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
“關將軍關太守.關君侯,你給我解釋一下,你到底是怎麼跟主公說的啊?!”
張溪闖進了關羽的書房,著急到對關羽連換三個稱呼的質問道。
反正現在就住在關府,關羽的書房很好找的。
關羽卻對張溪這樣的闖行爲,略微的不滿,但想到這傢伙也是一郡郡丞,因此多給了點面子,還是回答道,“自是直言說明,不曾有半分虛假。”
沒有虛假就有鬼了好吧。
我離開油江口的時候,明明是商量主公和孫尚香聯姻,怎麼現在孫幹出使江東,卻是要給我去提親?!
張溪真的不能理解,索直接問道,“孫從事剛從油江口來,卻特意找到我,言此番前往江東,是爲我提親怎的有這般變故?!”
爲啥?!
你心裡就沒點數?!
關羽放下手裡的書籍,看著張溪,不滿的說道,“元長,汝亦是一郡郡丞,有些事,敢做須敢當。”
“.不是,君侯,伱什麼意思?!我怎麼就不敢作敢當了?!”
這話說得的,張溪都懵了。
關羽也懶得跟張溪廢話了,直接呵斥道,“孫氏爲你從江陵到夏口,汝難道這點擔當也無?!還不退下,細細思來!!!”
這是直接要把張溪給轟出去了。
按理來說,關羽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張溪怎麼著也該按照規矩,行禮退下.但真的不行啊,這事兒事關自己的名譽,事關自己在劉備軍中的地位,更事關老婆啊。
“君侯,還請君侯明言,與主公是如何說明此事的?!”張溪鞠躬行禮,對著關羽再次問道。
關羽再次放下了手中的書籍,瞇著眼睛看著張溪。
而這次張溪,沒有再退,而是跟關羽對視。
“也罷!”關羽嘆口氣,說道,“某確實與大哥實言相告只是些許小事,稍作修飾爾。”
“還請將軍言明!”張溪再次行禮,說道,
纔不信是什麼小事呢!!
“某與大哥轉述,汝護送孫氏前往江陵之事,確實實話實說,然孫氏離江陵奔夏口,卻也是事實彼若不是鍾於汝,豈能做出此等事來?!”
關羽一臉認真的說道。
張溪頓時張大了個,看著關羽的臉,想看看這傢伙這麼說謊,難道不會臉紅的麼?!
嗯.紅的。
好吧,這貨天生紅臉。
“君侯何出此謬言?!”張溪頓時委屈的說道,“孫小姐因不願聯姻,故此逃離江陵,豈是.”
“某豈不知?!”關羽頓時狠狠的瞪了張溪一眼,說道,“然此事豈能告知大哥?!”
呃.好吧,你說的有道理。
“再者,孫氏別不去投奔,偏偏來找汝,其心豈不是不言自明?!”關羽繼續加碼強調著說道。
呃.你非要這麼說,好像也不是沒有道理難不,那丫頭真的喜歡我?!
“再者,孫從事亦從油江口帶來大哥書信,大哥本不與江東聯姻,只是不好拒絕,此番爲你提親,若,汝得一名門之爲正妻,若不,孫氏亦可返回江東,不失汝朋友之義.此乃兩全其之事,如何做不得?!”
“.”
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特麼.那我的老婆就這麼輕易的被你們給決定了?!
“再者,汝乃寒門出,孫仲謀小兒心態,依某家來看,此事亦不得。”關羽最後說道,“左右不過幾日之事,汝且安坐,待孫從事從江東回返,汝便可回府,是安置孫氏還是送其返回江東,皆由汝一人做主。”
這下張溪沒話說了。
事呢,關羽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現在這種況,自己的婚事也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了.劉備需要這麼一個藉口拒絕江東的聯姻,而孫尚香這件事,也需要有一個面的解決方式。
這纔是現在事發展到現在這樣的最後結果。
還是那句話,在集團利益面前,沒人會來考慮當事人的想法。
甚至在關羽看來,孫權不同意這門婚事很正常,如果孫權同意嫁妹妹給張溪,那也是張溪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這年代的人考慮婚姻的時候,會考慮,會考慮家世,會考慮是否持家有道,但絕對不會把兩人是否有放在第一位的。
在這個時代,張飛那樣強搶民得來的媳婦兒都能互相融洽的相一輩子,從來都不重要。
只有張溪這個穿越貨,喜歡在這種事上面矯。
這是張溪和這個年代人最大的代。
張溪實在說服不了自己當一個種馬,見個的就往自己房間裡抱,那跟禽實在沒什麼區別。
但這個時代的現實就是這樣,尤其是像張溪這種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他們的婚姻,往往摻雜著很多複雜的因素,哪怕是諸葛亮都無法免俗。
所以.認命吧。
希就跟關羽說的那樣,孫權嫌棄張溪是寒門出,拒絕掉就可以了這樣起碼不用擔心對不起孫尚香。
雖然也曾經一度有錯覺,覺得這丫頭是不是也喜歡自己。
但稍微冷靜的想一下就知道這不可能,完全是這丫頭除了自己,已經沒人可以去投奔而已。
所以嘛繼續在關府住著,有事就去府衙坐著理公務,下班了就回到關府教導一下小鄧艾,等待這事兒的最後結果。
說起來,鄧艾已經把《禮記》學的差不多了,張溪開始借關羽家的《春秋左氏傳》給小鄧艾抄刻,然後講解。
又一個謎團解開了。
關羽夜讀《春秋》,讀的本不是《春秋》原著,而是《春秋左氏傳》,也就是後來的《左傳》。
《春秋》是原文,《春秋左氏傳》是對《春秋》的註釋,相當於參考書。
真要是讀《春秋》的話,張溪都懷疑關羽是不是做樣子,那東西,實在是太“微言大義”了,一般人真看不懂。
舉個例子:《春秋》在魯公元年裡記載: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一共九個字,就是原文。
《左傳》對這個事兒的解釋記載,按照文言文算就得將近七百個字。
而張溪在教授小鄧艾的時候,不僅要全部解釋一遍故事的過程,再解釋事件的背景,在當時發生的含義和影響力,其中蘊含的道理,以及實際的運用案例就這九個字,張溪跟小鄧艾講了足足一天。
講的張溪是口乾舌燥的,連旁聽的多了一個人都不知道。
至於這位旁聽人士,姓關,名興,字安國關羽的二兒子,今年十六歲。
跟大哥關平不一樣,關興從小就不喜歡習武,更喜歡學文,只是就關羽跟著劉備到跑的顛沛生活,實在沒法給他找一個靠譜的老師。
所以關興的開蒙和識字,是關羽自己教的。
而關家嘛,傳家之書肯定得是《左傳》啦關興從小就會背,也會聽父親講解一二。
但父親的講解,真的不如這位張先生講的好。
父親只會告訴自己事的發生經過,跟書上的原文都差不多,理解了就是理解了,不理解父親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給關興聽。
纔不會像這位張先生那樣,從頭到尾講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還是用說故事的方式在傳授知識。
所以嘛,在偶爾路過張溪的房間,聽到張溪跟小鄧艾講授《左傳》,關興一時間聽的有點迷了。
隔天,關興就請求自己的父親,然他可以拜張溪爲師,學習《左傳》。
關羽聽得差點沒把關興吊起來打。
什麼意思?!
你父親我讀了半輩子的《左氏春秋》了,到頭來你卻要一個外人來教授你《左氏春秋》,你那個意思,是不是你父親我讀的半輩子書,都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夜讀《春秋》可是你老爹我的招牌,《春秋左氏傳》也是咱家的傳家書,你.這是要氣死你老爹是不是?!
本來關羽對關興喜文厭武就很有意見讀點書不是壞事,但厭武就不對了,咱們關家可是武將出。
現在這小子居然還質疑自己在《左傳》上的教學水準.真的,如果不是關平回來的及時,關興真的免不了一頓揍。
再然後,關羽就跟一般家長一樣,對張溪有意見起來了。
好心借你《左傳》,是看在你是寒門弟子,家裡沒有什麼藏書可讀的份上,借給你增加學識,也是爲了讓你教學生的。
現在倒好,你居然拐帶著我兒子信了你的邪?!
關羽表示,要找張溪好好的談談,看一看到底誰對《左傳》的研究更深。
然後吧.關羽同意了關興旁聽張溪講課的事兒。
至於張溪是不是同意.不重要。
你吃住都在關家呢,教授的教材還是人家好心提供給你的,人家不給你,你一個寒門弟子哪有本事接到這種藏書。
再說了,都是教徒嘛,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放,不是麼。
(本章完)
分給朋友:
仵作女兒花蕎,身世成謎,為何屢屢付出人命代價? 養父穿越而來,因知歷史,如何逃過重重追捕回歸? 生父尊貴無比,一朝暴斃,緣何長兄堂兄皆有嫌疑? 從共同斷案到謀逆造反,因身份反目; 從親如朋友到互撕敵人,為立場成仇。 富貴既如草芥, 何不快意江湖?
莫笑人間少年夢,誰不少年夢皇朝,談笑風云,羽扇綸巾,少年白衣,絕代傾城……
秦畫穿越成四品京官的嫡長女。渣爹寵妾滅妻,氣死母親,還想送她去為妾。她可不受這氣,敲登聞鼓、過御庭司,以女告父、鬧他個天翻地覆,成為京城第一悍女!明宸,惡名昭彰的鎮北侯。打過皇子抗過旨,砍過高官虐過王,乃京城第一紈绔。為避皇子強納側妃,悍女主動出擊。三留三戲,美酒佳肴,勢要為妻!誰料紈绔將計就計,英雄救美,溫柔小意,蓄意謀娶。悍女對上紈绔,看看誰才是京城第一惡人!
【非常刑】【可拷】【不当人】【直播玩梗】【爆笑】 PS:本书轻松欢乐,直播玩梗,搞笑文 穿越平行世界,楚生觉醒神级游戏设计师系统 破防主播观众,获得情绪值,解锁更多游戏 但楚生发现,自己解锁的游戏都太刑了! 解锁盗贼模拟器,虐哭呆小妹。 但因为盗窃过程太过真实,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 解锁斗地主模拟器,化身车友车行,气疯宝哥。 但因为高超的出千手法,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