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兄弟見面
經過張溪這一摻和,軍議瞬間安靜了不。
而劉備一時間也沒有立刻做出決斷,而是宣佈解散軍議,留下諸葛亮,徐庶,張溪,龐統四人,繼續商議。
其實軍議後期的氛圍,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在場的將軍文們,不是跟隨劉備的元從,就是荊州本地的代表,他們肯定不希劉備的繼承人跟江東走的太近。
江東的勢力很強大,起碼現在看來是這樣的。
如果劉備的繼承人天生偏向江東,有江東的支持,那麼荊襄本土派和元老派的利益就會到嚴重損害。
不說話,其實也是一種態度,只是不方便直接表達而已。
劉備當然也知道自己手下人的心思,但江東聯姻這個事,還真不是一下子就能徹底決定下來,所以暫時解散軍議,留下四個人主要謀士,繼續商議。
最近這兩年,劉備又是擊敗曹,又是擴大地盤的,整個人意氣風發的很,完全看不出來已經五十歲了。
這也導致了諸葛亮和龐統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全都忽略了十年以後的未來。
十年後,劉備六十,而劉備最大的兒子劉禪,才十三歲。
而江東那邊呢,孫權三十八,孫尚香三十歲.這年齡層差,要說江東不是想借機做點啥,打死諸葛亮都不相信吶。
因此,諸葛亮有點猶豫了。
在現在這個時候聯姻,對劉備是利大於弊的,但如果站在十年後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搞不好是弊大於利的。
當然,諸葛亮不可能會料到十年後發生什麼事,只能以目前的局勢來推測十年後.除非劉備能順利活到七十歲,否則這個接班人的問題,很有可能會被江東利用。
但活到七十歲連劉備自己都沒有信心。
這年月,能活到五十都算是高壽。
五十知天命嘛。
因此,諸葛亮也開始傾向於拒絕聯姻了。
而龐統嘛,也有點猶豫,但總來說,還是比較樂觀的。
對於繼承人的教育,劉備顯然不可能完全給江東來的聯姻對象去負責,他們這些人也是要參與進來的。
更何況甘夫人還活著呢,一個嫡母就算再強勢,也沒辦法割捨下劉禪對生母的懷念。
龐統認爲,只要能限制住江東方面對劉禪的影響,聯姻這件事,本是對劉備有利的。
但可惜,四位謀臣中,只有龐統是贊聯姻的,徐庶繼續持反對態度,而張溪嘛雖然這時候一句話都沒說,但他的態度,剛剛在軍議上已經表明了。
而這時候,劉備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而劉備嘛本他就沒打算聯姻。
劉備這人雖然也喜歡華服食,喜好犬馬,但對方面,可比曹丞相要有守的多。
本來他也沒有一定要聯姻的意思,再一想到繼承人問題可能被江東手,頓時也息了聯姻的心思。
只是吧,江東那邊既然來使提到聯姻的事兒,那麼劉備這邊怎麼回絕也是一門學問。
不能太直白的拒絕,這會讓江東那邊很沒有面子,讓人誤以爲劉備沒有鞏固同盟之心,或者是嫌棄孫權的妹妹。
所以,必須要找一個合適的藉口。
這種事兒,自然由諸葛亮去頭疼,誰讓他現在是劉備集團的大管家呢。
散會之後,張溪也沒管諸葛亮腦去找什麼理由,顛顛的跑去的找寇封算賬。
再晚幾天,自己可就要回江夏去,而寇封也要回長沙去鎮守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趕先去館驛,找到寇封,然後劈頭蓋臉的一頓訓,訓的寇封嘿嘿傻笑,不敢反駁一句。
不要小瞧這年頭“兄長”兩個字的含金量,寇封要是真的惹到了張溪,張溪他都沒人敢的。
不過張溪好歹是給了寇封的面子,是關起門來訓的。
訓完之後,張溪也跟寇封重新流了一下兄弟.也就是詢問一下寇封在長沙的經歷。
如今的寇封,也算是獨當一面的人了。
雖然職依然還只是一個校尉,但他鎮守長沙,負責長沙防務,本就說明了劉備對他的看重。
要知道長沙這個地方,劉備軍只佔據了一半,還有一半是江東的地盤,而且雙方之間的勢力犬牙錯,理起來非常的麻煩。
寇封能被劉備安排在這麼重要的位置上,也充分說明了劉備對他能力的認可。
而寇封呢,確實也比前幾年在新野的時候,看上去要穩重的多這傢伙現在開始蓄鬚了,看起來別有一副威猛的覺。
軍中的事,寇封基本還是按照當初張溪教他的那一套在做,所以手下的士卒雖然比不上張飛直屬的那幾千人,但在劉備集團部,戰鬥力也是排的上號的。
張溪順便再跟寇封支招,讓他注意招募一些長沙附近的蠻族,利用這些蠻族擅長山地作戰的特點,組建一支遊擊的山地部隊。
一支善於遊走的山地部隊,在長沙這種勢力犬牙錯的環境下,用的好了,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寇封當即表示接,然後詢問張溪,這個山地部隊,該怎麼訓練?!
張溪當場表示,這個你得問諸葛亮去。
既然諸葛亮可以遷南中之民,組建無當飛軍,那麼肯定有山地訓練的訣竅。
這些訣竅,教授一點給寇封,也夠這小子組建一支小部隊了。
寇封當時就不樂意了.問諸葛軍師,哪有問兄長來的痛快。
這年頭的兵法是輕易不外傳的,諸葛軍師不見得會真的教。
但兄長不一樣啊,兄長教弟弟,哪裡能有藏私的。
可張溪真的不會訓練山地部隊,是真心的。
鴛鴦陣還有個圖冊能照貓畫虎呢,山地部隊.在張溪的腦子裡,完全就只剩下一個概念了。
可寇封纏的,張溪實在沒辦法,只能隨便扯點淡敷衍一下這個小子。
比如讓寇封從兵員上嚴格把關,選擇那些擅長在山裡活的當地人,又比如訓練的時候增加一些類似爬山,爬樹,蔽,襲的訓練方式,再比如,在軍械上進行改進,儘量配備短兵和手弩爲主,主打襲擾,蔽刺殺張溪講著講著,自己都差點沒收住。
真要按照張溪說的那樣去練,到最後會變一個什麼樣的怪胎,張溪自己都不知道。
爲了防止寇封信以爲真的照著瞎練,張溪不得不再三跟寇封強調,不管怎麼訓練,參考當地人的意見爲主,不要聽自己瞎白活。
但效果估計不大。
寇封的想法還是比較簡單的——自家兄長練兵的本事是軍中公認的第一人,自己可是他的弟弟兄長怎麼可能是跟自己瞎白活的呢。
大概是謙虛的回去就照著兄長說的,練起來。
當然,最爲一地長,寇封也不是什麼事都不管,只聽兄長的,他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兄長的練兵之法是不會有錯的,但如何保證這些士兵安心訓練,那就是他這個守將的職責了。
所以,寇封打算回長沙後,跟新任的長沙太守好好談談,加大一下對自己部隊的糧草供給.雖然現在還不知道誰會是新任的長沙太守。
跟寇封叨叨完,張溪也回到自己在館驛的房間裡休息一下。
接下來的幾天,張溪和寇封一起,在油江口附近一起兜了幾圈,也算是一同出遊了。
這年月的娛樂手段就這些,白天還能遊玩一下山水,到了晚上那就真的是沒事兒幹了,只能陪著寇封在館驛裡瞎聊天。
張溪還會在油江口呆上幾天,除了來議事,張溪還代表著關羽來給劉備彙報一下江夏的防務,以及他自己負責的流民安置況,得等劉備空了,再單獨彙報。
而這幾天裡,劉備已經派遣孫幹作爲使節,跟隨江東的使節回去,由孫幹出面,委婉的跟孫權解釋拒絕聯姻的事。
當然,劉備找的理由是“年已五旬,恐不相配”.這裡有說行也行,說不行也不行,完全看孫權怎麼去判斷。
拒絕完聯姻的事後,張溪又等了兩天,終於接到了劉備的召見。
這次召見張溪,不僅僅是劉備詢問江夏政務,還有點其他的事兒。
是關於荊南四郡新任太守的問題。
(本章完)
分給朋友:
冬暖故坐著黑道第一家族的第一把交椅,沒想過她會死在她隻手撐起的勢力中.也罷,前世過得太累,既得重活一世,今生,她只求歲月靜好.可,今生就算她變成一個啞巴,竟還是有人見不得她安寧.既然如此,就別怨她出手無情,誰死誰活,幹她何事?只是,這座庭院實在沒有安寧,換一處吧.彼時,正值皇上爲羿王世子選親,帝都內所有官家適齡女兒紛紛稱病,只求自己不被皇上挑中.只因,沒有人願意嫁給一個身殘病弱還不能行人事的男人守活寡,就算他是世子爺.彼時,冬暖故淺笑吟吟地走出來,寫道:"我嫁."喜堂之上,拜堂之前,他當著衆賓客的面扯下她頭上的喜帕,面無表情道:"這樣,你依然願嫁?"冬暖故看著由人攙扶著的他,再看他空蕩蕩的右邊袖管,不驚不詫,只微微一笑,拉過他的左手,在他左手手心寫下,"爲何不願?"他將喜帕重新蓋回她頭上,淡淡道:"好,繼續."*世人只知她是相府見不得光的私生女,卻不知她是連太醫院都求之不得的"毒蛇之女".世人只知他是身殘體弱的羿王府世子,卻不知他是連王上都禮讓三分的神醫"詭公子".*冬暖故:他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欺他辱他者,我必讓你們體會
一個現代醫師回到貞觀年間,他能做些什麼?如果他正好還成爲了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的弟弟呢?李元嘉,大唐醫王。
世人皆傳:“相府嫡女,醜陋無鹽,懦弱無能”“她不但克父克母,還是個剋夫的不祥之人”“她一無是處,是凌家的廢物”但又有誰知道,一朝穿越,她成了藏得最深的那個!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傾城容顏,絕世武藝,腹黑無恥,我行我素。他是帝國的絕世王爺,姿容無雙,天生異瞳,冷血絕情,翻手雲覆手雨,卻寵她入骨,愛
穿越古代,成了敗家大少。手握現代知識,背靠五千年文明的他。意外帶著王朝走上崛起之路!于是,他敗出了家財萬貫!敗出了盛世昌隆!敗了個青史留名,萬民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