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頭那個留下的娃娃還不滿兩月呢,怎麼都是一條命,五大娘家剛好也有個娃娃,借一些喂喂,養大了多也能換個禮金不是,這些就當我先投進去的。”
雖然說有些村民覺得沐小暖這話不好聽,但是一個小丫頭片子,死了都沒人管,這個后娘還愿意拿魚換養活著,將來給換個禮金那也是該的。
“木娘子,你這魚是怎麼抓的?那河里的魚可不好抓。”
有那眼熱好奇的開口。
“用床罩子攏的,也是運氣好,就是還要費功夫洗,不跟你們說了,我還要趕著下午種地呢。”
沐小暖說著提著魚走了。
好家伙,床罩子,誰敢想,這要是弄壞了,魚還沒撈,豈不是虧大發了。
沐小暖提著魚來五大娘家的時候五大娘的兒子也在家,中午那魚實在是香,不過這麼大的魚不好抓,還要給媳婦老娘補,他也沒多吃。
“大娘在家嗎?”
沐小暖看到院子里的男人,想來這個是五大娘的兒子,就是不知道是哪一個兒子了。
“是木娘子,怎麼了?”
五大娘也走了出來,也是寡婦,相公走得早,就一個孩子,服徭役的時候被落下的石頭砸到了,當場沒了命,也是這樣,五大娘對木大丫覺得不容易的,同意了讓那孩子借。
“是這樣,我去洗床罩子撈了三條魚,想著托您家給孩子多吃幾天。”
這三條魚可比之前的大,因為是罩住的,現在還活著呢,能值些錢。
“你確定要用這魚換?”
五大娘看了看三條魚。
“確定。”
“那行,這個月你早中晚把孩子送來吧。”
這魚可是舍不得吃,拿去鎮上換了錢,能買不糧,家里還養著,多給兒媳婦煮幾個蛋就好了,比起別人家,自家這樣的算是好的了。
“太謝謝您了,這魚您看放哪?”
“鐵柱,拿個桶來裝魚。”
“誒,娘,桶來了。”
周鐵柱在自己娘同意了之后就已經看好了桶,打了兩勺水就提了過來。
“那大娘我先走了,床罩子還在河邊呢。”
沐小暖將魚放下了,原本還以為換半個月差不多了,現在一換二十來天呢,也算不錯了。
周鐵柱在鎮上的酒樓做店小二的,難得放一天休,沒想到還能有這樣的收獲。
“呀,剛才忘了問木娘子那做魚的法子賣不賣了,算了,下次再說,娘,我只怕是要提前回鎮上了,下一次回來再來看您。”
“行,跟翠兒說一聲,換了錢就買糧回來,不然過冬了沒糧食。”
“知道了娘。”
這三條魚真不錯,要是再多一些就好了,不過聊勝于無,周鐵柱進屋跟自己婆娘說了一會話,雖然翠兒舍不得周鐵柱,但是知道有正事要辦,也沒再拉著人。
周鐵柱提著三條魚回客來香酒樓,別說,從大堂還沒穿過去呢就被人拉住了。
“這是哪來的魚?看著真不錯。”
“原來是您呀,小的剛才只顧著將魚送后廚了,這是我們松湖河里的魚呀!”
拉住周鐵柱的可是個老饕餮了,不僅能吃敢吃還會吃。
“這魚不錯,一魚三吃最為合適,掌柜的,這魚我定了,一魚三吃,你看著做,做得好,今天這十兩銀子就是你的了,做得不好,您可就得小心口碑了。”
“您放心,鐵柱還愣著做什麼,把魚送后廚去。”
十兩銀子三條魚,掌柜的眼睛都亮了,連忙催促周鐵柱。
周鐵柱心里也高興,不過還是悄悄的靠近了掌柜,在掌柜耳邊說到:“掌柜的,這魚是我一老鄉抓的,我這也是想要問問大廚收不收,您看……”
“費什麼話,快送去,不了你那老鄉的。”
“好咧,小的這就送去后廚。”
周鐵柱提著木桶就往后廚走去。
“王大廚,一魚三吃,是劉饕餮點的,您看著做。”
“又是那糟老頭子壞得很,他這個一魚三吃只怕不是說的一種魚三個吃法,不過他也沒說三條魚都做了,等著,今天非得整治整治這糟老頭子。”
王大廚看著魚很滿意,拿著菜刀琢磨著該如何做這個一魚三吃。
沐小暖可不知道這些,將泡的差不多的床罩子用棒槌敲打,清洗干凈之后絞干丟桶里,然后看著已經洗的差不多了的周大郎三人,將裝了服的籃子掛到了擔子上,然后讓三人跟上。
原來洗服那麼辛苦,覺不比早上種地輕松。
還沒會過翻地的痛苦的三個小蘿卜頭心里想著。
服曬好,魚倒了魚缸里,不如桶里裝不下跳出來。
四丫依舊被留在了家里,下午的任務是掃地看孩子。
而周三郎有了新的任務,割豬草,帶著兩個弟弟一起。
豬草這個東西他們沒割過,不過沒見別人割,自然也認得出來。
要求不高,畢竟豬還小,吃得不多,小孩子干這活也不傷人。
沐小暖依舊是挑水,周大郎挖坑,周二郎點種子,沐小暖將一把白菜種子悄悄的用異能催了一點點,然后撒到地里澆上水,原本需要三五天才能長出來的芽,估計兩天就能冒頭了。
不過這也將異能給用空了,畢竟二百來顆種子呢。
沐小暖一點都沒有自己是在用工的覺悟,看著時間差不多,挑了一擔水放地上。
“一會種好了自己澆水,澆完了把桶挑回去。”
種子就剩那麼多了,蘿卜種子不催生,大概也就五六百的數量吧,一個坑里兩三顆,能長出來也夠他們冬天吃了。
沐小暖回家,教四丫燜飯,把火點燃,然后留四丫看火,反正估計著差不多飯好自己也回來了。
提著周小七送到五大娘家,站在門口等著孩子吃好,然后又提回去,果然飯已經燜得差不多了。
這一次沐小暖只弄了一條魚,畢竟這魚比之前的大,不像用魚叉叉的,不吃就壞了,用河邊弄回來的水芹菜燜魚,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水芹菜味道太重了,居然沒有人吃,不過燜魚卻也不錯,菜園子里都沒有什麼菜。
前世,寧蔚中了繼母圈套,讓自己名聲盡毀。嫁進威遠侯府,與世子石景揚成親七年,他們相處的日子不超過十日。面對夫君的冷落,她默默忍受,盡心歇力的將侯府打理好,卻還是落得個溺死的下場!重生后,寧蔚無心再入侯門。她只想恩仇相報后,平平淡淡過一輩子。…
老譚家苦了大半輩子,直到收養了縣令家丟掉的女娃娃。一切都變了。從不下蛋的老母雞咯咯下了一院子的蛋。從不長東西的爛地,種啥長啥,還成倍長。大兒子爭氣了,二兒子不傻了。三兒子病好了,四兒子五兒子貼心了。六兒子出人頭地,金榜題名。那些欺負他們的人,更是罪有因得。這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老兩口卻愁了。那隱姓埋名的王爺看上了咱家閨女,該如何是好啊?
無雙十五歲便跟了龔拓,伺候着他從青蔥少年到如今的翩翩郎君。 外人都道她得了伯府世子寵愛,日子舒坦,不必起早貪黑的勞作。 只有無雙知曉那份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那份所謂的寵愛也是淺淺淡淡,龔拓的眼裏,她始終是個伺候人的奴婢。 韶華易逝,她不想這樣熬到白頭,琢磨着攢些錢出府,過平常日子,找個能接受自己的老實男人。 將這想法委婉提與龔拓,他淡淡一笑,並不迴應。 他的無雙自來溫順乖巧,如今這樣小心,不過是因爲家中爲他議親,她生出了些不安的小心思,太在意他罷了。好吃好住的,他不信她會走。 出使番邦前,他差人往她房裏送了不少東西,也算安撫。 半載之後,龔拓回來卻發現房中已空,家人告知,無雙已被人贖身帶走。 成親日,無雙一身火紅嫁衣站在空蕩蕩的喜堂,沒有賓客,更沒有她未來夫婿。 主座男人手捧一盞茶,丰神如玉一如往昔,淡淡望着她。 她雙腳忍不住後退,因爲氣恨而雙眼泛紅:世子,奴已經是自由身。 龔拓盯着那張嬌豔臉蛋兒,還記着手上捏住那截細腰的觸感,聞言氣笑:是嗎? 他養她這麼些年,出落成如今的模樣,可不是爲了便宜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