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225章:正源學院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225章:正源學院

雖然孩子們都讀過云村里的學堂,但跟這種正經的學院相比還是有天大的差別。

尤其是看到前院跟后院完全分開,還有設立了寢室和飯廳時,大人們心里徹底放下了孩子們該如何吃飯的問題。

寢室他們肯定用不上,但有飯吃,就不用在家里帶。

之前在云村的時候,好多孩子是鄰村過來的,中午沒時間回家吃飯就只能帶個饅頭或者飯團了事。

夏天到還好,無非是有點餿,但到了冬天只能吃凍得邦邦的干糧。

所謂讀書苦,真的不只是說說而已。

楊青河看著這闊氣的學院,那心里真是格外滿意,不小聲跟兒子和侄子說:

“能在這樣的地方讀書,你們的福氣可真好,一會兒見到院長和夫子,切記要禮貌問好,曉得不?”

“嗯,知道了。”

三個孩子齊聲回答。

眾人惴惴不安的又等了將近一刻鐘,那院長才帶著一個書姍姍來遲。

方才守門的葛大爺已經大概說過了書院里的重要人,所以楊家人都知道來人是馮德源,正是這家學院的當家人。

從他過門檻開始,楊家眾人就都“刷刷刷”的站了起來,三個大人皆是微微垂頭抱拳的道了一句:

“馮院長!”

而三個孩子也齊齊的站一排,躬禮貌道:“馮院長好。”

馮德源微微瞇著眼打量了面前的六人,見穿的還算整齊,又斜睨著眼瞟了下地上的幾個籃子,微微晃頭,扯了個笑來。

他還算是和藹的道:“快別客氣,都落座吧!”

楊家三個大人有些拘謹的在左下方圈椅上一字排開的端坐好,而三個孩子則規規矩矩的立在椅子后。

直到這會兒,打頭坐的楊青河才算是看清馮德源的真容。

Advertisement

這位院長看上去頗嚴肅,留著山羊胡,約麼四十歲左右,乍一眼覺得還不錯,但若是跟他眼神接,則會發現眼里一片冷漠。

楊青河自是不懂他為何如此,但他們求人辦事,還是要給足笑臉,遂又說了不好話,還把地上的籃子都拎到了馮德源面前,直言這是他們楊家送的拜師禮和學禮。

只是,這些在楊家人眼里頗為厚的禮品看在馮院長眼里卻那麼不值一提。

他倒是也沒有說什麼,只有些敷衍的道:

“既然這三個孩子是一家的,年紀也相當,那就都去同一個課室吧。”

說完就自顧自的跟后的小廝耳語了幾句,那小廝帶著輕蔑的笑瞥了堂下幾人一眼,垂著頭就出了會客室。

馮德源又道:“不知你們是打算走讀還是宿在學院寢室?”

羅三春只是個陪襯,自然不需要做主答話,而楊亮平日里也話不多,所以微微搖頭后又輕抬下示意楊青河,讓他開口。

楊青河道:“我們方才來的時候就已經在門口約好了騾車,孩子們才剛學,還是走讀比較好,等適應一段時間再看。”

走讀...馮德源挑了挑眉頭,又賺一筆錢。

他有些不悅的握了握放在膝蓋上的拳頭,但還是克制的繼續問:

“那午飯呢?我們學院午飯時間只有半個時辰,離得近可以回去吃,離得遠要麼帶干糧要麼在飯廳吃,你們怎麼選?”

這個,楊青河肯定是選擇后者,遂回答道:“我們都留在飯廳吃。”

“那好,留在飯廳吃飯,每個孩子一個月四百文,今天就要跟束脩一起付。”

這話一出,楊青河沒忍住扭過頭看了眼楊亮,他也是無比詫異。

束脩一年二兩倒是還能接,但這午飯是不是太貴了!

Advertisement

一個月三十天,每隔十天還會休沐一天,只吃午飯就要四百文,這等于是一頓飯要十五文啊!

要知道面館里吃頓素面也才六文,吃碗帶餡的餛飩也不過八文,而學院里的飯菜卻要貴一倍。

便是孩子們也紛紛搖頭,楊松懂事,他小聲的跟楊青河說:

“爹,我們帶干糧吧,四百文太貴了,一年吃飯就得差不多五兩銀子,我跟林子一起就是十兩,這...”

楊松的話沒說完,主座上的馮德源就咳了兩聲,他微微垂著頭,用手虛虛的平自己的長袍下擺,沒什麼神的道:

“我們學院的孩子可是全部都留在飯廳吃飯的,我不希楊家的三個孩子搞特殊!”

束脩不能隨心所的賺,但伙食費卻沒人管,作為一個私人開辦的學院,又不是開善堂的,馮德源自是要以盈利為目的。

且不說他方才看了地上的籃子都是些不值錢的山貨,就他看著這些人沒打算給點孝敬銀子的態度,就已經嗤之以鼻了。

現在瞧著這家人連四百文的飯菜錢都嫌貴,他已經沒什麼耐心了。

只不過,這時候,剛剛出去的小廝領了一個灰衫夫子進來,看樣子有五十歲左右。

他一進門就沒有把目投向別,而是直接在三個孩子上巡唆,最后定格在楊松上,他著胡子微微點頭,這才看向了其他人。

小廝介紹道:“這位是余敬呈,余夫子。

他是秀才出,負責教丁字班。”

楊青河跟眾人都起跟余敬呈打了招呼,而余敬呈也友好的笑了笑。

隨后他簡單的考了考三個孩子學問,都得到了滿意的答復,是以他對著楊家三個大人道:

“方才關于午飯的問題,我在門口也聽到了點。

Advertisement

若是想讓孩子有個好魄學習,還是留在學院里吃吧。

這三個孩子都是讀書的好苗子,切莫因為外在因素耽擱了才是呀!”

夫子的話聽上去倒是沒有那麼讓人不舒服,但這個院長的態度卻令人難以琢磨。

楊亮力沒那麼大,全家只供著一個孩子,所以著聲音跟楊青河道:

“應了吧,第一個月先適應適應,后面再說。”

很明顯他也看出了院長的態度,不愿在這樣的事上得罪人。

全平安鎮只有這一個學院,若是不選只能去懷城,要是不住宿就得卯時出門,每天早上趕路一個半時辰才行,那才是辛苦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