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220章 入城安民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第220章 入城安民

第220章 城安民

劉璋出降,都陷落。

劉備按照誓約,不僅沒殺劉璋一家,還歸還了劉璋的家財,讓他帶著次子一起遷往公安居住。

至於劉璋的長子劉循,劉備邀請他出仕,並且任命他爲奉車中郎將,一來表達對劉循死守雒城的敬重,二來也是爲了安定蜀中人心。

哦,對了,還有張任。

因爲劉備攻城太急,劉璋本沒有功夫去置張任,一直到劉璋決定投降,他都沒有想起還有這個事來,所以張任一直被劉璋關在都府的大牢

劉璋投降後,劉循提起這事兒,張任才被劉備從大牢親自請出來,然後劉備讓他護送劉璋前往公安居住,以全他們主從誼。

順帶的,劉備當面替張任向劉璋求字,也算是解了張任的一個心願。

這時候的劉璋才發現,整個都城,真正對他忠心的,也就只有這個張任了.因此,劉璋給張任取字“公義”。

至此,益州也只能算是初定。

是的,從攻略效果來看,隨著劉璋的出降,整個益州已經全都歸屬了劉備,從廣義上來說,益州確實平定了。

但如果從實際統治來說,劉備並沒有徹底掌控益州。

益州本土豪強,東州派,各地郡守和私人武裝,百姓和流民很多事,都需要劉備一一去理,去安

所以從城的這天開始,纔是劉備更需要頭疼的時候。

因此,劉備在城安民後,立刻頭疼的召開會議,商量接下來的施政措施。

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兌現對將士們的承諾。

劉備在雒城進軍之前,爲了能儘快攻破都,同時也是爲了穩定軍心,給征戰了一年多的將士們打,所以允諾了一件事——等都城攻破以後,將府庫中的財全部分給將士們。

Advertisement

這不是什麼營銷號口中的“劫掠”,取用的是都府庫的財,並不是百姓的。

本來吧,這事兒劉備想的好好的,府庫中的東西,本來就是屬於家的,他都後,這些東西也就了他的,用來賞賜將士,也不算是私用,很合理嘛。

而事實上,當初劉璋爲了固守都城,向世家徵收了不的金銀和谷帛,確實也全在府庫裡,數量還的。

但劉備纔剛剛清點完這些財貨,想著該怎麼分配呢.黃權站出來了。

黃權是劉璋的老臣子了,當初劉璋請劉備川的時候黃權就反對,但劉璋投降的時候,他卻也跟著投降了。

作爲臣子謀士,他已經盡責了,是劉璋不聽。

因此,劉備沒有因此責怪黃權的意思,反而還給與了黃權重用。

一方面,是黃權真的有能力,劉備很欣賞。

另一方面,也是劉備爲了安剛剛平定的益州人心,選擇了重用益州派的代表人黃權。

而這時候的黃權,倒也沒有再想著跟劉備搗,既然都投降了,那麼現在他的主君就是劉備,而不再是劉璋了。

所以黃權站出來建議劉備,把府庫裡的谷帛,還給益州的世家大族們。

這當然不是黃權在替世家們張目,而是現在的況特殊。

蜀郡的世家大族,現在的勢力還很大,再加上劉璋之前的縱容,誰也不知道這些世家大族到底手裡扣了多底牌,藏了多軍隊。

現在劉備軍剛剛攻下都,如果真的把世家大族惹了,他們來個一拍兩散,那這座都城恐怕又要起戰火了。

反正這些府庫中的谷帛都是劉璋從世家大族手裡徵收來的,現在還給他們,一方面能顯示劉備比劉璋更加“仁義”,另一方面也能放鬆世家大族的警惕,讓他們不至於狗急跳牆。

Advertisement

這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分其金銀,還其谷帛”的真正意思。

這年頭的百姓,哪裡來的金銀啊,還不全都是世家大族的!

可笑某些營銷號,從來就不會考慮這些,更不會看到還有“還其谷帛”這四個字,非要拿這個事兒來黑劉備,也是夠不要臉的。

對於這個建議,張溪等一衆謀士們也沒啥好說的,確實是一個在短時間穩定局面的好辦法。

劉備自然也清楚,所以同意了這件事。

但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

如果按照黃權的提議,把府庫中的谷帛還給了都城的世家,劉備又要兌現承諾,把府庫中的金銀分給將士們沒錢了啊。

治理偌大的益州,沒有錢可怎麼行?!

但分金銀這事兒,是劉備早前的承諾,劉備不能出爾反爾,不講信用吧?!

而還谷帛這事兒,又是現行最好的,安定城中世家的手段,劉備也不可能不做。

所以.治理的錢,從哪兒來?!

這時候五花八門的主意就都來了。

有人建議從地方上調部分金銀和谷帛運來都,以地方補都。

但很快這個建議就被諸葛亮和張溪勸阻了——劉備纔剛剛都,對地方上的控制力還很薄弱,現在就調地方錢糧來支援都,很容易造地方上不穩的。

剛剛打完益州,劉備可不希立刻就出兵地方平叛這麼往復下去,什麼時候才能休養生息?!

然後就有人建議,要不別給將士們金銀了,把金銀留著用於治理,把都城的一些土地,分給將士們作爲獎賞好了。

提這個建議的人吧呵呵,真不好說心思到底在哪兒,但用心,絕對不單純。

Advertisement

這事兒,都不用諸葛亮和張溪兩人表示反對,趙雲直接站出來,給噴了回去。

一方面,現在還不到分田地的時候,另一方面你們這幫人,敢去分本地世家的田地麼?!

最後還不是百姓倒黴,而百姓在這個時代已經過的很不容易了,不說治理好地方,讓百姓安居樂業,怎麼還有人能想著分他們的土地呢?!

劉備當即讚賞了趙雲,並且表示,這個主意就當沒聽過。

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治理地方總是要錢的啊,總得想辦法變出錢來吧?!

這方面,諸葛亮也有點麻爪。

錢這個東西吧,就這麼多,而劉備的承諾,蜀中世家的安定,都必須要執行.他也沒啥好辦法。

張溪嘛.其實辦法是有的,就是有點不切實際。

張溪的想法是用類似發行國債的方式,從世家,軍中,民間收集錢財,等熬過這段時間後,再逐一兌現。

但這種手段,必須是在一個強有力的集權政府下才能做到的,現在的劉備,顯然並不備這個條件——劉備發國債,誰信你啊。

所以嘛,張溪想來想去,還是看向了某個方向。

那個方向上,坐著一個一臉平靜的文士,而這個文士的名字,

是的,就是那個在荊南罵了劉備一頓,然後寧可繞道州都要北上投靠曹的“荊州名士”,劉,劉子初。

差不多,也該是這個傢伙,站出來提什麼直百錢了。

直百錢這事兒,確實很有爭議,張溪上輩子也不是什麼經濟學家,所以說不出是好是壞。

但從結果看,直百錢確實是幫助劉備度過了艱難的時刻,同時在這個經濟一個比一個更爛的年代,直百錢甚至都流通到了江東和曹魏應該不是那麼糟糕的主意。

Advertisement

所以吧,張溪就這麼安心的等著,等著劉自己跳出來,提直百錢。

可劉現在心裡非常的矛盾。

當初自己在荊南,對著劉備一陣嘲諷,然後繞道州,來到益州.結果就被劉璋給留在了益州幫忙。

可誰能想到,當初只有半個郡容的劉備,現在不僅佔據了大半個荊州,甚至把了益州,並且在一年之,從北到南,全面佔領了益州。

天下英雄都死絕了麼,徒讓織蓆販履之徒名還有沒有天理了?!

當然,這裡面最關鍵的是這次自己沒能跑掉,被抓住了。

本以爲,自己這次沒能跑掉,劉備肯定會把自己給宰了,以泄心頭之恨。

結果劉備不僅沒有殺了他,還非常鄭重的禮請自己出山輔佐他,幫他穩定益州,匡扶漢室。

щщщ◆ ttKan◆ ¢ o

匡不匡漢室的,劉不在意,但劉對劉備的這份心,真的是慨萬千,最終答應了出仕劉備。

現在劉備遇到了難題,作爲新投劉備的人,劉應該是積極出謀劃策,顯示自己重要的的就跟那個黃權一樣。

但劉真的很猶豫。

不是他沒有計策,而是他這個計策吧弄好了,確實可以幫助劉備渡過難關,弄不好,恐怕也會讓劉備集團的財政徹底崩潰。

所以劉猶豫不想說。

這次是真的沒想坑劉備,但他能想到的,就是一個比較“坑人”的主意。

可再怎麼猶豫,也架不住有個人一直盯著他看,看他實在沒反應,甚至在軍議上,繞過劉備和諸葛亮,直接點名他。

“向聞子初兄乃是荊州大才,不知可有良策?!”

某穿越土狗,很不懷好意的問道。

(本章完)

給朋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