。

“他有想贏的心不假,但是輸贏不是一張軍令狀就能決定的呀?”梅香歪著腦袋道。

竹香笑了笑,“這你就不懂了!軍令狀可不是隨隨便便就立下的,一張軍令狀,那鼓舞的是將士的決心,千千萬萬兵丁的士氣!朝廷兵馬本就數倍于先太子,士氣足了,自然能夠取勝!”

梅香歪著腦袋,臉上仍舊帶著懷疑,“我總覺得紀王不是無所持,就會輕易立軍令狀的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