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183章 秋收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183章 秋收

第183章 秋收

建安十五年的江夏秋收,依然還是按照以往慣例在進行著。

好在這兩年老天爺也賞臉,風調雨順,沒有發什麼不得了的天災,整個荊州大地都是收,包括南郡也一樣。

而秋收過後,事就分了兩步走。

一部分人,以糜竺簡雍爲首,開始張羅籌備劉備的婚禮,另一部分人,以張溪諸葛亮爲首,則繼續盯著秋收過後的賦稅徵收工作。

兩邊其實都忙的不可開,張溪又有好幾天,都是住在府衙,跟諸葛亮覈對各縣送上來的徵收文書,計算接下來一直到明年春耕前的錢糧用度。

但不管怎麼算,錢糧都不是很夠用。

原本劉備和諸葛亮的想法,是至要擴軍到五萬士卒,在各郡囤積半年以上糧草,應付不時之需的。

但如果這麼囤積的話,哪怕這兩年風調雨順,百姓可能到了明年的春夏之,就要面臨青黃不接,萬一地方吏再理不好,可能就要出現流民

世裡,僅靠自耕農的賦稅,真的支撐不起一個軍閥開疆拓土的野心的。

更何況現在都已經戰了二十多年了,人口銳減,一部分是因世而亡,但更多的則是被世家匿了丁口,要讓這些人把匿的丁口吐出來,哪怕是曹都沒有太大的把握。

劉備的底子還是太薄了,纔剛剛佔據半州之地不到兩年,很多事就算有辦法,也不能立刻去做,只能緩緩來,慢慢來。

但起碼劉備有雄心,上雖然說著“容後再議”,但一些錢糧的準備,卻是從現在就開始做了的。

如果後來有實力,也有時間去做這些事了,卻因爲錢糧沒準備夠.那劉備纔是真的要冤枉死。

Advertisement

但劉備這麼一說,大管家的腦子裡又得多一件事兒。

得虧這是諸葛亮,一般人還真的做不到把事安排的這麼周全。

不過張溪還是勸說了一下諸葛亮,別什麼事兒都自己扛,小心累到了。

然後諸葛亮表示張溪說的很有道理,那麼這個關於沼澤改造良田的事兒,就給張溪來負責好了。

當然,不要求馬上去做,寫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就好,也不是要張溪馬上,張溪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去完善,至在明年春耕前,主公是不會考慮這個事的。

張溪當時就後悔了自己多這個幹什麼。

諸葛亮現在又不是面臨“生死存亡之秋”,邊這麼多幫手呢,這傢伙纔不會什麼事都一肩扛呢。

張溪穿越五年了,認識諸葛亮也快四年了,現在相當清楚這位“丞相”的臉。

諸葛亮就不是一個喜歡抓著權利不放的人,甚至來說,他在給劉備分擔力的同時,也很注重讓同僚們給他分擔力。

張溪再回過頭來仔細想想,歷史上劉備人才濟濟的時候,諸葛亮的存在是不高,覺也沒幹什麼事兒,不是鎮守後方就是在鎮守後方的路上。

這真不是什麼劉備不看重諸葛亮.留著看家的人,纔是最信任的人。

而諸葛亮真正勞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夷陵之戰以後。

沒辦法,“危急存亡之秋”,劉備創業老臣都凋零的差不多了,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黃忠等人都已經亡故了,荊州和夷陵兩場仗,又幾乎損失了整個劉備集團的中生代將領和兵,就剩下了趙雲和魏延還在,他要是再不振作起來,季漢就真的危險了。

Advertisement

不是諸葛亮一心想抓權,而是那種況下,給誰他都不放心。

可現在嘛張溪覺得,這個死魚頭,搞不好還在琢磨著,讓龐統多幹點事兒呢。

嘛,也不能說張溪說的沒道理,但諸葛亮倒是真的沒打算讓龐統多幹點政務活。

在諸葛亮看來,龐統應該就是現在劉備的“謀主”,然他干政務有點太委屈他了。

倒是張溪和徐庶,現在在諸葛亮的“黑名單”上。

這兩人都是全才,卻讓劉備放到地方如果不是江夏和油江口實在太重要,諸葛亮都覺得劉備是在浪費人才。

現在嘛,徐庶那邊暫時還安排不到,但張溪這邊,諸葛亮毫不猶豫的給張溪加了工作量,一點都沒有因爲這傢伙是新婚就饒過他。

張溪那個鬱悶的.他現在真的,越來越好奇黃月英的長相了。

不是,你媳婦長的醜,你躲縣衙裡不回家我是可以理解,但我媳婦那可是國天香算了,不提了,幹活吧。

一直忙活到劉備大婚前的三天,張溪才被諸葛亮給放回了府邸。

主公大婚,整個夏口都被裝飾的喜氣洋洋的,劉備還下令了大小員都放假三天,與民同樂。

夏口城裡,劉備各個臣屬的府門前,多的都擺出了一些食,以配合主公“與民同樂”的要求。

張溪府裡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快沒錢了,但幾桶米飯,外加一些青菜,一些水酒還是能供應的起的.這年月的百姓能吃上這些,都已經算是過年纔有的待遇了。

家門口的攤子自然是小七寶負責看著,而張溪這在孫尚香的捯飭下,穿好禮服,去劉備的府邸參加婚宴。

孫尚香也要去。

但本來,孫尚香不該去的。

Advertisement

可誰讓這位主是江東的大小姐呢,而且吧.

“練師跟我從小相識,一起讀書,一起習武,乃妾好姐妹。此番大婚,豈能不去相賀?!”

好吧,自家夫人還跟主公夫人是閨等會兒?!

“夫人,你說主母的閨名.練師?!步練師?!”張溪瞪大了眼珠子,長大了,問道。

孫尚香微微一愣,隨即趕叮囑著說道,“夫君慎言,閨名之事,夫君切不可外傳,免得壞了禮法。”

孫尚香擔心的是自己不小心說出了歩夫人的閨名.閨名這個東西,世家大族是很看重的,只有丈夫本人才能知道。

“六禮”中有一項,就是“問名”。

孫尚香自然知道江淮世家代表步家的做派,不小心說了,自然要囑咐自己的夫君不要說出去,免得讓步家覺得丟人。

但張溪本不關心這個,他關心的是如果劉備娶的是步練師的話,那孫權娶的步氏,到底是誰?!

這不對啊,套了好不好。

張溪那個傻不愣登的樣子,看的孫尚香一陣鬱悶,趕的推了一下自己的丈夫。

倒不是吃醋,只是張溪如果總是這麼時不時發呆的話,萬一被人看見了,還以爲這人腦子有問題呢。

以前到無所謂,但現在不行,這傻子是自己的夫君。

在外,孫尚香還是很注重維護自己夫君的面的。

張溪也知道自己剛剛有點震驚過頭了趕回神,跟孫尚香一起出發去參加劉備的婚禮。

雖然不知道孫權是吃錯了什麼藥,但自己夫人都能是孫尚香了,憑啥主公老婆不能是步練師?!

而且步練師好啊,歷史上算是名聲很好的賢后,這樣的人,起碼不會縱兵橫行不法,也不會想著拐帶阿斗去江東.嘛,不能再想了,再想覺對不起自家夫人了。

這是好事兒,反正吃虧的是孫十萬,張溪纔不在乎孫十萬是啥呢。

(本章完)

給朋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