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炮灰女配和奸臣HE了 第129章 食肆首金

《炮灰女配和奸臣HE了》 第129章 食肆首金

沈老夫人子雖然不錯,食也正常,但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沈老夫人這幾日神頭短了,以前,用了晚膳,過個一個半時辰才睡覺,現在半個時辰都撐不住,想睡了。

沈千歌這話一提出來,沈老夫人就搖手,“不用,我有沒有病自己能覺得出來,吃得飽睡得著能有什麼事,倒是你,婚期雖然還沒定,但是婚事到底是定下來了,婚期定然也不會拖延一兩年,該準備的就要準備了,嫁妝可不能馬虎,旁的東西都有我和你姑姑,但是嫁還有上的一些小件可得你自己親手做。”

沈老夫人就這麼不經意將沈千歌的話頂了回來,沈千歌還沒法反駁的。

一說到婚事,沈姑姑就教導要準備些什麼,話題就被差的遠了。

沈千歌無奈,看來勸是沒用,還不如先將大夫找回來,讓祖母猝不及防,這樣才會接診治。

兩日后是個好天氣,春,沈府花園里的花都開了,也是便民食肆開張一個月的時候。

何掌柜帶著伙計以及良辰今日一大早就來了沈府寧壽堂偏院,要給沈千歌匯報這第一個月便民食肆的生意況。

這是之前沈千歌定好的,便民食肆的經營要每個月匯報一次。

今日,沈千歌起的也很早。

如今快到清明,一早起來專門準備了青團,做了菠菜面和飯團,這幾樣將會為便民食肆本月推出的節日特供。

師傅曾與說過,以稀為貴,覺得深有道理。

這次便民食肆推出節日特供將會在清明左右售賣約十日左右,十日一過就會下架,若是想再吃到,就要等到次年的清明了,同理,七夕中秋等大齊的節日也都會上架新的節日特供小食。

Advertisement

何掌柜幾人來了寧壽堂偏院,沈千歌沒有立即就讓他們匯報食肆經營的況,而是招呼他們在花廳里坐下。

“何掌柜,良辰,都來嘗嘗這幾樣小吃如何?”

良辰本就是個喜歡做吃食的,又對這方面有天賦,在便民食肆一個月的磨煉讓格更加外向和,看起來已比在沈府的時候沉穩許多了。

可到了沈千歌面前,良辰放下了心里的防備,好似重又變回了沈千歌的丫鬟,“二小姐,這些都是你親自下廚做的?”

沈千歌頷首,笑著對道:“我的廚藝除了教給你之外,可沒教給過旁人。”

沈千歌的一句話說的良辰心中又熨帖又

何掌柜可不客氣,笑著取了一只青團放到邊咬了一口,糯糯甜甜的,卻帶著一特有的清香味,要了一口,里面居然還帶著餡兒,這餡兒居然是腌制的咸鴨蛋黃,黃橙橙的,心兒也不知道怎麼弄的,還能流出來!

大齊確實有在清明吃青團的習俗,可這街上賣的青團都不過是糯米做的,哪里有這麼多花頭,關鍵是還好吃,油綠如玉、糯韌綿、清香撲鼻,是這一只小小的青團就將何掌柜征服了,別說剩下的幾樣吃食了。

他一樣樣取過品嘗,沈千歌也不打擾他,而是轉頭問邊的良辰,“大夫可請了?”

良辰忙點頭,將一塊小飯團咽下肚,道:“二小姐,奴婢讓人請的是七賢街附近最有名的永和堂的賈大夫,那位大夫不的年紀,幫不百姓治好過疑難雜癥,奴婢走的時候已經讓人去接了,估莫著半個時辰后就能到。”

聽良辰這麼說,沈千歌放下心來。

一行人品嘗過即將要推出的節日新品,何掌柜起鄭重將便民食肆開張第一個月的賬本給沈千歌。

Advertisement

在沈千歌低頭翻閱賬本的時候,何掌柜道:“這個月食肆開業了二十又六天,除去本,共盈利了兩萬零二百一十五兩銀子,還請東家核對。”

沈千歌挑著當著何掌柜的面看了幾頁,何掌柜用了教給的新記賬方法,最后一頁用了教導的表格,所有的數據明晰簡潔,讓人一目了然。

這些還是前世師傅他老人家教給沈千歌的,可惜,上一輩子越活越潦倒,從沒有實踐的機會,倒是這一世都用上了。

良辰也不是白放在便民食肆的,一邊可以做便民食肆的大廚,一邊還可以觀察何掌柜,從這些日子良辰的匯報來看,何掌柜是一位負責又用心的掌柜。不愧是祖母邊的老人。

看了這次的賬本,沈千歌越發的相信何掌柜了。

兩萬一千兩,要從中拿五千兩布置改造后院幾個特殊的包間,這幾個包間是專門供給有銀子有份的客人,里面的布置不能一般,得要這麼多銀子。一萬兩當做下個月食肆開張的本錢,要想把食肆做好,沒有能額外留出的現銀可不行。自己這邊只從中拿出四千兩來,還有一千兩就給何掌柜給食肆干活的所有人當做獎勵,若是后面食肆做的更好,掌柜伙計廚娘們的獎勵將會更多。

便民食肆剛開張一個月就傳來了好消息,沈千歌直接將盈余的零頭兩百一十五兩拿出來當做賞賜,平均分發給寧壽堂正院和偏院的下人們。

這樣一來,不管是便民食肆還是寧壽堂的人都得到了鼓勵。

何掌柜捧著裝著銀票的木盒笑的合不攏

他跟在沈老夫人邊這麼多年,當初幫沈老夫人的鋪子也是經營的不錯,沈老夫人看重他,每年過年前都要給他另外發上一筆銀子。

Advertisement

當時那筆銀子可是在關鍵時候幫助他度過了難關,讓家中老母的病得到了及時的醫治。

念老夫人的恩德,十多年勤勤懇懇聽從老夫人差遣,后來老母雖然過世了,卻是安安詳詳的離開的。

老夫人不管家了后,他帶著兒回了老家,生活過的普普通通,也就比普通莊戶稍微好一些,可也沒想著再給誰家當掌柜,因為他知道,很難再遇到老夫人那麼實誠的好東家了。

直到兩個月前老夫人寫信給他,請他回京城。

他才又帶著一大家子回來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