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巨子 第174章 會試——國之重典(上)

《寒門巨子》 第174章 會試——國之重典(上)

二月十三,剛四更,本該更深夜靜的卻是一派人聲鼎沸的熱鬧模樣。之前被嚴格執行的宵之策今日已被暫時取消,不過巡城兵馬還是在各主要街道民坊之間游弋戍守,以防出現什麼變故。

一排排燈籠火把將整個京師都照得如同白晝一般,而這些火人流則是慢慢匯聚著,直朝同一個方向而去——位於城東邊的貢院。因為今日正是三年一度的會試開始的大日子,滿城舉子考生都正朝著考場趕去。

李凌和徐滄自然也在這人流之中,早在三更天兩人已起床,梳洗並吃過了飯食——依舊是雷打不的一油條兩個蛋——然後便在李莫雲和早一日趕來的周諜的護送下,坐了馬車出門,沿著擁的街道,順著人流直朝貢院而去。

看著前後左右的車馬人流,便是李凌都不覺有些張,只能用說話來分散注意力:「想不到今日會試的規模要比當初鄉試時更大啊。」

「那是自然的。」徐滄咽了一口唾沫回道:「據我老師所說,每次會試,赴京的考生都在兩三千人之數,畢竟這可是國之大典,天下各地,數十省,千百州府縣的舉子都將趕來一試所學啊。而每次會試取中的貢士卻不過區區百多人,其難遠在鄉試之上了。」會試取中的是貢士,只有之後殿試再中者,才是正兒八經的進士。

李凌點了點頭,目從車外那烏泱泱的人群中快速掃過,只覺肩頭的擔子又重了幾分。以自己的學識,當真可以從這許多天下各地的才子中殺出一條路來嗎?

不過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再想其他的也只是徒增煩惱,他迅速又把心神落定,目灼灼地盯住了前方。

小半個時辰后,他們的馬車終於停在了一條刻意拉起的繩線之外,到了此,就只有本次會試的考生能進了。當下,李凌和徐滄便和送行的李莫雲他們打了個招呼,各自提了考籃,背上一捲鋪蓋就下車走上前去。

Advertisement

如今才是二月中旬,正是春寒料峭的時候,天氣自然要比鄉試時的仲秋時節冷得多。既然接下來又要在考場中度過足足三晝夜,吃過苦頭的二人自當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備下了吃的用的,就連被鋪都帶上了,唯有如此,才能在這一「戰」中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實力來。

邊上其他的考生也有許多與他們是一樣的安排,都是一手考籃,一手鋪蓋,看著倒像是逃難的多過考試的。互相之間看到后,都各自出了苦笑,但腳步卻不曾停,迅速來到守住口的軍士跟前,拿出自家的考憑和舉人銀牌,由其驗明正後,方才得以進其中,真正來到考場範圍。

接下來的一切也就和之前的鄉試大差不差了,在來到貢院門前,便據各自高挑的燈籠來尋找自家隊伍。這回他們找的卻不再是江城縣的燈籠,而是淮北的燈籠,很快就在閉的大門左側找到燈籠,靠上前去。此時燈籠下已經站了不舉子,見他二人過來,便紛紛頷首致意。但因為張的關係,幾乎沒什麼人開口說話的。所以雖然這次匯聚在考場門前的人更多,可論秩序卻要比鄉試那時好太多了,眾人各歸其隊,沉默靜候,與外間的雜了鮮明對比。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大家都自重份的緣故——畢竟走到這一步的考生多都在地方有著不小的名氣,那都是被稱作老爺的大人了,豈能還跟當初鄉試時的生員般胡吵擾?

時間就在這一片寧靜中慢慢走過,當天漸漸亮起時,本來略顯幽靜的考場也終於有了些靜,更有許的幾團火在裏頭閃爍。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考場員們在祭拜天地神明,而隨著幾聲鼓響,一下頗威嚴的長喝也由此而生:「開龍門——」

Advertisement

吱嘎的聲里,寬大高聳的貢院大門緩緩開啟,一名氣宇不凡,著紅服的員神凝重地走將出來。不過他並沒有急著開口說話,先由左右兩名吏員把各自一個香爐火盆放在門前一番施為,大聲喊著:「恩鬼進,怨鬼進!有怨報怨,有恩報恩……」

李凌見此,不覺撇了下,又來了,這跟鄉試時是完全一樣的套路啊。不過若真有心理素質不好又曾做過惡的,被這麼一嚇唬,這次會試還真可能翻車呢。

等這套東西做完,那員才肅聲道:「科舉者,國之掄才大典,諸位更是我大越國中多年之菁英,讀書種子。此番朝廷開科取士,只爾等儘力而為,莫要讓自己的多年努力白費,但也莫要因為一時之貪念而做出什麼讓自己後悔終生的事來……」

一番老生常談的訓話之後,看到眾考生都紛紛拱手稱是,這名考才滿意地頷首,隨後一擺手:「開始進考場,按照排定的順序一個省一個省進,不得了次序。」

由此,考生才得以了起來,先是京畿之地的,然後是湖廣、江南……到李凌他們所在的淮北進考場大門時,都已是日上三竿后的事了。

和鄉試時一樣,進了門后他們也未能直接去考房那兒,而是被人先引到了一霧氣繚繞的浴室前。所謂一回生二回,這回的李凌是越發的練了,徑直解帶,找了個木桶下方就痛快洗了起來。

能到這一步的考生那都是經歷過鄉試時需要沐浴的規矩的,但即便如此,大家心裏依舊有所彆扭,完全做不到像李凌這麼坦然,還能晃著個鐘擺在那兒洗著子,還哼著小曲,一副愜意的模樣。這讓不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很想問他一句,這位兄臺,你這臉皮到底是什麼構造啊?

Advertisement

洗完澡,換上由朝廷提供的寬鬆卻依舊保暖的后,李凌才扛著已經被打的被鋪被考籃來到了真正的考場,按照給自己的號碼找到了考房。

京城貢院的考房到底是要強過地方的,這間考房比鄉試時那間又要大出近半,雖然設施依舊簡陋,但好歹已能讓人平躺在座位上了。而且這考房還有一道薄薄的木門,如此到了夜間,就可有個可靠的遮擋,不用再那寒風侵擾。

而更李凌驚喜的是,這間考房從裏到外都乾乾淨淨,都不用自己再打掃一番。顯然是在此之前,朝廷方面便已經派人把所有考房都仔細灑掃過了,如此進其中,他便可以把筆墨紙硯什麼的都擺放出來,只等上邊發下卷子,便可筆開寫……

但因為這次場的考生更多,所以開始時也就大有耽擱,直到臨近中午,那小兩千舉子才完全到位,由此,整片貢院區域已變得一片肅靜,當消息傳到後方考所在的致公堂時,十多名副主考的目就都齊刷刷地著落在了最裏邊一間房門閉的靜室上,那裏,正是本次會試主考,吏部尚書樊梅生的屋子。

此時,樊尚書正在案前閉目養神,突然似有所,他的目忽然睜開,習慣地拿手了下灰白的長須后,他才慢慢站起來。

樊梅生並沒有走出門去,而慢悠悠來到了屋子角落的一個書架前,把一排書冊拿開后,才出後頭的一隻帶鎖的玉盒來。

捧過玉盒,仔細端詳一遍,確認那上頭的鎖沒有任何問題,而圍繞於盒子四周的火漆也未有毫破損后,他才輕呼出一口氣來,從自己脖子上取出一條細細的鏈子,那上頭正掛了一把鑰匙。

這鑰匙自然就是開盒子上的鎖的,如此層層安排,才能確保自己不在這屋子時,盒子的會試考題也不可能被人看泄

Advertisement

樊梅生將事做得如此細,幾乎不留任何破綻也實在是出於無奈,因為這會試實在太重要了,說不定就有什麼人用上手段,早一步把考題外泄,那自己真就罪莫大焉了。

這可不是他杞人憂天,實在是之前有了太多的教訓。別看大越朝的科舉制度已極其完備,有考前的沐浴換查考籃等等舉,還有考後的糊名謄錄,可防不住一些為達目的之人的各種手段啊,比如花重金買考題,再比如買通考場的兵丁,早一步把相關書文什麼的埋到考房地下,甚至還有買通某個副考,通上關節字詞的,不一而足……

所以此番樊尚書被天子定為本次主考後,為了杜絕這一切手段,早在兩月之前就把包括自己在的所有人都關進了貢院,至於這關係最重的考題所在,更是只有他一人知道,也是直到此刻,才被他從暗格里取出來。

隨著鑰匙轉,小巧的銅鎖發出咔嗒一聲輕響,鎖頭終於被打開,取下,然後在蓋子與盒分離,邊上的火漆應聲破碎后,裏頭存放了兩月的十多道考題才被他輕輕取出。

門開,在眾考的注視下,樊梅生將考題放在桌上:「大家照抄一遍,就人送下去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