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日子里,王治住在醫館里每日吃藥,接兩個時辰的針炙治療,先前的老婦人是他的母親,一邊照顧著他,一邊白日出去擺攤,晚上就著燭做些繡活兒,隔幾日便回家一趟,帶些東西來賣,得來的錢一半送回小王莊的家里,另一半用來維持母子倆的吃食。
因著病漸好疼痛漸輕的緣故,王治看到了病愈的希,也不再一心求死,王母出去擺攤或回家取東西時便不再帶著他,而把他留在醫館里。
時間一天天過去,王母賣的東西由花瓶鎮紙之類的擺設和玩,漸漸變了臘等日常生活用品,看樣子再這樣下去,家里真的會被變賣一空。
好在王治的病痛也越來越輕,等到還有兩天就要過年的時候,王治終于行自如,上再也沒有疼痛的覺。
這天清早,田治輝幫王治施針完畢,診過脈后,眼中出一輕松釋然的神,道:“你的病是大好了,試著隨意走走。”
自己的自己知道,最近幾天王治的上幾乎沒有再疼痛過,而且覺得上爽利了許多,他也明白自己的病已好得差不多了。
此時他在地上走來走去,不時地揮揮胳膊踢踢,甚至像個孩子似的原地蹦跳幾下,喜悅之溢于言表。
王母眼中含淚看向兒子,又看向田治輝,忽地雙膝一彎,跪了下去。
田家一家四口正笑著看王治的樣子,見王母跪下都嚇了一跳,江氏連忙過來扶起,口中連連勸。
王治見母親如此,忍不住掉下淚來,撲過去抱著母親失聲痛哭。
終于不用再這無窮無盡的疼痛了。
他家中還有弱妻子,自他生病之后,家中一切都是母親在持,當他只求速死時,是母親變賣家中的東西,帶著他到尋醫問藥。
現在,他的病終于好了,再也不會被疼痛折磨得徹夜難眠,輾轉病榻。
王母也一改之前強悍的模樣,抱著兒子掉下淚來。
“他爹,我對得起你,你的兒子我給你救回來了……”喃喃地說道,老淚縱橫。
待得母子倆哭夠了,江氏含笑道:“這母慈子孝的樣子真好,不過可不要怪我們不留你們,趕快收拾東西回家去吧,后天就是年三十了,該哭的今年都哭完了,以后的日子就好過了。”
老婦人干淚笑道:“田家娘子這是說的哪里話,你就是留我們,我們也呆不住了,家里還有媳婦和孩子眼盼著呢。”說著拿出一個荷包遞過去:“這是診金和藥費,也不知夠還是不夠,若是不夠,過完年我再親自送來。”
“不用了,”江氏說:“看你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老婦人執拗的子發作,將荷包塞進江氏的手里,怒道:“娘子莫不是瞧不起我這點錢!”
王治喃喃道:“有話不能好好說嗎?剛才田家大嫂還說你慈祥……”
王母回頭瞪他一眼,作勢揚手打:“剛才田家娘子還說你孝順呢!”
……看樣子這病真是好利索了。
江氏無奈收下荷包,王家母子二人便整理東西,王治挾著席子和被子,拉著母親離開醫館。
江氏使個眼,悄悄把荷包給郁竹。郁竹接過,假裝上前幫著整理東西,暗暗把荷包塞回被子卷當中。
……
……
今天就是年三十了。
廚房里水氣氳氤,香味撲鼻。
灶上的大鍋里翻滾著豬頭和整,臘被切薄薄的片碼在碗里,一條大魚已經被刮洗干凈腌好了放在盆子里,只待一會兒爐火騰出地兒,就能上蒸籠。
爐火被江氏占著,打了一鍋糨子,郁歡端了一碗去窗花,前院里,田治輝正踩著凳子把桃符掛上去。
郁歡幫他扶著凳子,大聲道:“爹爹小心些。”
“小心些什麼?”
聲音婉轉,伴隨著一陣幽香,伴隨著嘻嘻的清脆笑聲傳來。
郁竹回頭,原來是阿娜麗罕來了。
阿米爾跟在的后,將馬拴在門口的樹下,走過來笑著施禮:“新年好,郁竹妹子。”
郁竹回禮:“阿娜姐姐和阿米爾哥哥新年好。”
阿米爾沖笑笑,將馬鞭梢繞在柄上在腰間,過去接過田治輝手中桃符,讓他下來:“田大叔讓我來。”
田治輝也不客氣,跳下凳子笑道:“老了老了,掛個桃符也這麼費力。”
馬蹄車聲響,兩名胡人趕著馬車而來,車上裝滿大包小包的東西,到得跟前停下馬車,對阿米爾兄妹施禮,低頭退到遠。
小山一樣的皮包袱堆在馬車上十分顯眼,郁歡已經聽到阿娜麗罕的聲音,驚喜地撲出來抱住:“阿娜姐姐,你怎麼來了。”
阿娜嫣然一笑,笑容明麗嫵十分耀眼:“歡兒妹子,我來給你拜年,怎麼,不歡迎哪?”
“歡迎歡迎,高興都來不及……正愁著給你東西沒法帶過去呢……”郁歡喜滋滋地拉了阿娜就向里面走,都沒顧得上看馬車上的皮包袱。
“竹兒你也來,幫我找找給阿娜姐姐的東西。”
好吧,一個孩子要哄兩個孩子也是哄,郁竹苦笑,跟了進去。
田治輝看著們的背影,微微蹙眉。
自家本是避禍到此,一切行事都盡量低調,以免引人注目,惹來殺之禍,可這對胡族兄妹不時地上門來,行事又頗為張揚,這事對自家是禍是福還難說得很。
可俗話說得好,手不打笑臉人,人家好心上門送禮,無論怎麼擔心,面子上都得過得去。
阿米爾量比田治輝要高一些,踩著凳子毫不費力地掛上桃符,又問田治輝掛得正不正,高低位置怎麼樣。
田治輝收回心思,退后幾步細細打量,頷首道:“好,可以下來了,究竟是年輕人……”
話還沒說完,耳邊啪的一聲炸響,就聽得一聲凄厲的慘響起來。
前世,寧蔚中了繼母圈套,讓自己名聲盡毀。嫁進威遠侯府,與世子石景揚成親七年,他們相處的日子不超過十日。面對夫君的冷落,她默默忍受,盡心歇力的將侯府打理好,卻還是落得個溺死的下場!重生后,寧蔚無心再入侯門。她只想恩仇相報后,平平淡淡過一輩子。…
老譚家苦了大半輩子,直到收養了縣令家丟掉的女娃娃。一切都變了。從不下蛋的老母雞咯咯下了一院子的蛋。從不長東西的爛地,種啥長啥,還成倍長。大兒子爭氣了,二兒子不傻了。三兒子病好了,四兒子五兒子貼心了。六兒子出人頭地,金榜題名。那些欺負他們的人,更是罪有因得。這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老兩口卻愁了。那隱姓埋名的王爺看上了咱家閨女,該如何是好啊?
無雙十五歲便跟了龔拓,伺候着他從青蔥少年到如今的翩翩郎君。 外人都道她得了伯府世子寵愛,日子舒坦,不必起早貪黑的勞作。 只有無雙知曉那份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那份所謂的寵愛也是淺淺淡淡,龔拓的眼裏,她始終是個伺候人的奴婢。 韶華易逝,她不想這樣熬到白頭,琢磨着攢些錢出府,過平常日子,找個能接受自己的老實男人。 將這想法委婉提與龔拓,他淡淡一笑,並不迴應。 他的無雙自來溫順乖巧,如今這樣小心,不過是因爲家中爲他議親,她生出了些不安的小心思,太在意他罷了。好吃好住的,他不信她會走。 出使番邦前,他差人往她房裏送了不少東西,也算安撫。 半載之後,龔拓回來卻發現房中已空,家人告知,無雙已被人贖身帶走。 成親日,無雙一身火紅嫁衣站在空蕩蕩的喜堂,沒有賓客,更沒有她未來夫婿。 主座男人手捧一盞茶,丰神如玉一如往昔,淡淡望着她。 她雙腳忍不住後退,因爲氣恨而雙眼泛紅:世子,奴已經是自由身。 龔拓盯着那張嬌豔臉蛋兒,還記着手上捏住那截細腰的觸感,聞言氣笑:是嗎? 他養她這麼些年,出落成如今的模樣,可不是爲了便宜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