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侯門悍媳 第200章 該報的就報

《侯門悍媳》 第200章 該報的就報

「哦,不知公子您是……」

「我是……新來的教書先生,我姓沈。」沈逸夏道。

顧明秀愣住:「你真要當教書先生?」

「哦,原來是沈先生,新來的,好哇。」羅老漢挑著柴走了。

沈逸夏道:「他家是不是也有什麼故事?」

「他兒子讀過幾年書,在莊子上做帳房呢,那王家說的是沙河村的張家姑娘,張家二姑娘人品相貌都不錯,人又勤快,十里八鄉的都誇是個好姑娘,羅老爹早就相中了張二姑娘,就請了王婆上門。」

「嗯,後來呢?」沈逸夏道。

「這不王婆才上門麼?」顧明秀反應過來,沒往下繼續說。

事實是,王家答應了婚事,羅家指定的是二姑娘,大婚時,張家送來的卻是張大姑娘,兩個姑娘都未出嫁,又是一個娘胎里出來的,原本也沒多大問題,那大姑娘的樣貌也不錯,只是,娶回來就發現,肚子裏懷了孕,被人搞大了肚子。

羅家兒子大怒,覺得自己被張家戲弄了,簡直就是奇恥大辱,要把張家大姑娘送回去,結果張大姑娘就跳了井。

張家來人大吵大鬧,羅家小兒子是個打小就習武的,出手沒個輕重,打死了張家的兒子,吃上了司。

這事,還在王婆,兩邊都收了錢,在張家騙說的是張大姑娘,在羅家說是二姑娘,這門親事最後了,卻弄到那步田地,毀了兩個家庭。

這姚嫂子與羅老漢,在前世都是善心人,都曾送過米糧給孤苦無依的顧明秀,明明才是國公府的世子,卻連個莊頭都敢欺負,老實的村民自然有看不過意的,能幫就幫點我。

在顧明秀最黑暗的歲月里,這些良善村民是心中的唯一溫暖。

Advertisement

到了那間自己住過兩年的小屋子,到都是陳腐的氣息,還是那些傢俱,那張床,只是屋裏落滿了灰,很久沒有人來居住過,更無人打掃。

顧明秀當年被送進來時,就是現在這副模樣。

舊書房卻不在這裏,沈逸夏詫異地停下來,顧明秀獃獃地立在屋中,明澈的雙眸里蘊滿哀傷,抖地著屋中的傢俱,自己兩聲也未聽見,似乎沉浸在某中令傷痛的回憶里難以自拔。

略帶稚氣的臉龐,單薄而又孤寂的影,極度的無助與絕拉扯著,似乎要將吞沒,才多大,怎會有如此濃郁得化不開的悲傷?十幾年的長路程,究竟經歷過什麼?

沈逸夏的心口被什麼撞得痛,他走過去,將攬進厚厚的披里,他的很冷,但心是熱的。

覺有隻大手輕輕去臉上的淚珠,顧明秀抬眸,看到俊秀清瘦的臉,恍然間,前世與這一世重疊,抱住他嚎淘大哭。

他擁著,任由的淚打襟,沒有問,也沒有勸,只是默默的抱住,讓到他的存在,告訴不是一個人,不會孤單,不會無助。

放肆大哭了一痛,頭暈暈的,心中郁堵的那一團終於化開,那是前世留在里的傷疤,雖未痊癒,卻也好多了。

的小臉滿是淚痕,眼睛紅腫,還在不停地噎著,他拿帕子細細的,溫地替試著,半晌才道:「好些了嗎?」

顧明秀噎噎的點頭:「嗯,好……好多了。」

「不是要去找書嗎?我們一起去。」

顧明秀確實覺好多了,郝地笑著:「我……我剛才想起一些事,失態了。」

Advertisement

他站住,拉起的手放在自己的口:「你在我跟前不存在失態,做自己就好,想哭就哭,想鬧就鬧,不用掩飾,也不用藏。」

是啊,前世已然了過去,這一世的顧明秀沒有嫁給葉康,嫁的是眼前這個人,再也不會人欺負,再也不可能被孤苦無依的送到這個莊子裏,如今連莊子都是的,是莊子的主人。

書房雖然老舊,卻一直有人打掃,還焚了香給書驅蟲,所以,這裏的書保存的很完好。

顧明秀很快在幾個書架里,滿滿的書堆里找到了那本有關於蟲毒的書,沈逸夏翻了翻,還真是祖師所著的醫書,這一本是講解苗疆養蠱的。

「娘子,這幾本書我可以拿回去讀麼?」沈逸夏一連選了好幾本書,連同那本醫書一起。

「可以,準了。」顧明秀高興道:「只是,對你的蠱毒有用嗎?」

沈逸夏道:「暫且不知,不過,這裏苗寫得很細至,據說老師祖曾到過北楚,還做幾個年北楚宮廷醫。」

「那保不齊,勤王的蠱就是在你師祖這裏學的。」顧明秀興道。

「北楚的巫蠱原本就來自中原,只是歷代君王很忌憚這個,一直打,後來只在苗疆盛行,不知如何傳到了北楚皇室,反而在那邊發揚大,但上一世的北楚王知道這種東西對朝庭對皇室危害極大,才加以止,勤王的母妃本就是苗疆土司的兒,深得巫蠱真傳,估計師祖遊歷到北楚時,也曾就巫蠱與勤王有過流。」

「一個土司的兒能當北楚的王后麼?」顧明秀訝然。

沈逸夏的鼻子笑:「一個妃子而已,哪裏會是王后,但聽說那位苗剛強,極有手段智慧,又生得極好,所以深得楚王寵,若不是因為出,可能位份會更高,也正是因為的出,沒有強大的娘家做後盾,對王位造不太大的威協,所以楚王才一直扶持勤王,如今反而是勤王最後得勝。」

Advertisement

一聽到皇室里的爭爭鬥斗,顧明秀就頭痛:「有權勢有地位有利益的地方就是這樣,總是有爭鬥,反而平民百姓家過得更和諧安寧。」

兩人拿著書出來,沈逸夏道:「你好象還有事沒完?」

顧明秀拉著他的手:「是啊,有些事,擱心裏好久了,得了卻了才麼。」隔了一世,仇與怨,恩與善,該報的都要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