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過江
劉備親自到館驛拜見了魯肅,這讓魯肅有點寵若驚。
劉備是天下聞名的英雄人,而他魯肅,也就在江東有點小名氣,而且一直是以孫權幕僚的份出現的,論起面份,劉備是左將軍,而他魯肅依然只是一個白。
因此,魯肅對劉備的禮賢下士,到非常的。
但歸,魯肅最多也就是對劉備有了一個好印象,該乾的事兒他還是得幹。
首先要試探一下劉備的計劃和打算.要是劉備都不打算抗曹了,那他們江東也就沒有找劉備結盟的必要了。
結果劉備表示跟曹的勢不兩立後,又表示自己現在無兵無將的,打算去投靠蒼梧太守吳巨,以圖東山再起.特麼魯肅能信這個鬼話就真的見鬼了。
來的時候魯肅已經打聽過了,劉備雖然在荊州北部敗了,但長阪坡一戰,你還真的不好說是曹贏了還是劉備贏了,要說劉備現在損失慘重,無兵無將的,誰信吶。
但這種套路大家都懂。
劉備跟曹比起來,確實缺兵將,要靠他現在手頭的軍隊去對抗曹,也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而魯肅此行的目的,也是跟劉備結盟,不是來忽悠劉備當炮灰,幫他們江東防守長江上游的。
破曹這種事,對雙方都有好,但也需要雙方通力合作才行。
Www ¸ttκǎ n ¸¢ ○
所以劉備哭窮,魯肅真不在意合作前的討價還價嘛,大家都懂的。
一番談後,劉備也總算是見識到了魯肅的風采。
確實就跟諸葛亮和徐庶說的那樣,魯肅待人接,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覺,非常的舒服。
跟劉備談論實際事務,也句句都是乾貨,從不藏著掖著,真誠的表達了自己的目的,讓劉備信服的同時,也到了滿滿的誠意。
但因爲張溪的那一串介紹,導致魯肅越是表現的大氣完,劉備就越不敢大意。
這個人,確實是個值得往的人,涉及到雙方分歧的時候,他也會真誠相待,該說什麼就說什麼,用道理來說服你。
但不該說什麼,他也是一句話都沒說,絕對不會給你留下任何口實,就是一個相當出的外。
“此人之才,恐不在伱我之下!”
這是事後,諸葛亮和徐庶對魯肅的評價。
魯肅也確實才能出衆,不僅見到了劉備,大概瞭解了劉備軍的真實況,瞭解了劉備軍現在的軍力和後勤,然後他邀請劉備遣人前往江東,面見孫權,共同商定結盟的事。
有來有往嘛,孫權派了人來展現了誠意,那麼不管不,劉備也得派人過江去回覆一下的。
因此,劉備暫時安置了魯肅,然後繼續開會。
這次是正經的軍議了,將軍和謀士全都到齊,討論跟江東結盟的事宜。
這事兒其實真不用討論,就江夏的這些士卒,怎麼可能是坐擁至三十萬大軍的曹的對手。
結盟是肯定要結盟的,只是這個結盟怎麼結,雙方各自承擔什麼義務,又能獲得什麼好,這是需要大家好好商量一下的
所以這次軍議,其實就是給出預案,然後讓諸葛亮帶著這些預案去江東,跟孫權會談。
是的,去江東的人選,肯定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現場所有人中最瞭解荊襄況的,他去江東,簡直是唯一的人選。
只是諸葛亮也提出了一個要求——要張溪陪著他一起去。
這讓張溪開心的,本來還想跟著去江東看看呢。
不確定這個世界是走什麼路線的,但如果是演義線的話,那赤壁之戰這麼彩的各種名場面,不去看看不是可惜了?!
再一個,不管是史實線還是演義線,諸葛亮這一趟江東之行,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危險就算有危險那也是諸葛亮有危險,跟他張溪沒啥關係的。
簡直可以說是一趟公費旅遊,而且說不得還能看上不好戲,親經歷一下波瀾壯闊的赤壁之戰。
所以張溪本來就想跟著去,諸葛亮這麼一說,張溪立刻答應了下來。
而諸葛亮要張溪去江東,其實目的也不單純。
江東那邊對抗曹是什麼態度,目前的諸葛亮也是猜不到的。
不過在諸葛亮想來,說服江東抗曹有三個關鍵的地方,只要掌握住兩,那基本這事兒就了。
一個,是江東之主孫權的決心只要說服孫權決定抗曹,這事兒就定下了一半。
這事兒其實不難,孫權派魯肅過江,本就說明了他的意願,現在諸葛亮過江,無非是堅定他的信念而已。
第二個,是爭取江東軍方的支持。
這個就比較麻煩了。
江東的軍方,一部分是世傢俬兵,一部分是淮泗集團的老將軍們的部衆,最後一部分是孫家的心腹部衆。
江東世家的德行諸葛亮也有所耳聞,基本就跟荊州世家們差不多,順風局還行,指他們打逆風局就算了吧
而且江東的軍力構,目前還是淮泗集團的人佔據上風,只要搞定了淮泗集團的首領周瑜,那麼這事兒就好辦多了。
可諸葛亮跟周瑜沒集,兩人別說了,恐怕周瑜都不一定聽說過諸葛亮這個人。
但張溪不同,張溪確實是在鄂縣跟周瑜手過的,而且還“擊退”了周瑜雖然周瑜是自己主退兵的吧,但能擋住周瑜的進攻,諸葛亮不相信周瑜對張溪沒印象。
順帶的,也是給江東的淮泗集團一個信號——別以爲我們是來求救的,我們這邊也有媲你們周郎的名將,大家只是合作而已。
對待文人世家,你曉之以理是最好的辦法。
但對待武將,炫耀武力纔是最好的說服辦法。
這纔是諸葛亮打算上張溪同去的原因.文那邊我去炮,武將這邊還得靠張溪鎮一下場子。
當然,劉備帳下論鎮場子,最好的人選是二爺。
但二爺要忙著整理江夏軍務,而且帶著二爺這個級別的大將過去,諸葛亮覺得這不是去鎮場子的,而是去欺負人的。
論知名度,這時候江東最出名的統帥周瑜,連二爺名氣的一半都沒有,二爺去了,那不是鎮場子,是碾,容易激起江東將領的逆反心理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麼。
至於第三個關鍵點其實是世家,但這個不重要,只要孫權堅定抗曹,周瑜爲首的淮泗集團同意出兵,剩下的世家們短期鬧不出什麼幺蛾子來。
因此,制定好預算和底線之後,劉備派遣諸葛亮爲正使,張溪爲副使,在魯肅的帶領下,過江前往江東,跟孫權商議結盟抗曹之事。
一架扁舟,順流而下,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從夏口來到了柴桑。
魯肅也是先把諸葛亮和張溪安排在館驛歇息,然後自己去見孫權,跟孫權彙報這次去江夏的見聞和果。
魯肅和孫權到底談了些什麼,在館驛中休息的諸葛亮和張溪肯定是不知道的,不過諸葛亮還是要想辦法,對江東這邊的況先個底。
因此,諸葛亮讓張溪打著採買的名義,到柴桑大街上去打聽一下,看看現在江東對曹軍來犯的輿論風氣怎麼樣。
張溪就覺得很奇怪,大街上打聽來的消息,能有多是真實的大多不都是一些八卦麼?!
你真要打聽部消息的話,直接去你哥哥的府上拜訪一下,不就全知道了?!
諸葛瑾現在可是在江東啊,而且據說混的很不錯來著。
對此,諸葛亮就是笑了一下,什麼也沒說。
張溪不太懂諸葛亮的心態,但既然諸葛亮不肯去,估計是有他的理由那就按照諸葛亮說的辦唄。
張溪打著出門採買的名義,離開了驛館,前往柴桑大街。
這是張溪來到這個世界後,真正意義上見到這個時代的大城市。
新野,西陵,鄂縣,都算小縣,跟柴桑城這樣的大城比起來,還是差一點的。
不過嘛,跟張溪想象中的大城市不一樣,柴桑的市集也說不上多麼的繁華,也可能跟最近曹軍佔據荊州有關,覺市面上有點蕭條。
不過再怎麼樣,也比新野和西陵強的多,再蕭條,市集上總是有人採買東西,酒肆裡也依然有人在談天說地。
張溪先是採買了一些日常用品,然後就帶著這些東西,找了個酒肆吃了一頓飯。
吃飯不重要,打聽酒肆中人的談論纔是最重要的.張溪這頓飯,足足吃了半個多時辰。
而吃完這頓飯,張溪該打聽的也打聽的差不多了,趕收拾東西,回到館驛跟諸葛亮彙報。
“如今江東諸人確實憂心荊州曹軍,恐曹軍有南下之心,或戰,或降,或逃亡者,各言其是。”
這是張溪打聽來的消息,而諸葛亮聽了,倒也沒有太意外,而是接著問道,“那以元長之見,這江東百姓,是言戰者衆,還是言降者衆?!”
張溪一撇,說道,“軍師,百姓聽聞曹軍南下,焉有心思在酒樓談論是戰時降此不過江東世家弄輿論而已,當然是言降者衆。”
諸葛亮聽著一愣,有點小尷尬.裝沒裝。
也對,張元長也是智謀之士,此等小事焉能看不破?!
當下也不跟張溪裝樣了,對著張溪說道,“確如元長所言可細說言戰者皆是何人?!”
“這個言戰者嘛”
(本章完)
分給朋友:
沈玲瓏很喜歡孩子,可一直沒有找到個滿意的物件生娃娃。一朝車禍,她竟是來到了華夏國艱苦的七十年代,並且喜當娘!大福:娘,我不讀書!二福:娘,我就撒了個謊言……小福:娘娘、抱抱~小妹:娘、我就是要嫁給大老闆!不再這個家都要嫁!喜當孃的沈玲瓏:嗬,竹筍炒肉你們吃不吃啊?五個孩子,四個煩,還有一個懂事的讓人心疼~
草木小精靈化形失敗后穿到古代,本以為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奶團,卻沒想到那位素未謀面的爹爹大有來頭,竟然是一國之君! 才三歲的小寶剛死了娘親就被接到了皇宮,成為了一國兇殘暴君最小的九公主,也成為了目前皇室中唯一的一個女孩兒。 而且一不小心,她就混成了皇家的小團寵了,親哥就有八個,還有兩個叔叔和好多堂哥呢! 作為草木精靈,即使穿越變成人類小孩兒了也是喜歡種田的,並且種植天賦無人能及。 「陛下,小公主改良了水稻和小麥的種子,現在已經畝產千斤」 「陛下,小公主種出了一種名為紅薯的高產糧食」 「陛下,小公主又發現一種高產糧食了」 「陛下……」 一個不小心,小寶成為全國團寵了,其他國家的平民百姓更是恨不得連夜收拾包袱搬到大夏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