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200章 涪城相會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200章 涪城相會

第200章 涪城相會

張溪跟鄧艾聊過了。

小鄧艾先是請師父原諒自己私自向他人請教的事兒,畢竟這事兒確實有點犯忌諱的,如果遇到小心眼的師父,會生氣也是理所當然。

當然,張溪沒那麼小氣,他教不了小鄧艾武藝,本來也是要幫小鄧艾專門找武老師的。

在發現自己師父沒有真生氣之後,小鄧艾也很坦然的表示,自己真的跟魏將軍很合得來,魏將軍也願意教授自己的武藝,所以還請師父全。

當然,如果師父不同意,作爲弟子的小鄧艾也不會有二話,會立刻斷絕跟魏延的來往。

畢竟小鄧艾也是知道誰跟自己更親,更知道自己師父跟魏延將軍不是很合得來的。

而張溪呢,思考了好一會兒,才囑咐小鄧艾。

跟那個匹夫學武可以,但除了武藝方面,那個匹夫不管說什麼,小鄧艾都不要聽.理由很簡單,你看看那個匹夫的人緣,除了主公看重他以外,跟誰能搞好關係了?!

學武藝可以,但是學做人,還得跟你師父我好好的學。

小鄧艾立刻給師父磕頭允諾,然後開開心心的去找魏延學武藝去了。

張溪依然有點不太放心,但是呢劉備已經到了涪城了。

劉備和劉璋約好了,雙方在涪城會盟,互相敘一下同宗之

然後劉備就私下找來了龐統,張溪,法正三人,商量一下對策。

這時候的法正,已經取得了劉備的初步信任,可以參加決策圈的會議了。

劉備的本意,是想跟三人商量一下怎麼應對劉璋,儘量從劉璋手裡多要點好

剛剛進蜀地,劉備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立刻就想進攻都,佔據蜀地。

Advertisement

但龐統則不然,因爲在龐統看來,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趁著劉璋來涪城面見劉備的機會,設計扣押劉璋,然後揮軍直取都,這樣大事就定了。

法正對此,表示了支持的態度。

從他在江陵跟劉備說了取益州的話之後,法正就不把劉璋看是自己的主公了,而且以法正的格,也不會有這麼多的顧慮。

但劉備想了很久,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第一,此大事也,不可倉卒。

第二,初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換句話說,劉備拒絕了龐統的建議。

劉備還真的不是因爲仁義的人設纔不那麼幹的,而是覺得龐統太急了,攻取一國,哪是這麼簡單的事

即使扣押了劉璋,他劉備對蜀地世家和百姓都沒有恩信,而劉璋父子好歹經營了益州這麼多年,總有一些願意爲他效死力的人吧。

萬一扣押了劉璋,蜀地世家或者將軍們覺得劉備這人不講道義,或者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立劉璋之子作爲代理人,聯合起來把守關隘,就憑劉備現在帶進來的這些士卒,也本沒法打到都。

就算打進了都,佔據了蜀郡.蜀之地很大,劉璋的地盤就有三郡,打下蜀郡,另外兩郡不服的話,劉備就等於是陷了另外兩郡的包圍之中。

所以這個事,得慢慢來。

龐統還想再勸,畢竟劉璋在蜀不得人心,這時候冒險,說不定有奇效。

但張溪卻在這個時候出面,跟龐統講了一個很悉的故事——楚懷王武關會盟。

楚懷王是不是昏君,這個咱不好說,覺譭譽參半吧。

但楚懷王去武關跟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會盟的時候,被秦國扣押,然後老死秦國,這事兒傳到楚國,原本對楚懷王不滿的人都“心懷悲切”,導致近百年後,秦國要滅楚,楚國人都記著這筆賬,起抵抗,讓老秦人費了老鼻子的勁。

Advertisement

這要是劉備真的扣押了劉璋,又怎麼確定蜀地的人不會“心懷悲切”呢?!

至於說劉璋不得人心.說句難聽點的,你又怎麼能確定的呢?!

好吧,就算有法正,張鬆等人的例子,但那其他人呢,其他的東州派和世家,難道都是心向劉備的?!

這話雖然不好聽,但張溪當面詢問法正,是不是所有的益州本土勢力和東州派都希劉璋下臺.法正只是默然不語。

看吧,法正也不敢保證的。

劉璋真的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更不是一點手段都沒有的白癡。

要是那樣的話,劉璋還能繼續安坐在都城裡,當他的益州牧麼?!

不會真的以爲劉璋是一個沒用的闇弱之主吧?!

劉璋雖然是子繼父位,但他剛一繼位,恩信未立的時候,就遭遇了一場席捲一郡的叛

知道叛的人是誰不?!

海賊王甘寧。

是的,甘寧是被劉璋借用趙匙的力量,擊敗後趕出益州的。能擊敗甘寧的人,怎麼也不能說是無能之輩吧。

而且在平息了叛後,趙匙這個幫助劉璋坐穩位置的最大功臣,在意識到劉璋也不是省油的燈後,也發了叛,而且趙匙當時握有大量的兵權,他的叛,劉璋是在相當被況下的。

結果劉璋以打多,是平定了趙匙的叛

這樣的人,伱覺得他會不在各地安心腹,而各地世家,真的會那麼齊心的盼劉皇叔駕臨都?!

這麼冒險的事兒,實在是變數太多,還是算了吧。

法正聽完張溪的訴說,一陣詫異。

這個張元長所言,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稍微在蜀地打聽一下就能知道的。

Advertisement

但他從這些事剝繭分析出這麼多,這份見識,恐怕就不在自己之下。

這算是法正第一次領略到了張溪的能力,心中也對張溪有了一定的認可。

荊襄多才,果然名不虛傳矣。

而龐統,在聽完張溪的分析之後,只是默默無語,卻也不再提他的那個“鴻門宴”計劃了。

這個放棄,是真的放棄了,龐統還不至於揹著劉備搞事,而且劉備作爲世諸侯,軍權是抓的牢的不能再牢,龐統也不可能說魏延私自行

畢竟魏延可是劉備的部曲出,他只聽劉備的。

三天後,劉備就在涪城外的大營中,迎接了劉璋的到來。

既是同宗敘舊,也是互相會盟,一羣文武陪同,劉璋和劉備兩個人相談甚歡。

而且席間,劉璋和劉備喝嗨了,互相恭維著說著好話。

劉璋表示,他會向朝廷保奏劉備爲大司馬,領司隸校尉。

而劉備也同樣表示,他會向朝廷表奏劉璋爲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

然後曹表示你們算哪蔥?!

控制的朝廷,顯然不可能同意這倆的所謂保奏,劉璋和劉備也都知道,所以這就是喝多了在吹牛。

只是吧,這個話聽在現場的雙方文武耳朵裡,覺卻是不太一樣的。

劉璋這時候的份只是振威將軍,一個小小的雜號將軍而已。

他的益州牧還是自領的,朝廷本不承認。

以劉璋的份,沒有資格保奏劉備爲大司馬,至於司隸校尉就更搞笑了,司隸現在是曹的地盤,你保奏個線啊。

就算是吹牛,這個牛皮一聽就不可信,給人覺劉璋就是在說空話糊弄人,一點都不實際。

Advertisement

而劉備,是朝廷,也是曹著鼻子都不得不承認的左將軍,有印在手的那種。

東漢的四方將軍是常設將軍銜,在漢末世前,四方將軍的地位,是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這些大號將軍的。

當然,後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但不管怎麼說,劉備以左將軍的份,保奏劉璋爲鎮西大將軍,其實是有這個資格的。

而益州牧,也代表了劉備以左將軍的份,認可劉璋益州之主的份,讓劉璋這個自立的益州牧有了大義的名分。

要知道,劉備現在的荊州牧,都是自立的呢,孫權作爲盟友,一直都是含糊其辭,到現在面上都沒有明確承認過。

這麼一來一回的,相當於是劉璋給劉備開了一張無法兌現的一億空頭支票,而劉備則實打實的給了劉璋一筆一百萬元的現金。

在座的雙方文武員看在眼裡,劉璋和劉備誰更是好主公,還不明顯麼。

某種程度上來說,劉璋確實是闇弱的,但這個闇弱,也只是跟劉備,曹,孫權這樣的人進行的比較而已。

互相吹完牛後,劉璋有非常“慷慨”的給了劉備五千士卒,以及大量的糧草軍械,讓劉備北上漢中,搶在曹之前攻下張魯,佔據漢中固守,防止曹藉機西進。

劉備川的時候,只帶來七千左右的士卒,而到了秭歸,孟達帶了四千人過來迎接,軍力達到了一萬一千人。

而這時候,算上劉璋給的五千士卒,劉備也就只有一萬六千人。

雖然軍糧軍械足備,但就靠這麼點人,就去攻打盤踞漢中十幾年的張魯,那基本也是等於找死。

更何況,劉璋還命令孟達,法正等人,跟隨劉備一起北上,輔助劉備。

說的好聽是輔佐劉備,但實際上在劉璋的眼裡,法正和孟達是他派去督促劉備的人只是劉璋沒想到,這兩人其實早就叛變了。

而劉備呢,這時候依然不的謝過了劉璋的“好意”,然後帶領著一萬六千浩浩的人馬,從涪城出發,一路上馬不停蹄的,北上來到了葭萌關。

而到了葭萌關,劉備就不再往前走了,而是停下來休整。

當然,不是休整後備戰,而是先跟劉璋派來的五千人談話。

劉備告訴這五千人,自己知道就靠這些兵力去進攻易守難攻的漢中,是一件送死的行爲,所以劉備讓這五千人放心,在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前,他是不會出兵進攻漢中的。

很簡單的一番表態,瞬間讓跟著一起來的五千劉璋軍安定了心思。

至於之後,以劉備的治軍只能,要吸收消化這五千人,並不是一件難事。

當然,劉備也不是說真的就不打張魯了,他想這麼幹,劉璋還不同意呢。

更別說,劉備現在的糧草供應,全都是劉璋負責的,哪怕是爲了讓劉璋安心,劉備也得象徵的出兵,進攻一下張魯才行。

因此嘛,到了葭萌關駐紮下來的劉備,在安定完軍心後,召開了一次軍議。

這次軍議,參加的人只有四個——龐統,張溪,法正,孟達。

兩個劉備帶來的人,兩個名義上劉璋的人。

劉備要跟四個人商量一下,攻打張魯的事兒。

(本章完)

給朋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