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人事任命
劉備攻下都後,曾經對麾下將士,進行過一次封賞。
比如趙雲從牙門將軍升爲翊軍將軍,寇封由原本的護軍校尉升爲興業將軍,魏延升爲牙門將軍,黃忠升爲討虜將軍嗯,萬幸之前孫劉聯盟的時候,劉備曾表奏孫權爲代理車騎將軍,否則現在孫權會很尷尬。
這次封賞,主要是針對軍中將領,除了封以外,還賞賜了不金銀。
接下來劉備要做的封賞,這是針對各郡縣吏進行調整。
比如說梓潼郡,劉備就任命了原梓潼令王連升任梓潼太守。
王連這個人,其實倒黴的。
當初張溪作爲劉備軍南下先鋒,唯一攻破的城池就是梓潼縣,而守城的就是梓潼令王連。
之所以說王連倒黴,是因爲王連原本打算死守的,但誰知道劉備早早就暗通了梓潼縣的世家大族。
當時張溪在城外攻打甚急,而梓潼縣世家大族害怕張溪攻破梓潼後會對他們不利,再加上跟劉備早就眉來眼去了,因此就打開了城門,順帶綁了王連一起獻城投降。
王連那個冤的他真的是有信心能守住梓潼縣的。
但不管怎麼樣吧,王連被綁著見了劉備,而劉備跟他談後,覺得這個人的能力確實不錯,當一個梓潼縣縣令有點屈才了,所以這次重新調整職,就把王連任命爲梓潼郡太守。
而且王連也算是益州人,任命他當太守,也有安益州本土派的心思。
益州的世家豪強們一看,連王連這樣的小家族出的人都能當上太守了,那咱們還等什麼?!
請託的,拉關係的,攀的,啥都來了。
益州的世家們也都知道,劉備新益州,幾個太守的職位他們是不認爲劉備會留多位置給他們的人,但縣令之類的主,以及郡縣的佐,總該有些自己人的位置吧?!
而益州世家這一,東州派的人也蹲不住了。
我們東州派纔是劉備蜀的大功臣啊,你看看法正,李嚴,孟達,吳懿,哪個不是東州派的人。
憑什麼好都得讓你們益州派的人得了去?!
因此嘛,益州派和東州派,圍繞著都,展開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
而張溪嘛他得去東郡上任了。
這是劉備做出的任命,張溪爲東郡太守,張飛爲西郡太守,法正爲蜀郡太守,李嚴爲犍爲太守。
正如益州世家所料的那樣,太守這個職位,劉備大概率是要留給自己人的。
諸葛亮,龐統坐鎮都,留在劉備邊,龐統負責出謀劃策,諸葛亮負責理政務。
法正則接蜀郡太守的職務,掌管整個蜀郡,作爲都的第一道護衛圈。
而張飛,張溪,李嚴三人,則是掌控蜀郡東南西三個方向的三個郡,進一步形一道拱衛圈,加強都與地方之間的聯繫。
剩下的江郡,德郡,這兩郡的太守劉備是要用來籠絡人心,分給益州派或者東州派的人的。
至於南中諸郡,劉備暫時還沒有騰出手來任命人選,畢竟那地方從劉焉時代開始就是半遊離狀態,屬於地方豪族自治,一時半會兒的顧不上。
因此,張溪帶著小鄧艾,以及一隊護衛上路,前往東郡上任。
東郡其實離的荊州還近的,幾乎就跟荊州的宜都郡相連,而現在的宜都太守,則是劉備新任命的孟達。
孟達本來應該是在葭萌關跟霍峻一起防備北方張魯或者曹軍的進犯的。
但是呢,孟達和霍峻實在合不來,再加上劉備當時並沒有給兩個人明確到底誰是主,誰是副將。
孟達覺得自己是迎接劉備蜀的人,自己的好友法正和李嚴都已經至高位了,自己怎麼著也不能比一個小小的葭萌關守將要地位低吧?!
可霍峻也不覺得自己差啊。
本來霍峻就是荊州人,跟隨劉備蜀的元勳。
又在葭萌關以弱勢兵力擋住了扶向存兩人的進攻半年多,即使沒有孟達,他也有辦法能擊破扶向存二人,所以他覺得他的功勞也不小,比孟達這個只有迎接之功的人要高的多。
兩個人一開始還能和平相,畢竟霍峻的子擺在那兒,雖然擅守,但也謙和。
但孟達不就用上司的語氣跟霍峻說話,時間長了,霍峻也很不滿。
到底是武人,格謙和也是有個限度的。
所以,霍峻先寫信給劉備訴苦,接著劉備寫信給孟達詢問況,孟達立刻把所有的錯誤都推到霍峻上.兩個人的關係迅速惡化。
這時候劉備也意識到了,自己做事不周全,造了現在的結果。
而正好,現在馬超來投,劉備派他去益州北部的羌地安羌人,跟葭萌關可以互爲策應,那就沒有必要把孟達繼續放在葭萌關以防萬一了。
這時候,張飛又要從宜都太守調任西太守,那麼原本空出來的宜都太守,就讓孟達去當吧。
一郡太守,總不能說自己是虧待了孟達吧。
至於葭萌關守將霍峻,劉備也給霍峻加封爲定業將軍,明確他一鎮主的地位,以做安。
雖然是雜號將軍,但這名字就代表著劉備知道霍峻的貢獻,沒有霍峻的堅守,他劉備就沒法平定益州。
嘛,扯的有些遠了反正張溪是在這次人事調中,被劉備派到了東郡當太守。
東郡離的都不遠,本是從郡中分出五個縣來額外設置的郡縣,當初劉璋這麼做,是爲了加強對郡的掌控,其實東郡的地方真的不大。
張溪很快的就到了東郡的郡治魚復,見到了駐守在此地的老人,白毦兵的首任指揮,陳到,陳叔至。
自從諸葛亮帶兵川以後,就把這個後路給了陳到來看守,而劉備平定都後,也沒有把自己的這個親軍統領給回去,而是繼續放在魚復獨當一面。
現在劉備手下的人才還是太,尤其是能獨當一面的人。
陳到既是劉備心腹,又有領兵經驗,放在魚復這個重要的川節點上鎮守,劉備放心。
再一個,如今跟江東還是盟友狀態,魚復雖然是川門戶,威脅反而不如北面的葭萌關,又有公安文聘,江陵的關羽幫忙策應,倒也不用擔心陳到應付不來。
因此,張溪雖然是一郡太守,總管一郡軍政,但實際上來說,有陳到幫忙分擔軍務,張溪主要的,還是負責政務這一塊。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對東土地進行丈量,進行魚鱗圖冊的登記。
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兒,同時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兒。
益州不比荊州。
荊州經歷過大戰,不管是赤壁之戰還是南郡之戰,都是牽涉範圍很廣的大戰,荊州的人口和世家力量都是經過了一定程度削弱的。
再加上曹從荊州北還的時候,也遷走了一部分荊南的人口,造了荊州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無主空地。
對這些無主空地進行登記造冊,限制地方世家豪強的兼併,劉備集團遇到的阻力其實並不大。
更何況荊州的重心一向北偏,襄和南纔是荊州的華所在,那邊的世家林立扎堆更多.但那是曹的地盤。
現在劉備集團麾下,荊州世家力量比較強大的地方只有南郡,但南郡的這個地方,前面是曹控制,中間是周瑜控制,最後纔是劉備控制.換三次手,你說南郡世家要翻出什麼新鮮浪花來,誰都不能信吶。
所以諸葛亮在荊州推廣張溪“發明”的魚鱗圖冊,阻力其實真的不大。
但益州不同。
益州這地方,基本沒有到過戰,世家的力量因爲劉璋的縱容也變的非常的強大,各種關係錯綜複雜。
劉備雖然進軍益州,但不管是劉備從葭萌關南下都,還是諸葛亮沿長江進軍中,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所以益州這地方,世家力量的損失微乎其微。
如果在益州推廣魚鱗圖冊.嗯,就算是諸葛亮,都覺得需要好好斟酌斟酌。
但問題是,魚鱗圖冊真的是個好東西啊。
雖然說不能徹底改變世家的土地兼併,但至能抑制一下,減緩一下世家兼併土地的速度,讓百姓能保留有屬於自己的耕地,而不是淪爲流民或者是屯田民。
諸葛亮還是想要推廣這個魚鱗圖冊的制度的,只是目前的時機並不合適。
因此嘛,諸葛亮跟張溪私下討論過,決定讓張溪來東郡試一下。
一方面是因爲東郡地方豪強力量不大,沒有什麼有影響力的大世家,分佈在各縣也都比較分散,適合各個擊破。
另一方面嘛,這地方有著劉備的直屬軍隊駐守,一旦出現問題,張溪可以直接調駐守魚復的白毦兵鎮叛,不需要另外從其他地方調兵。
至於其他的郡縣,諸葛亮的意思是,暫時保持不懂,看看東郡丈量土地的結果,再做打算。
而張溪則是跟諸葛亮建議,要等結果可以,但不要幹看著,趁著這段時間,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嘛。
好吧,這個雖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在這個年代,馳道和亭舍,都是中央掌控地方的重要手段。
其實這些東西本來都是有的,只是劉璋在位的時候不管這些,再加上世家們的有意縱容,這些東西被廢弛了。
因此,張溪建議諸葛亮和劉備,重新修復從都連接到各郡縣的馳道,修復馳道上的亭舍,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這樣一旦地方有變,劉備就可以快速的收到通報,同樣也可以快速的發兵鎮。
馳道和亭舍的重要,相信明末的那位崇禎皇帝一定很有發言權。
雖然後世大家都開玩笑說崇禎皇帝是因爲砸了李自的飯碗才丟的天下,但真正重要的,是他無腦裁撤了驛站,讓自己徹底了北京城裡的聾子和瞎子,這才丟了天下。
同樣的,張溪到了東郡,第一件事也不是丈量土地,而是發徭役,修復東郡的馳道。
這些事不做完,就蜀的這個地理條件,本沒法安心的丈量土地。
(本章完)
分給朋友:
這一年,華語電影的黃金年代剛剛來臨;這一年,微軟的宏圖霸業剛剛初露崢嶸;這一年,港娛的絕代佳人正值風華正茂;這一年,世界的勢力格局正在風起雲湧;這一年,因為莫軒的到來,一個傳奇的故事開始發生了,一段全新的曆史誕生了。
章節重複度高,請大家移步另一本《慶餘年》觀看完整版小說~ ———————————————————————————————————————————————————————————————————————————————————————————— 當今世界,千穿萬穿,唯有馬屁不穿。 所以一個年輕的病人,因為一次毫不意外的經歷,穿越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成為伯爵府一個并不光彩的私生子。修行無名功訣,踏足京都官場,繼承莫名其妙的商團,且看沒有自己身份的私生子,是如何玩轉商場、官場、戰場以及婚場。 因為故事生在慶國,而那位病人很奢侈地擁有了多出來的一截生命,所以暫時取名為:慶余年--很有鄉土氣息的名字,或許哪天就自己改掉了。
老天給機會不用再殺戮,安分守己嫁人生子過日子, 不成想再溫柔端莊賢淑,到頭來依舊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誰爭權奪勢搞陰謀無所謂, 卻不該讓我做炮灰啊! 前生的彪悍加上今世的百媚千嬌, 有眼無珠的混蛋們,等著倒黴吧!
穿越到洪荒世界,成為截教通天教主!肯定要拳打老子、元始,腳踢準提、接引,報封神量劫滅教的大仇!於是,穿越之後,通天就先將老子的天地玄黃玲瓏寶塔給搶了!然後,得至寶,收道侶,立截教,通天威名,名震諸天萬界!
鄭琰覺得吧,穿越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其實也不太難混。 穿越界發展到今天,各種模式的穿越指南層出不窮,幾乎涵蓋所有類型,造福了諸多的穿越者,凡是你能遇到的穿越類型,幾乎都有了前輩經驗以供借鑑——依葫蘆畫瓢就行了。 只是幾乎。 鄭小朋友活蹦亂跳地長到了七歲,才發現——她爹是奸臣!還是個做了不少壞事得罪了不少人的奸臣。 哪位前輩能告訴她,她該怎麼辦?
一覺醒來,安玖月穿成了帶著兩個拖油瓶的山野棄婦,頭上摔出個血窟窿。米袋裡只剩一把米;每天靠挖野菜裹腹;孩子餓得皮包骨頭;這還不算,竟還有極品惡婦騙她賣兒子,不賣就要上手搶!安玖月深吸一口氣,伸出魔爪,暴揍一頓丟出門,再來砍刀侍候!沒米沒菜也不怕,咱有空間在手,糧食還不只需勾勾手?且看她一手空間學識無限,一手醫毒功夫不減,掙錢養娃兩不誤!至於那個某某前夫……某王爺邪痞一笑:愛妃且息怒,咱可不是前夫,是『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