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226章:向來如此

《福女逃荒:手握空間致富忙》 第226章:向來如此

羅三春雖然也覺得太貴了,但他卻心寬的認為孩子那麼小,每天吃點熱乎的對好,大人苦點沒事,孩子讀書本就累,應當好好吃飯,所以也寬道:

“青河,吧,等把地弄完了,咱們專門進山打獵。

春天最是好時機,到時候咱們家養上野兔賣,也能賺好些銀子呢!”

山里到了春季,各種野都會出來的,野兔繁猛,掏到一窩能得好幾只。

大的直接賣了,小的留著養,而且,兔子是稀奇野味,每斤能賣二十八到三十文呢。

這話燃起了楊青河的希,他咬咬牙狠心的點頭,然后恭敬的對著一直看戲一樣看著他們三個的馮院長說道:

“馮院長和余夫子說的有理,孩子們都吃飽飯,吃上熱乎飯才能安心讀書。

我們都選擇在學院里用午飯。”

馮德源挑了挑眉,角稍稍彎了下,最后從座位上站起來,面上微微帶著笑意道:

“如此甚好!

我還有許多要事,一會兒余夫子會帶你們找賬房,就先告辭了!”

說罷,他看了眼地上的東西,又添了一句:

“這些東西,我們就先拿走了。

三個孩子已然錯過了早讀的時間,一會兒直接到課室上正課就是。”

楊家眾人都拱手道:“好,有勞馮院長。”

只是,這籃子里還有拜師禮,怎好都被院長拿走呢?

那里面的硯臺都是花了大價錢買的,便是類也都有夫子的份兒。

是以,楊青河微有些不自在的指著籃子道:

“那個...馮院長,這籃子里還有拜師禮,是專門送于余夫子的,可否讓我們先拿出來?”

馮德源看了看余敬呈,沒有吭聲,反倒是余敬呈擺擺手道:

“無事無事,這些都是虛禮,晚一點我會找馮院長拿。

Advertisement

這會子正課時間已經快到了,咱們就趕去找賬房吧,切莫耽擱上課時間。”

楊青河更是納悶了,學當天都要先行拜師禮的,哪怕只是簡單的磕個頭,那也是不可荒廢的禮節啊。

在云村一向如此,但怎麼到了這樣的大學院卻好似并不在意一般?

此時,馮院長的小廝已經喊了另一個在門口的小廝進來拎起來籃子,楊青河就算有異議,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左右這些東西都是了學院的門,而且余夫子也看到了,他想,馮院長肯定會把拜師禮單獨奉送給余夫子的。

那硯臺一看就不會是學禮,所以他還是心善的認為,余夫子的那一份兒,他晚些時候自會得到。

如此想著,楊青河沒有再多說什麼,轉帶著孩子跟上了余夫子一起去了賬房那里登記和付銀兩。

而且這余夫子還特意將三人引著去往丁字班看了眼,也指了指三個孩子的座位,才又將人送到了回廊上。

臨走時,他無奈的苦笑了下道:“咱們正源是私人辦下的學院,自然不能同縣學作比較。

旁的我也不便多說,但我能保證的是,這三個孩子在我丁字班會被一視同仁,只要我懂的學問,都會傾囊相授。

你們且放心回去吧!”

這個夫子,目前為止倒是很讓楊家兄弟三人滿意,說起話不驕不躁,也沒有文人上的傲氣。

楊青河領會到他的好意,抱拳躬答謝,最后三人齊齊出了學院。

余敬呈站在廊檐下看著這三人的背影,又是無奈一嘆。

那拜師禮自是不會到他手上的,如果他猜得不錯,今天下午就會有小廝拿硯臺去賣掉。

至于那些類,好一點的肯定會送到院長書房,稍差的就會送學院廚房,他能得的應該就是二十個蛋罷了。

Advertisement

正源學院,向來如此。

作為有真才實學的人,這學院余敬呈自然是看不上的,但家里的老妻病重,既離不開人又離不了銀錢抓藥,為一個讀書人若是不就近教書,他真是不知道怎麼養家。

余敬呈看得出這楊家人并不像外面鎮上那些富戶一樣不缺銀子,所以這間學院對于他們來說不可謂力不大。

而已經在學院門口坐上驢車的楊家三兄弟皆是沉默不語,待到了城中,楊亮要去看看前幾天托牙行給他們找的豬鋪子,所以就沒有回去,而且也說他會等到接了三個孩子再回四季村。

正源門口就有各種各樣的驢車、騾車,只要跟孩子說好,把車和人都認清楚,到時候就能自己搭車回去四季村,而今天是第一天,楊亮不放心,所以打算帶一帶這三個孩子。

路上,楊青河跟羅三春聊了會兒天,說的都是怎麼賺銀子。

走了一趟學院,賺銀子了二房的重中之重,誠然老太太說了這是全家人的事兒,但楊青河卻不能心安理得的躺賺這個天大的恩惠。

要知道今天束脩加上伙食費還有兩套學子服,楊青河可是把于荔昨天晚上給的六兩銀子幾乎花完了。

現在懷里只余不到五十文的銅板而已。

這樣大的花銷,真是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所以他已經暗暗下定了決心,只要把后山的地都翻好了,他就跟著羅三春進山。

不管再苦再累,哪怕是要山上貓上三天三夜,只要能打到獵賺到銀子,他都愿意。

等這二人回到家,徐婆子倒是眉開眼笑的說了楊桂那邊的私塾多寬敞啦,郭夫子這人很嚴肅,小孩子都怕他啦,等等、等等。

楊青河怕破壞老太太的好心,并沒有將馮德源的態度告訴楊家眾人,只輕輕抱怨了兩句伙食貴,僅此而已。

Advertisement

于荔倒是非常理解,畢竟是私人學院,能進去讀書的說明家底都不差,不訛家長那怎麼賺銀子呀!

這道理就跟二十一世紀是一樣的,孩子的錢和人的錢永遠最好賺。

所以,倒是心寬的安了二房兩口子許久,還說等去了來福鎮尋到胡家人要回胡小蝶后就著手種辣椒和新的農作

等把這些忙完了也該考慮考慮開個店來做個小生意。

至于做什麼,這幾天下來于荔已經想清楚了,而且非常有信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