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224章:楊家的希望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224章:楊家的希望

今天的早飯有蒸蛋羹和白菜餡蒸餃以及二米粥,這是徐婆子親自安排的,力求讓孩子們都吃的既有營養又飽飽的。

幾個孩子洗漱后,都圍坐在一起專注的吃著早飯,而楊青河跟劉蘭草則把準備好的拜師禮和學禮都塞進了車廂里。

楊桂今天由徐婆子跟楊青石去送,除了要給束脩,還準備了一只和二十個蛋以及一方硯臺。

而楊松和楊林那邊就由楊青河跟羅三春去送,倒不是劉蘭草不愿意跟著,而是這時代外面的大事都由男人們出面,極有婦人進學堂。

至于徐婆子能去送楊桂,那是因為代表著楊家的大家長,而且還有村長劉旺田一起,倒是不會有人看不起。

因為還不清楚正源學院的束脩是多,于荔給了楊青河六兩碎銀,還額外準備了兩條臘豬、兩只臘、五十個蛋和一方硯臺。

要不說家庭條件有限的人讀不起書,是今天拿出去的束脩和學禮還有拜師禮,合在一起已然有八九兩了。

想于荔費勁的把空間里的素菜都賣了也就勉強夠今天出去的呢。

不過,這些東西也就是第一次學才拿得多,日后倒是不必這般,所以楊家人雖然疼,但也都沒有特別放心上。

倒是楊青河跟劉蘭草夫妻倆這幾天格外的賣力干活兒,跟渾力氣都使不完一樣。

他們的心思徐婆子這個做娘親的人又何嘗不懂?

無非是二房兩口子覺得三個孩子都去讀書,額外花了楊家的積蓄,這心里呀有大負擔唄。

好在徐婆子皮子利索,把夫妻倆到一邊教導了小半個時辰,這才讓倆人知道,楊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三個孩子都送去讀書,但凡有一個出息了,那都是楊家的風,所以必須要付出,這樣才能有收獲。

Advertisement

現在,就正是付出的時候,他們是所有人的希,楊家愿意傾全家之力供他們讀書。

正因為有這樣明是非,懂大義的娘親在,二房夫妻倆終于收起了沉重的心思。

而徐婆子也特別會做人,楊家的積蓄里有三十兩都是羅三春打野豬賣來的,所以也跟羅家兩口子聊了聊。

這倆人是真的完全把自己當了楊家人,直言自己什麼想法都沒有,這輩子只要跟著楊家有有義的過,他們死而無憾。

這都扯到“死而無憾”了,誠心足可見。

是以,整個楊家都在二房三個孩子讀書的問題上沒有任何矛盾和意見。

說起來,正月十五的當天,依舊要燒紙,徐婆子原不參與這些,但昨天卻是關了門獨自在堂屋的香案前絮絮叨叨了兩刻鐘。

眾人原以為是思念楊老爺子,想借著燒紙跟他說說話,故而還擔憂緒不好呢。

但沒想到,老太太從堂屋出來的時候,卻是帶著格外滿足的笑。

是呀,有這麼和諧友又從不起齟齬的大家庭,如何能不滿足呢!

今天于荔作為五嬸兒,自然是不必出面送侄子們上學,但幾個孩子出門的時候,還是披著棉襖起來相送。

微微亮,在晨曦里,鄭重的對三個孩子說: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你們好好跟著先生做學問,紙墨筆硯五嬸兒都會給你們準備好。

咱們也不要求做那人上人,但勤能補拙,你們一定要嚴于律己,莫要懈怠。”

楊桂可能還不是很明白于荔這些話的意思,但楊松和楊林卻聽的懂。

尤其是楊松點點頭道:“五嬸兒,你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就是我們以后要做的事。”

Advertisement

于荔眼睛亮亮的看著這個平日里存在最低的侄子,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頭,夸贊道:

“你是個好樣的!”

雖然楊松比楊林出生晚了那麼一刻鐘時間,但他個沉穩又懂事,從來不鬧騰,專注力也高,這樣的人,若是好好培養,可堪大用。

楊林這會子也不鬧騰了,跟著道:“五嬸兒,你放心,我在學堂里絕不搗

我娘說了,讀書是為了磨心,不僅要吃苦還要穩重下來。

夫子都不喜歡鬧騰的孩子,我一定好好表現,不會讓夫子討厭我的。”

這時代讀書不易,劉蘭草自是不愿意看到自家的孩子因為話多和調皮而被夫子厭惡,所以才耳提面命的囑咐了又囑咐。

于荔楊林的頭,淺笑道:“上課的時候認認真真,下課了玩一玩、跑一跑還是可以的。”

“嘿嘿,我一定好好聽課!”

楊林拍著脯打包票,惹得楊桂也不甘示弱的拍著自己道:

“我也會的,我也會的!”

徐婆子笑著揮揮手:“好啦好啦,都是我楊家的好孩子!

走吧,楊亮和小展都在門口等著呢。”

眾人點頭往小坡下面走,于荔等人帶著好期盼,在門口送走了這些要通往知識道路的孩子們。

......

驢車駕的快,從四季村到正源學院門口,只需要大半個時辰,比走路省了一半的力氣。

因為人多,楊亮以及羅三春還有楊展是在村口攔了一輛騾車走的。

這也是四季村最方便的地方,挨著大路,啥時候都有騾車或者馬車過,本無需久等。

楊青河跟羅三春今天也都特意換了新服,所以當他們在大門口往看門的大爺手里塞了十個銅板又說明了來意后,人家顛著錢串子,還是很友好的把一行六人都領進了學院里。

Advertisement

正源學院很大,坐落在錦繡街的北邊末尾位置。

跟著大爺走幾步就有小廝來領路,眾人穿過前院的幾個課室,再過一道抄手游廊從垂花門進去后院,他們才知道前面是讀書的地方,后面則是寢室和飯廳,還有兩間廂房。

現在小廝領著眾人進去的就是東廂房,那牌匾上寫著“會客室”三字,想來是專門待客所用。

之后,小廝讓他們先坐著歇息下,自己則去喊院長。

待小廝一走,楊家眾人都忍不住左顧右盼的聊了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