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巨子 第139章 兩種態度,兩種人生

《寒門巨子》 第139章 兩種態度,兩種人生

後世有一種說法作只要斷網三天你就會覺被互聯網拋棄,上面的梗你一個都不知道,什麼閃電五連鞭,什麼耗子尾,特麼的煩死了……

李凌本覺著如今的節奏慢,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可事實表明卻非如此。他也就在考場里待了三天外加睡了一覺而已,結果這徐州城裏卻發生了這許多的變故,真讓人生出滄海桑田的想來。

羅家的事他好歹還知道個前因後果,倒也不算太吃驚,可那五命案又是怎麼回事?如此大一樁命案,放到任何一個時代都足夠震地方了,這讓他忍不住好奇,問起了李莫雲來:「你可知道這命案嗎?」

李莫雲剛把碗中麵條吃,聽了后抹了把含糊道:「只聽說城裏某間宅子裏發生命案,五個外鄉人被全部殺死,事鬧得不小,街上多有議論。」

「沒有其他的了?」

李莫雲搖搖頭:「沒了,至府沒向外更多。哦對了,據說那兇手很厲害,五個死者都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一刀斷,而附近的住戶連慘都未曾聽到。」

李凌聽得一陣咋舌:「這事可真不小啊,想不到我們考試的時候城裏還發生了如此大案。」

「聽說就是因為鄉試把城中不兵馬都調去了考場,才給了賊人以可趁之機……反正現在劉刺史很頭疼,這案子本沒法查。」李莫雲也就道聽途說了一些東西,說到這兒就沒了。

李凌搖搖頭,便把這事拋到一旁,只來夥計,讓他再準備一份食自己帶回去。算著徐滄差不多也該起來了,總得給他準備點吃的。

事實也確如李凌所想,當他們回到院時徐滄也有些發懵地走出房來,他整個人看著比李凌還要萎頓,有氣無力的樣子。哪怕之後吃了飯,依然是懨懨地嘆道:「這連續三日的鄉試果然最是傷,當時我都覺著自己要出不了考場了。」

Advertisement

「大家都一樣,我也是直到剛剛才緩過來。對了,張儒師差人來請我們到時過去一趟,你覺著今日能去嗎?」李凌隨口說道。

「老師……」徐滄心裏頗為,以前他雖也在縣學,可從沒有哪個教諭能這般真心待他,當下就道,「既然是老師相召,我自然是沒問題的。」

「那就待會兒過去拜會,我想應該是關於本次鄉試的事。」李凌立刻定了下來,又和徐滄歇息了一會兒后,便出門買了點糕點什麼的再登張府大門。

張禾顯然是早作了吩咐,兩人才一說明來意,就被請進門去,又有下人領了他們來到後院,在前幾日的書房裏又一次見到了張儒師。

他見二人到來便笑了起來:「你們倒是來得快,我本以為最早也得等明日才會過來呢。」

「老師(儒師)相召,我們豈敢拖延。」李凌和徐滄同時說道,引得他又是一笑:「那就都坐下說話吧。」

等二人坐定,張禾也沒有繞什麼圈子,直接問道:「你二人此番鄉試考得如何啊?」

李凌和徐滄對視了一眼,示意由後者先答,畢竟他已是張儒師的室弟子了。徐滄定了定神,這才老實道:「弟子這次覺著是把自己所學都用出來了,唯一憾的是終究見識不足,所以那兩道策論多有問題,還有就是那道算學題也未能做出來。」

張禾笑著須:「如果只是如此,問題倒是不大,只是無法博得魁首解元。其實策問和算學對一般考生來說都頗為難解,只要能寫出一些東西來已算難得了。而真正決定你能否取中舉人的,還是經義大題,尤其是各自的第一題,只要這兩篇文章做得好,便有極大可能被直接取中。這樣吧,你若還記得,就把那兩篇文章都默寫出來,我看看。」

Advertisement

本來徐滄說這話時心中還滿是忐忑,得到這麼個結果后,心下倒是一寬,忙答應一聲,然後按張禾的意思在旁邊的桌案前寫起了文章來。

「你呢?」張禾又看向李凌問道。

「晚輩也說不好到底發揮得如何,唯一能確認的是那道算學題是肯定做對了,還有策問什麼的問題也不大。」

「呵呵,你還真竹的,不愧是之前在縣城裏做過戶房典吏之人,這些俗務自然難不倒你。」張禾也失笑起來,然後也讓李凌去另一邊把自己的兩道經義大題給默寫出來。

這讓李凌很有一種當初高考之後對答案的覺了,只是那時候絕大多數題目都是有正確答案的,可這寫文章就沒有標準答案了。不過以張禾一代大儒的份和才學,其眼應該和考差不太多吧。

心裏想著這些,李凌筆下卻不見停頓的。雖然當時因為某些原因頭腦略帶昏沉,但到底是自己花了心寫出來的文章,此刻默寫也很順暢,只半個時辰,兩篇文章都已寫完。

再一抬頭,卻發現徐滄已經先一步把文章到張禾手裏,老人正仔細看著呢。見李凌過來,徐滄略有些張地笑了下,等待著結果出來。

可張禾這回卻賣了個關子,看完徐滄的文章后沒有作聲,又把李凌的文章要過仔細看了一遍,這才抬頭,緩緩吐出口氣。徐滄見他神肅穆,心頭更慌:「老師,弟子的文章有什麼不足嗎?」

「不足自然是有的,最明顯的不足就是在於你見識太,整篇文章雖看似華麗,卻還是略顯稚和空,不能深究。不過你的長也很明顯,那就是對經義的把握理解都很紮實,引經據典也頗為得法,尤其是這道春秋題,更是行文流暢,筆力不俗。倘若真了主考之眼,就是點你個五經魁首也不為過。」

Advertisement

張禾剛開腔時徐滄的臉還有些黯淡,可越往後,他臉上的喜就越濃,到最後差點都要雀躍起來:「老師說的是真的?」

「文章之事老夫從來不會開玩笑。」老人肅然道,「只要不出差錯,我覺著你這一回鄉試是必然上榜的,就把心放到肚子裏吧。」

「是是……多謝,多謝老師!」徐滄一聽,歡喜得子都在打了,這等結果實在太激人心。想想去年時,他還是個連秀才都考不上的失敗者,結果如今卻很可能已經要為人人羨慕的舉人了!

李凌也很為自己的朋友高興,笑道:「卓吾兄,我早說了你的才學遠比你自己所想的要高,這回總信了吧?」

「呵呵,我這只是僥倖,僥倖而已。對了,老師,溫衷的文章如何?他,他也是能考中舉人的吧?」徐滄謙虛了一句后,又想起李凌來,關心問道。

他這一問,也讓李凌的心中一。有些人說話喜歡玩轉折,張儒師可別有這樣的好啊,一誇完徐滄,然後把自己的文章貶個一文不值。

看出李凌的張,張禾又呵呵笑了起來:「怎麼,你也會到慌張嗎?」

「事關前程,晚輩豈能例外。」

「好了,就跟你說實話吧,你的文章我不好判斷。」

李凌提起來的心這時被吊在了半空,那個難啊:「儒師您這是什麼意思?以你的才學還能有看不出文章好壞來的時候嗎?」

「因為你的文章不是用一個好或壞能分辨得出的。你很聰明,又有你老師的幫助,所以很輕易就做到了揚長避短,但這些都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你還善於把其他科舉高手的文章化為己用。若是我沒有看錯的話,是這篇四書題,你就化用了不下三個人的觀點和文章,並將他們拼接雜糅到了一塊兒,看著確實辭藻華麗,言之有,但終究是匠氣太重,難稱完。而更奇怪的是,你文中多用排比氣勢之句,似乎是為了這樣而作,如此看著又多了些古怪。」

Advertisement

聽著對方把自己文章的問題一一點出,李凌臉上的神也越發鄭重起來,拜服道:「儒師果然慧眼如炬,把晚輩的文章弊端全部看出來了。如此說來,我回必然落榜了?」

「那倒也不必如此灰心,倘若是老夫當這個主考,你篇文章怕是很難被取中的,不過這回的主考是本省鄭學政,那就另當別論了。我可是見過他不文章的,他就特別喜好用上排比,還有,你的一些觀點也多與他平日所談相通,再加上你這篇文章表面看起來的華麗圓融,應該是能其法眼了。」

「呼……」李凌長長舒出一口氣,倘若對方看得不差,自己這回還真就能考上了。

張禾似笑非笑地看著面前的兩個年輕人,心裏已經多對他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都說文如其人,兩人也都很好地現了出來——

徐滄為人踏實,甚至帶了點刻板。其實這樣的人未必適合場,最好的歸宿就是進翰林院專門研究經史子集,那會了許多麻煩;至於李凌,這是個對科舉或是經義什麼的完全沒有敬畏心之人,在他那裏,科舉只是他達目標的手段,但只有這樣的人才真正適應場啊。

兩種態度,兩種人生,難說誰好誰壞,他只希這兩個年輕人他日真能為國之棟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