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魏小郎君 第974章 先有國、后有家

《大魏小郎君》 第974章 先有國、后有家

第九百七十四章先有國、后有家

李隆浩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和自己有什麼關系。

“我的人都在局中!”楊凌認真道:“我們找不到任何線索,所以現在需要一個局外人來找線索。

皇上在和贊悉若詳談,后天就會簽署國書。

這兩天敵人肯定還會出手,破壞吐蕃和大魏的合作。

李大人,你能否找出兇手?”

李隆浩很想說,我找你妹!你都找不出來兇手,我能?

可楊凌是大魏燕王、右相,李隆浩只是一個小小的五品員外郎。

他能說不嗎?

明擺著是領導信任你,準備提拔你。

楊凌沒等李隆浩開口,又道:“我和你沒有談過世家以后的發展,我覺得世家既然能夠推你出來,就肯定認可了你的能力。

你們一直覺得,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那是否聽過本王的【國祚不超三百年】這句話?”

“聽過!”李隆浩還召集手下的幕僚仔細分析過這句話。

為什麼國祚不會超過三百年,土地兼并,賦稅過重,民反。

“而這一切始作俑者,都是門閥世家!”楊凌是一個明白人,他知道自己有生之年很難消滅門閥世家。

底蘊太足了。

也只有黃巢那個瘋子把五姓七的人全部扔進黃河里。

可那是世,如今是太平盛世。

那樣做的話會讓天下大

“的確。”李隆浩是個聰明人,他也分析過,如果不打門閥世家的話,土地兼并會越來越厲害,到時候大魏等待的就是民反。

“可不單單是門閥世家,還有皇室、勛貴。”李隆浩又道:“大魏立國不到百年,但是皇室宗親已經有數百人,他們都是蛀蟲。m.

Advertisement

歷代皇上都打勛貴,減封爵,也是為了減輕朝堂的負擔。”

“對。”楊凌知道和聰明人說話很簡單,“你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大魏到民反,那些造反的人,第一個殺的是什麼人?

你就敢肯定,到時候造反的人,還會聽從門閥世家的安排嗎?”

之前王朝更替都是在門閥世家的指導下,農民起義軍本不值一提。

就像隋末的十八路反王,去看看就幾個老百姓出的?

也就竇建德和瓦崗軍罷了。

到后面瓦崗軍還被李接手了。

很多都是隋朝的將軍,就連瓦崗軍也有朝廷的人,比如羅

“貪污吏、世家地主。”李隆浩低聲道。

“現在農民起義造不大影響,不代表以后不會出現那個況。”楊凌如今需要說服五姓七來幫助自己。

“收起那些沒有用的優越。”楊凌笑道:“我一介貧民,不一樣做到了現在的位置?

你就敢說以后不會有第二個楊凌嗎?”

“可我們……”李隆浩不服。

楊凌笑道:“李隆浩,我是誠心誠意和你談。寒門子弟喜歡說你們不就是蒙祖蔭嗎?

可人家是幾代人斗出來的,蒙祖蔭怎麼了?

我給很多人講過屠龍年終惡龍的故事。

對這些事也是一樣的,寒門為豪門之后不會比現在的豪門做的更好。”

“王爺,我有些迷糊。”李隆浩一頭霧水,“那您為什麼要打門閥?”

“因為如果所有的權利都掌控在你們手上,你們不會比皇室做的更好。”楊凌冷笑道:“你們是否想過,你們之所以有千年門閥是因為中原之前幾百年都沒有實現真正的統一?現在中原統一了,疆土更大了。

Advertisement

你們想要再次重現之前的輝煌很難了。”

不單單這個世界,就連之前也是如此。

五姓七輝煌來自于南北十六朝,巔峰是隋唐時期,可唐末就廢了。

五代十國時期就沒啥用了,到了宋朝就沒有聽說過五姓七的存在了。

李隆浩細想之下滿頭大汗,楊凌說的是對的。

因為,所以五姓七能夠左右誰來當皇帝。

如今天下太平,五姓七再想鬧事,那就慘了。

偏偏之前五姓七一直在作死。

“科舉,給寒門弟子一個希。我在燕州建立學院,在嶺南建立學院,優秀的學子免除學費。

&nbbsp; 就是為了給朝堂注新鮮的,他們不一定做的更好,但最起碼不會更壞了。”

楊凌出了自信的笑容,“李大人,你懂我的意思了嗎?只要門閥不再威脅皇權,我就停下打。”

李隆浩懂了楊凌的意思,屠龍年終惡龍,再扶持新的世家,以后會是第二個五姓七

所以楊凌就是要把世家門閥打在一個程度上。

之前的恩怨到此為止了,以后門閥老老實實做人,不要試圖影響朝廷的決定,配合朝廷的政策。

否則國祚不超三百年,隨著大魏毀滅的還有可能是門閥世家。

“下會全力配合燕王找到真兇!”李隆浩接納了楊凌的橄欖枝。

“嗯,我會告訴許七安、李大牛的,你們自己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覺盲區。”楊凌吩咐道,“只要門閥世家牢記【先有國、后有家】,就永遠不會垮!”

先有國、后有家?

李隆浩恍然大悟,之前五姓七一直試圖掌控朝廷,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朝廷肯定要打

Advertisement

只要五姓七符合朝廷的利益,朝廷打五姓七干嘛?打完了,再來一批人不一定會做的更好的。

李隆浩走了。

陳相從屋走了出來,他一直在屋

一開始陳翔好奇楊凌找李隆浩干嘛,現在懂了。

“燕王,老夫佩服!”陳相自認為做不到楊凌這樣豁達,如今這個機會是趁機清洗異己的時候。

可楊凌沒喲,反而拉攏門閥世家。

“大魏更好,我們才會更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楊凌鄭重道,“陳相,您是長輩,還請您掌舵,這一次和吐蕃和談功,南邊會穩定。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全心全力對付匈奴了。”

“老夫一定配合燕王。”陳相拱手道,“燕王沒有私心,老夫佩服。”

“陳知府應該回京城了。”楊凌意味深長道。

陳嵩在東瀛擔任知府是為了履歷漂亮,最終是要回京城的。

陳相知道楊凌是投之以李、報之以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