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534章 擋煞消災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534章 擋煞消災

沖虛子道長親自養的五只信鴿,在天氣好的況下,從萬壽宮飛往太清觀最快只需要三天半。

不過信鴿雖快,卻容易出現意外,人也得跟上。

商討過后,最終定下由蕭崇親自出馬,帶著鳶尾和羅遠與信鴿同時出發,日夜兼程趕往京城。

蕭昀舒沒有赴謝氏的邀約,只派了羅離去周全禮數。

名為謝玄的年輕人很識趣,并未多問蕭府的況,再次表示友好的態度就轉離開,沒有再做糾纏。

反倒是隔壁瑞王不知從何得知了謝氏在試圖接蕭昀舒,也命人出風聲:想知道皇宮發生了什麼事,可以去聞州瑞王府。

瑞王背靠瑯琊王氏,母妃又是王貴妃,能在千里之外了解不足為奇。

蕭昀舒同樣不想欠王氏的人,直接無視。

這些人只看到消息不靈通的劣勢,試圖跟他做易。卻不知其中可作的空間,隨時可以反向利用。

經過一晚上的思考,蕭昀舒重新審視過皇子之間的爭斗局面,不會再陷

程小棠睡醒還是很好奇,繞著棲云道長問,“師父,你就告訴我吧。到底是誰能力挽狂瀾,連那個人都能彈住?”

那位收信的皇陵守墓人,肯定只是傳話的。

棲云道長好笑地彈了下小徒弟的額頭,“這種話可不能在外面說。”

什麼彈

好歹是九五至尊,誰也不敢說彈

信國公因為太擔心兒一晚上沒睡好,程小棠的腦袋聊以藉,“還不是跟你這個師父學的。”

他見過這麼多人里,最不把皇帝當回事的就是棲云道長。

棲云道長可不背這個鍋,他剛收棠寶為徒時,就察覺到這孩子對皇權只有畏沒有敬,偶爾還會流出對皇帝的嫌棄。

Advertisement

這就是命中注定的師徒緣分。

不過徒弟太聰明了,師父很容易沒,他打算再逗棠寶幾天。

蕭昀舒淡淡道:“京城通梵文的人不多,羅遠會查。”

“你小子,還真是......”棲云道長知道蕭昀舒是在暗示自己看得懂信,不高興道,“不出家可惜了。”

忘了蕭昀舒也在老和尚邊待過幾年,會梵文不足為奇。

蕭昀舒含笑看了一眼程小棠,“差一點。”

若不是九歲那年與蕭崇打賭秀閉口禪,又在路上遇到了能化解逢九大劫的牛,現在還不知是什麼境況。

或許會在云寺清修,又或者在那次暗殺中喪命。

棲云道長輕撣了下袖袍上不存在的灰塵,往正房的書房走去,高冷道:“行了,隨貧道來。”

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太祖皇帝最初信奉的是佛教。

佛教自前朝起,逐步在中原開枝散葉,備皇帝推崇,達到了巔峰狀態。寺院不僅有稅役蠲免等特權,還憑此兼并了大量土地,豢養寺戶與朝廷爭利。

到梁朝中后期時,由于寺廟大肆建造銅制的佛像,導致銅錢的生產都大幅度降低,甚至要用鐵錢來替代。

因此太祖皇帝在位時,天下初定百廢待興,世家大族暫時不得,只能拿富得流油的佛教開刀。

要說前朝寺廟也的確作惡多端,大部分被抄家的僧人都不算無辜之輩。

太祖皇帝明面上對寺院不留面,心深則有對佛祖不敬的憂,因此在皇陵建了一座皇寺,供養當時于風口浪尖的得道高僧。

帝繼位,大力扶持道教與佛教抗衡,佛儒道慢慢開始和諧相,皇寺也保留至今。

直到當今圣上再次打破微妙的平衡。

Advertisement

如今的道觀,有前朝寺院為患的跡象,只是當局者迷,敢指出來的人都沒什麼好下場。

而棲云道長要請出來為十三皇子祈福的人,正是在皇寺清修的明塵法師。

程小棠見季大師眼里明明寫著疑,卻裝作聽懂了,善解人意地主問道:“師父,陛下信奉張天師,會聽佛門中人的勸嗎?”

“別的和尚不行,只能是明塵法師。”

棲云道長悠然端起茶盞,忍不住笑了笑,“因為他最擅長小兒病癥。”

“要是他出手都救不回來,為師只能親自去京城走一遭,問問某些人到底想做什麼。”

天底下那麼多人,太就一個,哪有那麼多針對個人的吉兆或兇相。不過是庸人自擾,非要將天象往自己上套。

程小棠恍然地點頭,雙手合十祈福道:“保佑明塵法師藥到病除,十三皇子早日康復。”

信國公跟著閉目祈福,嘆息了一聲,“在帝王家也不容易。”

三個多月大的孩子連話都不會說,生死未卜之間已經背負了無數人的命。

蕭昀舒向天邊,眸底浮現冷漠至極的殺意。

他心知棲云道長的安排不止如此,既然要瞞,他也不會刻意說破。文淑妃盛寵正濃,皇帝看重小兒子在理之中,卻不應該比他自己更重要。

尤其在日食之后,皇帝竟然舍得讓京中道觀先為十三皇子做法事祈福。

事出反常必有妖。

蕭昀舒可以肯定,不管是發生了什麼才讓十三皇子變得如此重要,都是背后之人心算計的結果。

蕭崇一行人離開三天后,蕭家護衛抵達洪州。

事實正如蕭昀舒所猜測的那樣,皇帝之所以讓所有道士為十三皇子祈福,是因為日食發生的時候,他正抱著小兒子逗弄。

Advertisement

四月初一那日,皇帝先是如往常一般正常上朝,又在皇后的坤寧宮來太子一起用午膳,并考了太子幾個問題。

其后文淑妃派人來坤寧宮,說是十三皇子哭鬧不止,可能是魘著了。

小兒子的皇帝立即擺駕長春宮,被留下的太子憤憤不平,口出不敬之語。

截至這部分為止,還都是后妃爭寵的正常手段。

后面發生的一連串事則帶上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整個皇宮在慌中陷黑暗,原本被皇帝抱著哄的十三皇子停止了哭泣,文淑妃第一時間喊著護駕抱住了皇帝。

與此同時,剛回到東宮的太子突然一頭栽倒在地,昏迷不醒。

京城的日全食持續了整整一盞茶的時間,天再次亮起來的時候,皇帝才敢在重重護衛下挪腳步。

而此時的十三皇子,小臉青紫一片,已然出氣多進氣

整個太醫院出,救醒了昏迷的太子,卻對十三皇子的癥狀毫無頭緒。

他太小了,脈象虛弱到幾乎沒有,用針用藥都沒反應。

正當太醫們束手無策承天子怒火的時候,欽天監的監正站了出來,直言十三皇子是替皇帝擋煞消災,三魂七魄了一魂兩魄。

說完后,他不顧太醫們的質疑,將皇帝慣常吃的金丹溶解藥水,喂給十三皇子。

皇帝親眼見證小兒子臉上灰敗的死氣消散,對監正的說法深信不疑,立即按照他的要求,讓京中所有道觀祈福九日。

蕭家護衛沿途不斷在信鴿能抵達到的州縣驛站獲取京中的消息,五日前,十三皇子尚在昏迷中。

京中有人在尋找與十三皇子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男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