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與諸將麵對敵人的進軍一籌莫展,敵人驟然增加兵力,秦王軍的力倍增。
守關都是難事了,更何況進軍。
一時之間,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夏走進來,李世民也不廢話,把秦王軍麵臨的況給夏簡單地講了一下。
“看來這次,瓦崗軍是不打算給我們活路了。”
走到軍事地形圖前,夏看了一眼,指著西邊道:“這裏是什麽地方?”
西邊是一片山區,也是劉武周與瓦崗軍的分界線。
順著這片山區的終點,赫然在口倉附近。
以李自大的格,他斷然不會相信劉武周會向他開戰,這裏的防線必然稀鬆,夏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從這裏潛過去,襲擊口倉,你們看如何?”
“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太過冒險,秦王軍一旦攻不下口倉,我們麵臨的就是雙線作戰不說,而且敵人的兵力還在我們之上。”羅保留著穩妥的作風。
“我也不認同這個做法,如羅將軍所說,再說了李其人多詭詐,他未必不會想到這點。夏將軍此舉的風險太過巨大,我們一旦失策,麵臨的將是秦王軍全軍覆沒。”
徐世績深知李的為人,對於夏的提議也不看好。
“我看此事未必不可行,敵人新勝,必然會防備鬆懈,我們以有心算無心,勝麵還是有的。”蘇健站在夏的一方。
“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如果跟敵人正麵,一點兒勝算也沒有。長時間的消耗戰,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畢竟敵人的數量在那裏擺著。還有,我們被綁在這裏,李家軍一方就要停留在這裏的時間就越長,他們就會缺一支有生力量。”
花木蘭被取出來以後,對於現在的戰況已經了解。最後說的話,非常有見解。
諸將陷沉默,全部將做決定的權利給李世民。
李世民想了想,咬牙道:“按夏將軍所說得做。”
夜幕降臨,瓦崗軍想要進軍,得等到明天了。
秦王軍將西邊的城牆打開一個大,悄然從西邊溜走。
瓦崗軍的探子認為秦王軍已呈十麵埋伏之局,對於上麵吩咐下來的刺探敵本不當一回事兒。
其實,還有一個況就是,李雖然統一了瓦崗軍,但是有些瓦崗軍私底下還是分派別的。
剛好派出來的探子也是翟讓的舊部,他們對於上麵的命令從本質上說,還是有抵的心理。
秦王軍進西邊的山區,果然,如同夏所想,李布置在這裏的瓦崗軍,營地裏一片黑暗,連個放哨的都沒有。
這麽大一隻軍隊從他們前麵經過,他們一無所覺。
臨到朝初上,一萬名秦王軍已經悄然到達口倉的外麵。
掩藏在樹林裏,遠的防守盡收眼底,隻見瓦崗軍三三兩兩地坐在地上,無所事事。
李怕是也沒有想到,因為他治軍不嚴,導致敵人都到眼皮子底下了,他還不知道。
“程咬金聽令,命你率兩千騎兵為先鋒,先行殺敵人的左營,不至城下不可停頓!”
“蘇健聽令,命你帶三千步軍尾隨其後,四下放火,敵人軍心。”
“徐世績聽令……”
夏下達了一道道命令,一夜行軍,想到馬上要做的事會給李帶來一個天大的驚喜,眾將士一點兒也沒有疲累,個個興異常。
口倉周圍二十裏的範圍,全是糧草,以窖為單位,每窖的儲量是八千石。
往昔這裏隋軍看守,平靜異常,等到瓦崗軍到來之際,再也沒有寧靜的景象了。
自打李下令開倉賑濟百姓以來,每天都有千上萬的百姓圍在這裏。今天他們還沒有到來。
再說這裏的防守,前方有王伯當的五萬人鎮守,他們哪裏用得著擔心,三五一堆地坐在那裏吹牛打屁,要不就是倚著窖壁打盹兒,渾然沒有當兵的樣子。
秦王軍出現之時,瓦崗軍看到遠的鐵騎地而來,一時愣在當地,如同一群烏合之眾,慌裏慌張地尋找武。
兩千騎兵向前衝鋒,如同一旋風,跟在程咬金的後。
好不容易找到武,拿起來正準備抵抗,兩千騎兵立馬衝了過來。
步軍如何是騎兵的對手,陣形被立馬衝垮,形如一柄利劍,程咬金迅速向前奔襲。
瓦崗軍跟在後麵想要追擊,馬上又出現了兩夥敵人,一支由蘇健帶領,一支由徐世績帶領。
他們殺瓦崗軍陣營中,將手上的火把丟到糧窖上。
火勢熊熊而起,糧食是瓦崗軍的立足之本,糧窖起火,那就是要他們的命,戰場立馬糟糟的,到是哭喊聲。
外麵的靜如此之大,李還在安然高臥,打從攻下口倉,李讓人給他搜羅了幾個人,天天坐齊人之福。
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如今天下最大的勢力就是瓦崗軍了。現在,他儼然將自己當了天下之主,隻有他找別人麻煩的事,絕沒有人也找他的麻煩。
“報,外麵出現大敵人,正在興風做,還請將軍快做決斷!”
“來人,給我把這個謊報軍的人給我拖出去斬了。”
李還沒有睡醒,迷糊著說了一句。
“將軍,小的所說句句屬實,還請將軍明鑒!”
李的耳邊聽到慌的喊聲,這才完全清醒過來,穿好甲胄,出了府邸,在城頭上一看,心裏大吃一驚,隻見大火四起,二千秦王軍正在朝這邊攻過來。
“人呢?各位將軍呢?”
李冷地問邊人道。
這些將軍也如他一樣,上行下效,他們天天花天酒地,聽到外邊的靜,這才如夢初醒,慌裏慌張地跑向城頭。
其中一個將軍可能跑得急了,竟然將小妾的子當頭盔,戴在頭上。
李及至此時,才覺到一深深的無力,原來瓦崗軍已經腐朽到這個程度,可笑他還以為天下無敵。
“將軍,外城已,眼看就要撐不住了,我們應該怎麽辦,還請快點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