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571章 崖州之行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571章 崖州之行

離開雷州,眾人上船繼續往南而去。

經過雷州海峽的時候,兩邊風浪如雷鳴,果然不負雷州海峽之名。

船上的眾人中,除了盧祖尚之外,都是第一次經過這里。

對于大自然的神奇,全都充滿了好奇。

過了雷州海峽之后,便是崖州了。

此時的崖州,作為朝廷的流放之地,經常有犯被流放至此,因此經濟發展建設得不錯。

在海岸附近,竟然還有一不小的港口,附近還停靠了不小漁船。

看到這些,韋安平等人頓時松了口氣,仿佛終于回到了文明的世界。

船只港后,很快便有當地的員前來拜見。

在得知船上是越王李恪后,當地的員頓時激得不行,紛紛過來向他拍馬屁。

李恪小小年紀,哪見過這個陣仗,頓時被一番甜言語,拍得人都暈乎乎的。

“好了,我們此行不是來玩的。”

就在這時,韋安平終于站了出來,向眾人宣布道:“我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看在此種稻子的長孫刺史,你們還不快帶路。”

“啊?原來如此。”

聽到是來看長孫家慶的,當地的員更加高興了。

這豈不是說明,長孫刺史的功績,得到了陛下的看重……立了這麼大的功勞,恐怕馬上就可以回京了吧。

想到這里,許多人都開始暗暗后悔……早知道就應該跟著長孫刺史一起種稻子,說不定也能沾沾呢。

在各種復雜的緒下,當地的員還是帶著眾人,來到了崖州城外。

隨后,在一片稻田附近找到了正在忙碌的長孫家慶。

“長孫從兄!”

見面的第一眼,李恪就認出了對方,隨后大喊了一聲。

Advertisement

“是誰?”

長孫家慶微微一愣,看了許久才恍然大悟:“是阿恪?”

“是我啊。”

李恪點了點頭,一把過去抱住對方,激道:“好久不見,從弟甚是想念。”

“哈哈,確實好久不見了。”

長孫家慶爽朗一笑,拍了拍李恪的后背道:“剛才我差點沒認出你來,幸好你的神沒什麼改變……”

“從兄辛苦了。”李恪抬起頭,認真的說了一句。

長孫家慶來崖州已經有五年了。

當時嶺南開發計劃都還沒有公布,只是聽說了林邑國有一年三的三季稻,所以特意派他過來種植和選育稻種。

如今五年過去,也不知道果如何。

在這種封閉又荒涼的地方,一待就是五年之久,確實辛苦他了。

長孫家慶微微一愣,隨即苦笑:“辛苦……確實辛苦的,不過都是值得的。”

說不辛苦,那肯定是假的。

來到這里的第一年,他幾乎快要瘋掉了,不僅思念家人和長安,還會想念在長安的好日子。

跟長安的富貴繁華相比,這里簡直跟監獄沒什麼區別。

最可怕的是,這里的方方面面都十分落后,不僅沒有好吃的、好玩的,就連書都沒得讀。

而且當地的百姓都是說俚語,長孫家慶聽不懂,也不會說,本沒辦法跟當地人流。

如果不是邊還有幾個仆人和翻譯,他幾乎就是個聾啞人。

這樣的況,一直持續了一年多,當他終于學會了當地語言,跟當地人開始通之后,他逐漸了解了當地的百姓和這里的習俗。

對于他們這種從別流放來的員,當地的百姓既敬畏,又是羨慕,因為他們往往懂得很多道理,又見識過外面的世界。

Advertisement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見識過繁華的世界。

許多當地百姓都想要出去看一看,然而限于當地的條件,他們幾乎一輩子都不可能離開。

在跟當地百姓聊天的過程中,長孫家慶得知了這些想法,于是漸漸萌生了要治理好這里的想法。

至于方法,就靠種水稻好了。

他來到這里的目的,就是種水稻和選育更好的品種。

只要能把水稻種好,將來肯定能得到皇帝陛下的賞識,到時候這里的百姓也會有一條新出路。

于是,他開始振作起來,認真研究水稻的種植和育種,靠著從良種司那里得來的幾本農書,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勞作。

如今五年過去,總算是有了一些果。

“哦?難道從兄有什麼好東西?”李恪放開對方,好奇的看著長孫家慶道。

“不錯。”

長孫家慶點了點頭,隨后旁的稻田,認真道:“經過這幾年的種植和研究,我已經大概了解了這些水稻的種植時機,還有施,除蟲,以及灌水等農活。”

“這幾年里,每一次水稻收獲,我都會選出最大最飽滿的水稻,留作良種。”

“下一季又種在附近。”

“如今,這片水稻已經種了五季,是所有水稻里最好的一批。只可惜你們來的不是時候,此時水稻還沒有,否則你們一定能看到一大片金黃的稻谷,漂亮極了……”

“太好了。”

聽了長孫家慶的描述,李恪已經心生向往,恨不得留下來等水稻

“看來,長孫刺史這些年做得不錯啊。”

就在這時,韋安平也站了出來,笑著說道:“長孫刺史所做的這些事,將來一定可以名垂青史,為萬世所景仰!”

Advertisement

“說這些,就太過了。”

長孫家慶擺了擺手,淡淡一笑道:“我當初來這里,不是為了名垂青史,被萬世景仰的……”

“那是為了什麼?”李恪好奇的問了一句。

“不過是為了給太子,增加些許功績罷了。”

長孫家慶淡淡一笑,道:“可是到了這里我才發現,跟當地的百姓相比,那點功績本算不了什麼。”

“太子殿下,其實并不需要這些功績。反而當地的百姓,更加需要教化和幫助,只有把水稻種好,他們才能過上更好的日子,才能到朝廷的重視。”

“厲害!”

韋安平悄悄地豎起了大拇指。

誰能想到,一個曾經的紈绔子弟,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看來,苦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

崖州種田的這些年,長孫家慶確實長了不,開始擁有為國為民之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